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识字与快乐”共成长

时间:2022-08-21 06:47:53

让“识字与快乐”共成长

【摘要】本文从兴趣、生活化、方法、巩固等阐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培养学生识字兴趣,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识字 生活化 享受快乐

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必须针对不同识字情境和低年级学生好动自制力弱、好奇心强等特点,研究适合学生学习认识水平的识字方法,选择恰当的识字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识字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愿学,乐学,逐步形成识字能力。

1.以激励性评价为主,鼓励学生多识字。喜欢得到别人的赞赏,渴望得到教师的表扬是每一位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多运用“你真棒”“你识字的方法真特别”“你真是我们班的识字大王”等激励性语言使学生愿意识字、体会到识字的乐趣。

2.通过评选“识字大王”“识字能手”“识字小先生”等,调动学生的识字积极性。小学生喜欢竞争,评选就是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习生字。评选要有一定的梯度,面要广,使每个学生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

3.鼓励学生做小老师。小学生有着非常强的表现欲望,让学生做小老师可以使学生充分地表现自己。如让小学生把课外搜集来的生字交给班级的同学;如小组合作中,每个小组选出一个小老师,教小组成员识字,检查识字效果,早课或认读生字时都可以让学生来做领读小老师。这样既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二、识字教学生活化

1.在校园内识字。学生每天跨进校园的那一刻起就进入了自由识字园地。校训标语、教室和办公室的门牌名、图书室里的图书、同学老师的名字等都是很好的识字资源。可以利用活动课,带领学生参观学校的设施设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字,还可以让一、二年级的学生轮流念名字分发作业本,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全班同学姓名的汉字模样就会逐渐印入学生的头脑之中,从而增加识字量。

2.在家庭中识字。学生们阅读儿童读物,看电视、玩电脑也可以识字;家里买回了物品,如食盐、白糖、小食品等,可以随机让孩子识字,猜一猜,认一认,夸一夸;也可以在家具、家用电器等旁边帖上对应的名称,让家庭变成识字的场所。慢慢地,识字就会变成学生的一种心理需要,孩子们愿识字、想识字、乐识字。

3.在社区街道里识字。在五彩缤纷的社区生活中,识字资源无处不在;大量的招牌、广告,琳琅满目的商品等都是识字教材。孩子们在和亲朋好友逛街、购物时,看一看,问一问,也是一条良好的识字途径。

三、教给识字方法,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新课标指出,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其好奇好与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在教学中,不但学生要学会,更重要的是要 “会学”。识字贵在得法,贵在应用。学生有差异的个体,他们的识字方法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我们应该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独特的方法识记生字,让识字教学闪现出智慧的火花。识字方法很多,如:加减替换法、形近比较法、儿歌记忆法、自编谜语法等。在课堂上,经常会呈现出精彩的场面:如记“告”时,一学生自编谜语:一口咬掉牛尾巴;“雷”大雨浇在田上,闪后隆隆响;“笔”上边竹子下边毛,写字画画离不了……在识字教学中,我与孩子共成长,识字课堂也不再单调,在识字中,开启着孩子们的心智,激荡着孩子们充满灵性的创造。老师热情地加以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享受到创造的快乐。

四、积极参与,巩固识字成果

1.开火车法。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巩固识字方法。可以分小组进行,一部分学生小声地发出火车的声音:“呜、咔嚓、咔嚓”,同时出示生字、让指定的一组学生依次按顺序读字音、组词、分析字形,谁说错了,火车停下,由其他组的修理员(纠正字音等),然后继续进行……

2.送信法。请最认真的学生当邮递员,把生字卡片当成信送到同学的手中。其他小朋友一起拍手唱儿歌:“叮钤钤,邮递员来送信,不怕风不怕雨,一心一意为人民。”送完信后,请拿到信的小朋友上台来领读,并分析字形。

3.找朋友法。教师可将本课的字和体分开,分别写在不同的卡片上。游戏时一个学生拿着偏旁,说明自己要交什么样的朋友,拿独体字的同学很快作出反应,拼对后大家读一读。如甲说:“我是单人旁,我要和火字交朋友。”拿“火”字的同学赶快应答:“我是火,你是我的好朋友。”最后,大家齐读几遍“伙”。

小小汉字,奥妙无穷,只要老师做教学的有心人,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识字情境,寓教于乐,让学生真正喜欢汉字,使学生保持愉悦的心境,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求知的状态,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创新的成功和喜悦。让识字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生命的需要,识字教学必将焕发出新的活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屏南县古峰一小)

上一篇:学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下一篇:突破简单教学方式让课堂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