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变

时间:2022-08-22 05:59:34

刍议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变

摘要:在我国,文学的主体性确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时代的发展,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文学理论开始逐渐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进行转变。本文便以文学理论主体性的发展为研究基点,分析其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之间的转变过程,对文学理论的主体间性进行论述,并从存在方式、活动形式以及人文现象三个方面,研究文学理论主体间性的含义。

关键词:文学理论;主体性;主体间性;转变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西方哲学与美学都是主体性的,但随着人们认知的不断深入,西方哲学与美学已经逐渐转变成了主体间性,我国古典的哲学与美学从本质上讲便是主体间性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主体间性是哲学与美学的发展趋势。而对于文学理论来说,主体间性能够打破认识论对文学理论竖起的高墙,将其作为一种共存的形式建立在主体之间,更具有自由意义。

一、文学理论主体性的发展

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的文学领域便开始对文学的主体性进行了讨论与争辩,最终冲破了传统的文学体系,实现了从反映论向认识论的重大过渡,将文学理论构建成主体性,文学的定义也改变为是对象化的人类本质活动。这个过程是我国对文学理论的进一步认识,对文学理论的发展历史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然而,主体性命题属于前现论体系,对于现论来说,其本身具有不可忽视的理论缺陷,无法对一些现代文学中的一些特殊现象进行合理解释,所以,中国文学理论的再次更新是势在必行的,也就是本文所说的,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变。

二、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变

西方哲学已经完成了两者之间的转变,其转变过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文学理论的转变进行指导。古希腊的哲学理论实际上是前主体性的,近代哲学是以认识论为基础的哲学理论,属于主体性哲学。在主体性哲学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分为先验与历史两个主体性过程,以尼采等为代表的哲学流派属于生命哲学,是历史主体性的哲学。而现代哲学则属于主体间性,主体之间存在的形成使得原本独立的主体主见转变成为相互交叉的主体,将哲学的主体性做了扬弃,构建除了主体间性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以人文学为基础的方法论也逐渐建立起来,传统的主体所运用的时认识论方法进行推理与归纳的,而随着人文学科的兴起,传统的认识论也被方法论所取代,更注重的是对事物或事情的理解与体验,是主体之间产生交互的根本方法[2]。但是,主体间性的产生却并代表全盘否定主体性,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对主体性的积极性修正,从某个角度上说,主体间性也可以称之为交互主体性,这种称呼更能够将两者的关系体现出来。

三、文学理论的主体间性

所谓主体间性,实际上是一种哲学领域的理论意义,其依据的是生存,而生存并不是单纯建立在主体与客体基础之上的,它可以被理解为主体之间的共同存在,是主体之间相互的交往。从一个角度上看,主客体之间是一种间接关系,而主体间关系便是他们的桥梁,所以,与主体性相比,主体间性更具有根本性。从另一个角度上看,哲学视角下的生存并不是对主客体的征服,而是共在,在西方近代哲学领域中,主体性虽然得到了肯定,但主体间性理论更能减少唯我论的出现,因此,后者逐渐取代了前者[3]。另外,主体间性所运用的是人文学领域的方法论,而传统的认识论方法更注重自然科学,在现代人文学科领域中,方法论需要以主体间性为前提,人与物的把握方法是存在差异的,在了解人的过程中,不能单纯的依靠知识性,因为人有自身的思想与变化,如果将人看成是一种客体,运用认识论中的行为与历史方法对其进行判定,虽然从理论上说得通,但却不符合实际,无法将人的内心世界了解透彻。而主体间性则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对话,了解对象主体的真正想法。

四、文学理论主体间性的含义

从哲学领域中拓展外延,主体间性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服务于美学与文学,为其提供更好的方法论,进而将文学的根本性质揭示出来。

(一)文学是主体间的存在方式

在传统文学理论中,文学被看成是主体以某些条件为依托的认识客体;或者从价值论的角度,反映出主体情感;亦或是以实践论为基础,作为主体征服客体的表现,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文学理论都存在于主客体之间,但这种认识方法将文学对象变得客体化,且将文学定义为主客体斗争之后主体的胜利成果,更加重视文学主体性,而其主体间性却并没有体现出来[4]。而事实上,文学并不表示的是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征服,而是主体之间的存在与交往。在进行文学活动的过程中,作者是不能够将自身的想法强制的安排在客观世界中的,而是应该将社会作为主体,现实世界中的人则成为文学作品中的一个形象,与社会共存共生。文学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也可以看做是另一个“我”。

(二)文学是主体间的共同活动

相互独立的个体活动并不能构成文学,主体之间的共同活动才是文学产生的根本,文学同时肩负个性化与主体间性两种意义,它的创作过程必然是自由且个性的[5]。主体性文学理论注定无法解决社会与个体、他人与自己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前提下,文学理论的经验无法进行沟通,自然也无法达成共识。事实上,文学理论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主体间性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自我不是传统意义中孤立的存在,而是共在的,需要与其他人交流经验,从而达成共识。文学并不是只来源于自我思想,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人影响,所以,文学作品不仅是文本产物,还依托于文学实践,文学经验也同时具备个体性与社会性两方面性质,这是一种共在经验,既不单纯主观,也不单纯客观。

(三)文学是一种人文精神现象

文学主要是以人为基础进行研究的学科,通过对人的研究,领悟到生存与生命的根本意义。在传统文学理论中,认识论是指导基础,它将文学划分成为一种低级感性认识,抑或将其看成是一种形象思维,这将文学的精神性与人文性全部抛弃了,无论认识论还是反映论,都无法将文学活动真正解释明白[6]。实际上,文学是一种人文精神现象,其所面对的是主体而并非客体,是人而并非物,文学与其他学科不同,不能单纯的运用逻辑推理等方法进行分析,它是审美、想象、情感的承载体,需要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沟通,可以说,“文学即是人学”。

主体间性是我国哲学与美学的根本,更强调主体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我们所谓的“人际关系”,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所崇尚的体验与直觉,也是对人文方法论的直接体现,所以,在文学理论中,主体间性取代主体性而发展,是必然的,结合传统文学理论与西方文学理论,其结合点,便是主体间性的本质。(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姚达兑.主体间性和想象――作为中国现代小说源头之一的傅兰雅“时新小说”征文[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2:26-36+158.

[2]周建萍.主体间性理论的实践性品格――兼与中国古典“和”范畴相比较[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46-49+117.

[3]安小军,黄洪海.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转变: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11-15.

[4]陈勋,胡玲.功能主义目的论视阈下的翻译主体间性分析――兼评《绝句》的两个英译本[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02:64-67.

[5]金永兵.理论自觉时代的反思与重构――兼评董学文的“文学理论学”建构[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3,04:37-42.

[6]王伟.文学翻译中的交互主体性研究――兼评《浮生六记》林译本[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09:224-225+227.

上一篇:有一种疼痛叫成长 下一篇:由“废园”看《在酒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