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与疾病面面观

时间:2022-08-21 10:37:03

近年来,关于肥胖与疾病、肥胖与减肥的话题,时不时地出现在报刊、电视、网络、广播等大众媒体之上,成了大家所关注的热点之一,应该说,这是件好事,撇开其中一些受商业利益驱动的宣传外,可以说明人们的保健意识也在不断地增强。然而,笔者发现在众说纷纭之中,对肥胖的认识,还是存在着不少的误区,亟待厘清事实,纠正偏见。

1.什么样的人才算肥胖

肥胖是个古老的、但也是十分常见的代谢疾病,医学上通常用测量身高和称体重的办法来评价,如果超过标准体重的20%,就谓之肥胖。正常男性脂肪组织重量约占体重的15%~18%,女性约占20%~25%。当男性脂肪超过体重的25%,女性超过30%即为肥胖。体重的增加不等于脂肪组织的增加,因为脂肪组织的增加与体重一般成正比。所以,运用体重指数来评定胖瘦更加合理。

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即以现体重千克(kg)除以身高平方米(m2),公式BMI=kg/m2。例如有一患者身高150厘米(cm),即1.5米(m),体重70kg,代入公式,BMI=70/1.52=31kg/m2。2000年2月西太平洋世界卫生组织重新制定了亚太地区的肥胖诊断标准:BMI<18.5kg/m2为低体重;18.5kg/m2~≤22.9kg/m2为正常;23.0kg/m2~≤24.9kg/m2为超重;25.0kg/m2~≤29.9kg/m2为1级肥胖;BMI≥30.0kg/m2为2级肥胖。我国成年人群不论男女正常体重指数是20~23kg/m2,24~27kg/m2为超重体重,如体重指数大于27kg/m2就算为肥胖,像这位患者体重指数是31kg/m2,远远超过了正常标准。据调查,空腹血糖相似的人群BMI大于24kg/m2,比小于24kg/m2者糖尿病发生的危险性已迅速增加;BMI大于25kg/m2者,糖尿病发生的危险性已经是健康人的3~5倍。

2.人为什么会肥胖

肥胖主要是脂肪细胞的不断增加、或脂肪细胞体积的膨大,而造成脂肪组织在腹部及皮下大量堆积的结果。

肥胖的机制颇为复杂,就其病因通常有下列之说:

(1)遗传因素

父母肥胖,子女也受其影响而跟着肥胖,哪怕父母中有一人肥胖,其子代肥胖的可能性就明显增加。专家指出,肥胖属多基因遗传病。同样道理,如果没有触发肥胖的环境因素,肥胖就有可能不会发生,这就要看子代的生活和营养方式如何。

“据海外新闻媒体报道,美国的研究人员近日发表报告称,一种高血压基因的变异基因可导致肥胖。曾有研究人员称,他们发现了一种称为GNB3825T的高血压基因的变异基因。从父母身上继承了这种基因的人比别人更容易发胖,但只要每周锻炼两小时就可以避免长胖。研究人员通过对1291名带有这种基因的人进行实验发现,这种导致发胖的基因效果在长期不运动的人身上表现得最明显。”

(2)内分泌因素

绝经期后的肥胖发生率较高,主要是因为内分泌紊乱导致新陈代谢障碍,再加上多食少动,于是就逐渐形成肥胖。

妇科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人中,有20%~60%伴有肥胖。

产后肥胖更为多见。据英国有关专家研究,产后肥胖如果通过控食和运动,体重不能恢复正常者,多因体内存在一种“825T基因”的肥胖基因,体内有这种基因的人,在产后由于内分泌改变的刺激作用,使“825T基因”被激活,直接影响机体脂肪的代谢,不但使人发胖,而且肥胖的速度也较快,有人形容像“吹气球”一样,这种肥胖很难减肥,即使应用多种减肥方法似乎也无济于事。

值得提及的是,有的肥胖者特别是女性,由于内分泌紊乱往往合并特发性浮肿,尤其是双侧下肢有可凹陷性体征。有些内分泌疾病如下丘脑综合征及柯兴综合征,前者摄食中枢容易兴奋,病人特别能吃,于是越吃越胖;后者是由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水平过高,引起脂肪、水及钠代谢失调,病人也肥胖异常,这类由于内分泌疾病引起的肥胖,在医学上称为症状性肥胖,故在诊断中要认真予以鉴别。

(3)营养过剩因素

生活水平的提高给人们带来幸福的同时,也给健康惹了不少麻烦。可以肯定肥胖人中绝大多数都是由于营养过剩造成的,其别是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和低纤维素饮食,再加平时缺少运动,最容易引起肥胖。专家指出,不论男女,在25岁以前,特别是在儿童期如营养过剩势必使体内脂肪组织大量增加。事实上,在中小学生中,胖墩儿可以说随处可见。而儿童期的胖墩儿,毫无疑问已经给成年后的肥胖打下了难以逆转的基础。

过了25岁以后,尽管在儿童期并不肥胖,如果营养过剩就会造成脂肪细胞的膨大,肥胖就因此而形成。由于营养过剩引起的肥胖,医学上就称为单纯性肥胖。

(4)肥胖可能由一种病毒引起

2001年4月27日《医药经济报》,报道过一则消息,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生物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名为“Ad-3b”的病毒,很可能诱发肥胖症。

美国科学家对52名胖子(男女各半)所进行的测定结果表明,其中30%的人体内确实含有“Ad-3b”抗体。换言之,他们很可能早先曾被该病毒所感染(这样体内才会产生抗体),导致脂肪的过分蓄积,最终成为胖子。我国民间所说的“胖子喝凉水也长膘”,看来与“Ad-3b”病毒在体内作祟不无关联。该国的一些生物制品公司对这一科学新发现颇感兴趣,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新型的减肥药出现在市场上。

3.肥胖对人的健康有哪些危害

在10多年前,医学家就曾告诫人们“裤带愈长,寿命愈短”。这一断言,已被加拿大学者研究证实。

因为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所谓将军肚)可诱发多种疾病,诸如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脂肪肝、胆囊病及高尿酸血症(可引起痛风)等,尤其是与2型糖尿病发病有着密切的联系。极度肥胖(体重达150公斤),也容易诱发致命性的肺泡换气功能低下――肥胖综合征(即匹克威克综合征),此病虽属罕见,但对人危害极大。此外,肥胖可致月经不调,甚至影响排卵、受孕和生育。

近年来,医学上常有人提及X综合征。所谓X综合征,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X综合征定义为:①有胰岛素抵抗;②糖耐量低减;③血压≥160/90毫米汞柱(mmHg);④血清甘油三酯≥1.7毫摩尔/升(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0.9mmol/L;⑤中心性肥胖(即腹型肥胖);⑥体重指数(BMI)>30kg/m2;⑦WHR(waist hip rate, WHR为腰臀围比值,即腰围除以臀围),男性>0.9、女性>0.85。WHO推荐测量腰围和臀围方法:受试者取立位,双足分开25~30cm,以使体重均匀分布,在肋骨最下缘和髂骨上缘之间的中点水平,在平稳呼吸时测量,臀围在臀部最突出部测量周径。⑧有高尿酸血症。X综合征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无疑是“危机四伏”,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在治疗上必须各病兼治,不可偏废。

4.肥胖如何预防

有些肥胖是可以预防的,尤其是营养过剩性肥胖更可以预防。预防肥胖宜早不宜迟,如果父母肥胖,孩子出生后就要开始预防,重要的是母乳喂养。25岁以前,特别是儿童时期更不能放松警惕,不能给他们吃补药,要说服他们平时少吃零食,特别是要少吃油煎炸食品、含糖食品和饮料。一日三餐注意营养均衡,各种荤素菜轮换搭配,品种要多样化,教育孩子不挑食、不偏食和不贪食。要知道,儿童时期成了胖墩儿,成年后必然是个肥胖人。

到了25岁以后,要养成起居作息规律化,吃饭定时定量,进餐速度一定要缓慢,即人们常说的细嚼慢咽,因为人们通常于进餐后20分钟饱食中枢开始抑制,即此时便有饱腹感,所以延缓进餐时间有利于饮食节制,总之,一日三餐七八成饱,蔬菜多吃,荤菜适当,严格节制高脂饮食和各种含糖饮食,并要经常运动。

至于产后肥胖,专家也提醒人们无论有无“825T”肥胖基因,为防止和减轻肥胖,都应在产后注意营养合理,避免营养过剩,并尽可能早些进行室内和户外体育锻炼,切勿过于悠闲少动。

上一篇:起居养生治未病 下一篇:巧妙调治眼皮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