“动”式教学改革下的《英美概况》课程

时间:2022-08-22 06:04:39

“动”式教学改革下的《英美概况》课程

摘 要:英美概况是英语专业学生一门重要专业课程。随着网络时展,知识更新加快,课程处境尴尬。本文从“动”式教学理念入手,探讨《英美概况》课程的教学方法、课堂设计和课外活动等,以满足新时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和独立思考能力的要求。

关键词:《英美概况》;“动”式教学;改革

一、研究背景

网络时代背景下,书本上的那点知识相比较而言变得非常可怜。学生能够轻松从网络上获取各种知识。然而,学生在面对大量客观知识,更缺乏的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能力。英美概况课程处境尴尬。课程学分、课时少,班额大;教材陈旧,且以英文为主,内容艰涩难懂;学生对待课程态度不端正,仅以考试通过为目标[1]。因此,为了达到学生扩展英美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增强英美国家与本土文化的差异意识,促进其主动学习,教师应该积极更新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本文从理念入手,结合具体的教学方法,探究英美概况课程的改革。

二、“动”式教学理念

英国著名的高等教育思想家约翰·亨利·纽曼(John Henry Newman,1801—1890),主张学生应真实主动地进入知识领域,拥抱它,掌握它[2]。

约翰·亨利·纽曼(John Henry Newman,1801—1890),是英国著名的高等教育思想家(1817年就读于牛津大学三一学院,1825年担任英国牧师,1851年纽曼应邀出任新创办的都柏林天主教大学校长。在牛津大学生活二十余年,牛津的精髓——学院制(16个学部39个学院)、寄宿制、导师制——构成了他的大学理想的重要内容)。

“动”式教学则是纽曼理念的回归。它主张积极的、有活力的、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提倡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不拘泥、不僵化。教无定法,凡是符合实际情况,效果好,能教会学生主动学习的都是好方法。因此,“动”式教学理念的渗入,意在以课程内容依托,以方法改进为手段,意在塑造学生清楚的思维、独立思考,能与他人合作,具有永不消减的学习热情和求学不止的能力。

纽曼的大学理念是教学中心观,提倡教学与科研相分离的教育观。纽曼认为大学的唯一职能就是教学,大学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为社会培养良好成员,不仅要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智力发展,同时也要有高尚的社会道德修养。为此,大学要为学生提供理想的学习环境(寄宿制),提倡培养人的理性和发展人的智力,使学生能够灵活的学习,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导师制)。

纽曼的大学理念反映出了纽曼的大学人才培养观,现在这已成为世界大学公认的大学的基本标准。纽曼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强调自学与教学的结合,注重学习氛围的形成,潜移默化的使学生形成一种道德习惯和智力习惯。这种习惯可以帮助学生今后学习更多地知识。在学习方法上,提倡师生互动;在教学上,关注因材施教,采用问答式的方法,反对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他主张学生“应真实主动地进入知识领域,拥抱它,掌握它。他的理念在当时都是十分具有超前意识的学习观。就是在今天,我们所提倡的学习及教学的方法也仍然是这些(动式理念)[3]。

三.教学方法、课堂设计及课外活动

(一)教学方法

结合“动”式教学理念,针对英美概况课程的特点,本文主要研究以下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

讨论教学法是指团体成员齐聚一起,经由说、听和观察的过程,彼此沟通意见,以达成某种教学目标。它是合作学习与教师个别指导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在以课堂集体教学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相互交流信息,形式可以是同桌讨论、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4]。例如:英美教育制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英美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英国怎样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英国从“日不落帝国”到殖民帝国的瓦解经过及原因;21世纪的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等都可以设置成专题形式让学生进行资料搜集,然后进行讨论。

启发式教学,旨在避免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期望在引领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能使学生焕发出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启发式教学法有很多形式,如:问题解决教学法和角色扮演等。

问题解决教学法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法,教师不再主导教学,转而成为协助者,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使用问题解决法时,教师多不直接介绍教学内容,而是提供预设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己根据现在的知识数据,积极在活动中寻找答案。例如:英美概况课上教师可以询问学生英美婚姻家庭方面价值观与中国的婚姻价值观有何不同,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角色扮演法是结合个人的智能、情绪和身体技巧的一种教学法。在过程中,参与者可学习扮演不同的角色、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培养应对进退的能力。例如:针对英美的宗教和节日、习俗、婚姻家庭及价值观等,可以让学生进行模拟过节、家庭生活和结婚典礼等,并进行相应的角色扮演。笔者开展了角色扮演活动,如模拟美国的联邦议会、法院和政府,学生分组代表立法机构、执法机构、司法机构的不同具体部门的职位,如总统、法官、议员等,进行立法、执法和司法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了解美国政府三权分立的特点。角色扮演的优点是结合戏剧和游戏的功能,增广学习者的同理心,进而产生处理冲突的信心,有效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了知识的理解。

(二)课堂设计

英美概况课程在我校为大班授课,班级额为40-50人,开设两个学期,每学期18周,每周2课时。因此,课程设计基本思路如下:

开课前学生自由选择结成5人制的学习/讨论小组,选择有趣的课堂内容,依据小组的数量,分成不同的模块,每个模块设置一个主题,要求小组围绕这个主题搜集、组织材料,准备课上向班级其他学生以小组发言的形式向全体同学和教师展示。整个准备过程有任课教师负责指导,小组学生对疑难问题可以寻求教师的帮助和建议,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就可以掌握学生准备材料情况、发现其问题,并给予指正。学生准备好的材料在正式展示前要提前提交给任课教师和其他同学一份作为参考,教师和其他组的学生据此可实现准备课上需要向发言小组所要提出的问题。正式课堂首先由教师对主题进行引入,然后请发言小组向全体做报告,报告结束后,进入提问环节,其他小组和老师都可以针对报告提出自己的问题,要求发言小组给予进一步的解答,针对某个主题下的疑难问题,教师则可以通过课下的引导或课上的提问,启发学生,并引起他们的注意。课后教师要布置发言小组对那些需要进一步研究思考的问题,做进一步的完善,并最终形成一份课程论文。作为本小组学生英美概况课程考核成绩则包括整个准备、搜集资料、小组讨论、课上发言、解答问题、课后的补充和最后的课程论文终稿。

(三)课外活动

为了加强学生的锻炼、拓展补充学生课堂外的学习,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活动都以学生为重心,有学生负责组织和实施,教师给与支持。

邀请外教开办英美文化讲座。在业余时间请外教为学生做相关的报告,丰富学生英美文化知识,拓展知识面,而且还可以通过联系外教的过程,锻炼他们的沟通能力,切实在实际运用中理解文化的差异。

给学生布置Jigsaw课外原著阅读任务,观看英美电影。英美的文学著作、影视是对其文化的最好注释,可以选择性的让学生阅读一些文学著作,并做相应的读书笔记或影评,来加深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深层理解。而Jigsaw 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教学过程由单一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转为多边互动,尤其注重学生之间 学生与教学材料之间的互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5]。

组织知识竞赛等文化活动。让学生自发组织各种比赛和活动,如:英语话剧大赛、圣诞聚会、甚至组织学生通过网络同合作学校的外国学生建立笔友关系,相互了解彼此的文化。

英汉文化对比。对照汉语文化来学习英美文化,会有更好的效果。因此,要鼓励学生用熟悉的比较系统的中国文化知识,了解所不熟悉的英美文化[6]。

组织学生开发英美概况网络辅助课程。利用网页技术、数据库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开发互动式的网络辅助课程。学习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对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添加、删除或修改,提高学习者兴趣,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有效的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四、结语

英美概况课程作为英语专业一门传统课程,在新时代背景下,应该与时俱进。教师应该在改进本课程教学方法的同时,注意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队伍的建设,教材及教辅资源的整合。只有全方面的进行革新才能满足新时期大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他们了解英美国家文化的历史、最新趋势,养成良好的中西文化差异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动”式教学理念的引入是及时的,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学习要求,也使得课程教学意义超越了课程本身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参考文献]

[1]李慧君. “英美概况” 教学改革与创新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50-151.

[2]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念[M],贵州:贵州教育出版社,2006.

[3]刘绍武. 动式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创新[EB/OL]. ( 2013-01-06) [2013-02-21]http:///News/news.asp?cataid=A0008&keyword=&pageno=2

[4]李宁. 探讨在大学英语中如何进行“讨论式教学”[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45-46.

[5]李凤英,贾振峰.基于 Jigsaw 的英语专业教学[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3(4):129-131.

[6]王元 邓红风. 英汉文化对比与英美文化课教学[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1):71-73

本文系黑龙江省高教学会项目《英美概况》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项目编号:HGJXHC110246)和2012年绥化学院“动式”教学方法改革专项项目(项目编号:DS201222)阶段性成果

上一篇:眩晕六大性 下一篇:“不想学”掩盖下的“学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