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见识与成才

时间:2022-08-22 12:51:48

【摘 要】见识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及其发展趋势的判断能力和预见能力。见识具有预见性、敏锐性和决断性的特征。见识在成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帮助成才者把握发展方向、科学判断形势、正确选择目标、坚定理想信念。获得见识的主要途径有:努力学习先进的科学理论、刻苦钻研历史知识、善于向有识之人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关键词】见识;成才;作用

人才素质由德、识、才、学、体五个基本要素构成,其中,识即见识对于个人成才有着重要的作用。科学把握见识的内涵,充分认识见识在成才中的作用,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己的见识,对于一个人早成才、成大才意义重大。

一、正确把握见识的内涵及特征

(一)见识的内涵

百度百科对见识内涵的基本解释如下:

1.指明智地、正确地作出判断及认识的能力。如,在这个问题上他的见识高。

2.广泛接触事物,扩大见闻:如,出去见识见识。

3.知识;见闻:如,见识不广。

第1、3是把见识作为名词来用,指能力、知识、见闻。第2是把见识作为动词来用,指接触事物,扩大见闻。本文中的见识采用第一种解释,是作为名词来用,即指明智地、正确地作出判断及认识的能力。能力当然是人的能力,因此,我们可以对见识这样下定义:所谓见识,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及其发展趋势的判断能力和预见能力。这里的人是指有思维能力的人,这里的客观事物是指人对象化活动的一切客观存在。见识高的人,由于能抓住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往往比一般人看得深、看得远,所做出的判断和预测也往往与众不同,最终的结果往往证明是正确的。如三国时,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三分天下的见解,帮助刘备成就了一番霸业。民主革命时期,对中国革命过程的见解与众不同,他提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认为中国革命的胜利需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实践证明的判断和预见是正确的。而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王明的“一次革命论”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对中国革命发展过程的正确判断和预见来自于他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近代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中国最基本的国情。陈独秀、王明的理论恰恰脱离了中国的实际,因此,不可能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趋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预测。

见识和知识相辅相成,但又不是必然关系。知识是形成见识的基础,见识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有见识,而有见识的人一定有知识。知识只有与实际相联系,在实际运用中经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成为一种判断能力和预见能力,才能转化为见识。

(二)见识的分类

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见识做不同的分类

从空间上划分,见识包括对宏观事物的见识、对中观事物的见识和对微观事物的见识。

宏观事物是指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在结构及其发展趋势的认识。(社会)

中观事物是指对本专业本领域的发展动态、发展趋势的认识。(工作)

微观事物是指对各种事物价值的认识。(生活)

从时间上划分,见识应包括对历史、对现实,对未来的见识。对历史的正确见识,能提供重要的历史经验,为今日的活动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借鉴。对现实的见识,能提供最现实、应用性最强的思想武器,更好地指导现实的活动。对未来的正确见识,它将引导、激励人们去为创造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从专业领域上划分,见识包括对自然科学的见识和对人文社会科学的见识。

(三)见识的主要特征

一般来说,见识具有预见性、敏锐性和决断性等特征

1.预见性。能够把握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看清事物发展方向,预见到尚未发生但可能发生的事物。

2.敏锐性。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找出主要矛盾,抓住关键问题,作出及时准确的判断和鉴别。

3.决断性。见识力强的人在对事物进行深入研究和经过深思熟虑后,就能果断地作出决定。

二、见识在成才中的作用

见识对于成才有着重要作用,它能帮助成才者把握发展方向、科学判断形势、正确选择目标、坚定理想信念。

(一)帮助成才者认清自身优势,掌握自己发展的方向

人才是指那些具有良好的素质,能够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不断地取得创造性劳动成果,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的人。先进性是人才的一个本质属性。成才者要成才,个人的发展方向需要与社会的发展方向相一致,应该站在时代前列,代表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对于一个人来说,生命是有限的,能较早地科学地确定自己发展的方向,对于早出成果、早成才具有重要的作用。360行行行出状元,在哪个领域发展,在哪个专业方面自己有特长,社会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情况如何等都需要个人的见识帮助自己做出判断,从而掌握自己发展的方向。在这方面微软公司主席比尔・盖茨是有见识的。比尔・盖茨,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从哈佛大学退学,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创办微软公司中,确立了自己在计算机领域的发展方向。盖茨做出这样的决定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盖茨在小学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对计算机有着强烈的个人兴趣,这一兴趣一直延续到大学时代。盖茨认为在未来社会计算机将成为每个家庭、每个办公室中最重要的工具,在这一领域发展一定会大有可为。正是把个人爱好和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思考自己的发展方向,盖茨做出退学的决定,开始了创业的奋斗历程,最终在这一领域为计算机的普及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盖茨的远见卓识或者说先见之明是他成功的关键。

(二)帮助成才者科学分析所处环境,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环境一方面为成才者的成功提供各种条件,另一方面又制约成才者的成才。正确分析所处环境,把握社会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环境的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对于个人成才成功具有重要作用。顺境有利于个人成才,但个人如果不能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不能充分利用环境的有利因素,在优越的环境中得过且过,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方向,最终会消磨人的意志,浪费资源,一世无成。相反,逆境不利于个人成才,但个人如果能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方向,在逆境中发奋,反而会促进个人成才。如,在同样不利的环境中,有些人会被不利环境压垮,一蹶不振,一生无为。而另外一些人即使在逆境中也不消沉,甚至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积极对待人生。一旦时机到来则抓住机会,走上成功的道路。所以会有这样的不同,完全在于个人见识的不同。

民建主席成思危的成才之路给我们以许多启迪。1951年,16岁的他抱着建设新中国的热情,背着父母,从香港投奔大陆。“”中,因为“出身官僚资产阶级”,他被安排去烧锅炉,在烧锅炉的时候自学锅炉学,并自学四门外语,后来,在总理的帮助下,最终摘掉戴了二十多年的“帽子”。“”结束后,许多当年与成思危一样怀着报国理想投身新中国的香港青年,离开了大陆。而成思危没有动摇,一如既往地选择留下,他坚信祖国的建设发展需要有知识的人才,他的知识和才华总会有用武之地。46岁时,他放弃化工专业,转学工商管理,成为那个时候中国为数不多的MBA。他的朋友曾劝他,三十不学艺,况且他已在化工领域学有所成,只要坚持下去,将来当个院士也不是不可能的事。但成思危从“”的经历中感受到,学习管理学较之于化工,可能对中国发展的益处更大,因此,他毅然改行,经过刻苦学习,最终成为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和风险投资之父,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从文科到转向工科,又从化工转向工商管理,无论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中,成思危的选择始终以国家发展的需要为重。自强不息,逆境时,不沉沦,顺境时,不懈怠,是他的座右铭。在临近退休之年他当选为派领袖和国家领导人,这是他始终以祖国需要为重、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无私奉献的结果。

(三)帮助成才者正确地选择目标,形成合理的智能结构

目标是一个人努力和奋斗的方向,目标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成才的结果。一方面,树立成才目标,不仅使人们有了明确的奋斗方向,使人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实施成才计划,还能起到振奋精神、鼓舞士气的激励作用,提高人们行动的自觉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树立成才目标,可以使人围绕目标积累知识和培养能力,防止精力分散,浪费时间,为成才打下知识基础。人才所从事的创造性劳动不是简单的模仿和重复劳动,任何创造都需要在灵活掌握已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在目标指引下,从已知领域出发,去探索和发现未知领域。没有丰富的知识和必要的能力作为底蕴基础,创造就无从谈起。能否选择好目标并围绕目标形成合理的智能结构,关键在于个人的见识。因为要选择好目标并围绕目标积累知识和培养能力,必须要对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以及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还要对现实环境有敏锐的洞察,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果断地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制定自己的学习和实践计划,形成合理的智能结构。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什么都学是不可能的,必须及早确定目标,并围绕目标积累知识和培养能力,这样就可以越学越深,越学越精,最终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做出成绩来。

(四)帮助成才者坚定信念,不畏艰险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人们的行动受思想的支配,人们只有在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有了深刻认识和把握,对自己从事的事业及其价值有了高度的理性认识,才会坚定意志和信心,在行动上百折不挠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见识能增强人们在成才路程上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信念和勇气,激励人们不畏艰险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马克思在17岁中学毕业时就立下了为人类幸福而奋斗的理想,他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人类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是默默的,但她将永恒地存在,并发挥作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民将洒下热泪。”正是在这一崇高理想的支撑和鼓舞下,马克思战胜贫困、疾病、政治迫害等种种磨难,矢志不移,终生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和无产阶级的伟大革命导师。1999年秋天,英国广播公司(BBC)用几周时间在国际互联网上经过反复评选,最后结果,马克思排在第一位,被评选为千年最伟大、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排在第二位的是世界最有影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这说明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以及他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革命精神直到今天依然感染、影响和鼓舞着人们。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见识对于成才具有重要作用。见识力高,就可在成才中少走弯路和耽误时间,及早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到主攻方向上去,便可早出成果,早成才,成大才。

三、获得见识的主要途径

获得见识的途径很多,主要有努力学习先进的科学理论、刻苦钻研历史知识、善于向有识之人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一)努力学习先进的科学理论

科学理论是获得见识的基础和重要途径。科学作为对客观事物内在的必然的规律的揭示和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凡是与客观规律相符合的知识体系,都可以称之为科学理论。科学理论包括自然科学理论和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学习科学理论不仅丰富我们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提供给我们认识事物的方法,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由于科学理论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因此学习科学理论有助于提高我们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从而增强我们的科学判断能力和预见能力。古往今来,大凡见识高、成就大的人无不重视理论学习,都是理论功底深厚、学识渊博的人。

(二)刻苦钻研历史知识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史为鉴”,通常都是从正面积极地告诫人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把握自己,大到治理国家,小到自我修养,都应该走正道而不要走邪路。清末启蒙思想家龚自珍认为,“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想要明白高明的治国方式,必须先反观历史,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古人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共产党人更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就是这样的革命领袖,不仅熟读中国古代典籍,对五千年中华文化了熟于心、融会贯通,而且对西方文明尤其是她的最高精神成果之一的古代哲学,也了如指掌、深思熟虑。曾说:“在党内真正懂得中国历史的还只有一人”学习历史是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他通过读史,透过历史的沧桑,去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钥匙。的见识常常高于一般人,这跟他深厚的历史知识功底是分不开的。我们今天要提高自己的见识,也应该向伟人那样努力学习历史知识,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判断和预见能力。

(三)善于向有识之人学习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善于向有识之人学“识”是提高自己见识的有效途径。古往今来,大凡有成就的人都非常善于向有见识的人学习,以提高自己的见识。古代的诸葛亮很有见识,他的见识从哪里得来的呢?《三国志》中没有明确地说过诸葛亮的老师是谁,但诸葛亮青年时期在荆州,交游甚广,和司马徽、庞德公、庞统、徐庶、孟公威、石广元乃至岳父黄承彦等人经常交流,这些人不能说是诸葛亮的老师,也在师友之间,耳濡目染,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是肯定的。他的见识与他的这些很有才学的师友是分不开的,当然也与他本人的悟性有关。青年时期抱着报效国家的理想,广交有见识有志向的师友。学识渊博而又有爱国心的杨昌济教授成为最敬佩的老师之一。还通过征友、成立新民学会等结交了同样有着报国理想的优秀青年蔡和森、罗章龙、李立三、萧子升等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针砭时弊,探讨救国救民的真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使的思想和眼界更加开阔,从而提高了自己的见识,为以后领导中国革命奠定了基础。常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青年人要善于向有见识的老师和同学学习,提高自己的见识,增长自己的才干。

(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最终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依靠亲身的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所以说实践出真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从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看来,认识一刻也不能离开实践。在他的名篇《实践论》中进一步详细阐述了认识产生的过程以及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并总结出认识发展的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我们应该遵循认识发展的规律,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自己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见识。

参考文献

[1] 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EB/OL].http:///2011/1011/635628.shtml.

[3] .自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4] 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李震雷(1968- ),女,汉族,河北省武安市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丁科(1985- ),男,汉族,安徽芜湖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上一篇:话语、权力与社会 下一篇:网络语境下主旋律电视剧的叙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