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方言使用区间日益缩小,传承问题已刻不容缓

时间:2022-08-22 04:52:04

吴方言使用区间日益缩小,传承问题已刻不容缓

摘 要:大力推广普通话多年,无疑是成效卓著的。但各种方言的使用和传承却因此出现了危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的调查进一步证实了其严重性,吴方言的使用区间已大为缩小,且将不断缩减,其的传承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我们建议,在大力推普的同时,重视吴方言的使用与保护。不能将吴方言的使用、传承与推普工作对立起来,它们是平等的,是相辅相成的,鱼和熊掌完全可以兼得。不要让“吴方言”成为“无方言”!

关键词:吴方言;传承

一、吴方言渐渐退隐江湖

普通话是中国各民族的通用语言,其普及极大地推动了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所以说,推普工作功效卓著。

但是,在大力推普的背景之下,人们却越来越清楚地发现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我们的各种地方方言的使用和传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很多年轻人和小孩子会讲普通话,却丧失了听说方言的能力。

吴方言作为中国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其形成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以前,距今已有约2600多年的历史,是吴文化内涵的深厚沉淀。尽管如此,吴方言也还是难逃厄运,大有退隐江湖之势。我们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理应在这件事上有所有作为。于是,我们五位同学制定了调查研究计划,并获得了学校科研项目立项,利用近大半年的时间开展了吴方言传承现状这个课题的调查研究工作。

二、吴方言传承后继乏人

为了进一步弄清吴方言的使用与传承现状,我们利用近半年的时间开展了其使用传承现状调查。我们小学卷、初中卷、家长卷、社会卷四份问卷,选取了临海、天台、温岭三个较为典型的地区展开了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收到有效问卷305份。

完成调查后,我们利用寒假对问卷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统计,并对统计结果进行了思考与讨论,情况简述如下:

(一)小学生不喜欢讲吴方言

在59份小学卷中,我们发现:在家里,与大人讲普通话的占67.80%,而讲方言的仅占6.78%;在学校两极分化的情况更为严重,说普通话话的占94.92%,使用方言的仅占1.69%。我们的孩子普遍不喜欢讲土话(吴方言)。我们分析,这可能与学校的推普工作有关,学校规定孩子们不准在学校里用土话(吴方言)交流。

(二)初中生嫌吴方言老土

再来看看66张初中卷,可以发现:听得懂也完全会说吴方言的仅占18.18%,且初中生对吴方言表现得异常冷淡,仅6.06%的学生愿意学习吴方言,调查中有不少学生反映,现在还说土话(吴方言),不是土得掉渣嘛!

(三)老年人使用吴方言者多

再来谈谈社会卷,收到有效问卷52张。我们发现,在吴方言的传承与保护问题上,年轻一代或是表示反对,或是漠不关心,倒是我们的老一辈不仅能听会说,而且对吴方言的传承寄予厚望――吴方言,似乎只是老年人的专利。

为了尽量保证问卷信息的准确与全面,我们将地点选在了为台州、临海、温岭三个地区超市、农贸市场,并尽量选择台州地区本地人,并有意识地对各个年龄阶段的人进行调查。经过统计分析,我们发现:

(四)家长认为普通话和吴方言不可兼得

最后来说52张家长卷,我们发现:家长们更愿意使用普通话与孩子交流,甚至有部分家长认为普通话与土话之间根本就是对立的,他们从孩子牙牙学语时教的就是普通话。普通话是官话,土话是上不了场面的。

综合四类问卷,我们认为:第一,吴方言的使用区间已大为缩小,且将不断缩减;第二,吴方言的传承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对吴方言的传承问题,绝大部分持没有必要或漠不关心的态度。第三,吴方言的传承也与改革开放后,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相关。

三、吴方言不等于无方言

方言作为传承各地独特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文明扎根的土壤,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普通话固然很重要,推广普通话也是一件大事,但我们必须指出许多人的一个认识误区,那就是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禁止方言,更不是要消灭方言,而是要在保留自己方言的基础上使用普通话。正如学习英语与学习汉语并不冲突一般――鱼和熊掌可以兼得!不能让“吴方言”成为“无方言”!

正如本文开头所言,吴方言并非天外之物,它来自民间,来自千百年来的口口相传,保存至今实属不易,且定有其合理之源。要是这千年瑰宝葬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那我们定然是千古罪人。至于觉得方言过时、用处不大,甚至鄙弃方言的作为,肯定是走入了一个认知的死胡同。所幸的是,在吴方言传承情况的调查访问中,我们遇到了老人们的大力支持,遇到了不少有识之士的慷慨陈词,由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政府相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吴方言传承保护工作的紧迫性,尽快出台一些相关的保护性政策。建立吴方言保护示范单位,推动区域内的吴方言传承保护工作。

(二)尽快将吴方言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肯定和强调吴方言在地方经济和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保护和保障人民使用吴方言的权利。

(三)开展各种围绕吴方言传承保护的活动,加强民众对吴方言的归属感,合理推广吴方言。根据现有的“非遗”保护体系,可以把文学、歌曲、戏剧、曲艺等“非遗”的传承与语言传承结合起来,传承来保存方言。

(四)作为学校,必须尽快转变观念,承担起吴方言传承的重任,与推广普通话工作有机结合。倡导让吴方言走进学生课堂,再造方言环境,让吴方言一代代传承下去。

(五)利用网络等新媒体的力量,为吴方言的传承发展增添新动力。

吴方言,我们的瑰宝!吴方言,何日再见你轻声漫语,大放异彩?

上一篇:“弹”出来的新管理 下一篇:趣谈哈萨克族民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