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邮政普遍服务补偿机制的主要内涵

时间:2022-08-21 06:00:37

谈邮政普遍服务补偿机制的主要内涵

【摘要】 邮政普遍服务业务承担了国家赋予的社会责任,是关系国计民生、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任务。由于邮政普遍服务不是以赢利为目的,因此必须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以保障其顺利进行。

【关键词】 邮政 普遍服务补偿机制 内涵

邮政企业履行普遍服务的义务, 是公民实现通信权利的必要保障,公民的通信权利属于基本的人权,为国家的宪法和国际公约所确认,直接标志着国家的进步、文明。邮政企业履行普遍服务义务,也是获得国家政策支持和社会保障的前提。

1.邮政业务内涵和外延的界定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近年来的市场拓展,邮政企业的经营领域相当宽泛。但不能说凡是邮政企业经营、涉足的业务就是邮政业务。许多竞争性邮政业务(加快递业务、物流、广告礼仪及邮政储蓄等)既不是传统的邮政业务,也不是政府必须提供的公共服务,完全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产业自主发展。如果不适当地扩大邮政业务的内涵和外延,扩大《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的调整范围,只能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不利于邮政改革的推进,也不利于邮政法规的贯彻实施。按照规制理论凡是通过市场手段和竞争方式可以提供的服务,尽量不要纳入邮政业务范畴。邮政普遍服务的内容应当严格限定在国内函件、包裹、汇兑、邮票发行以及国际邮件进出口业务和所有的机要文件、党报党刊发行、义务兵免费信函、边防和边远地区通信;服务范围和标淮应当与小康社会的社会福利水平相适应;邮政服务机构履行普遍服务是法定的强制性义务。

2. 邮政普遍服务涵义的分析

2.1普遍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居住于我国境内的公民,当然也不绝对排斥法人和其他组织以及外国公民。这一点是基于普遍服务主要为保障公民实现通信权利的基本人权需要, 而且普遍服务的补偿出自于国家财政开支。

2.2普遍服务的范围包括信件寄递和其他必不可少的邮政服务。主要有,邮政企业专营的信件寄递业务,以及一定重量的邮包、印刷品,一定数额的邮政汇款和规定种类报刊的发行。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赋予邮政企业信件寄递的专营权,就是为了保证用户都能享受到普遍服务。规定重量内的邮包、印刷品和规定数额内的邮政汇款,也是满足公民基本用邮需求所必需的。规定种类报刊的发行,主要是指党报党刊,党报党刊是党和国家的宣传工具,也是邮政企业办理报刊发行业务的出发点。

2.3普遍服务的资费必须是合理的。为保障这一要求,信件的寄递实行的是均一资费,邮包和汇款的资费也是相当低廉的,并且在资费调整上具有严格的程序。

2.4普遍服务的标准以满足公民的基本的通信需要为原则,与我国的经济实力相适应,包括邮政局所和邮政设施的设置密度、邮政营业时间、邮政投递的频次、邮件的全程时限等。

2.5邮政企业履行普遍服务义务,具有双重的法律关系。对于国家而言,邮政企业与国家形成的是行政法律关系, 国家以法律的形式指定邮政企业履行普遍服务的义务,同时运用法律和政策的手段,对邮政企业进行补偿。对于用户来说,邮政企业在履行普遍服务的义务时,与用户则是民事法律关系。当然,这种民事法律关系除了接受民事基本法调整之外,更主要由规范邮政法律关系的特别法——《邮政法》调整。

3. 邮政普遍服务的补偿形式和社会保障界定

包括补偿和保障的方式、补偿标准、资金来源,特别是财政补偿资金的预算、审核、拨付和减免税的范围和幅度以及补偿资金的使用监督。

3.1明确邮政普遍服务范围

邮政普遍服务是指以合理的资费,为本国境内的所有用户持续提供的符合一定标准的基本邮政服务。各国邮政法无不把保障邮政普遍服务作为其核心内容之一,对这个内容应该有明确的规定加以限制。提供普遍服务的企业应认真履行职责,不得任意停止办理或限制办理邮政普遍服务业务;非承担义务的主体不得进入该领域和范围经营邮政普遍服务业务。目前,中国邮政既经营公益性的普遍服务业务,又经营竞争性的业务,两种不同性质业务的混营,再加上其他有关的市场竞争主体,造成邮政服务市场的混乱,不利于邮政部门进行科学监管。因此,邮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分析普遍服务业务和竞争性业务,对这两种不同性质的业务在机构、人员、财务、政策支持和监管等方面进行分离,在于因邮政集团公司内部将普遍服务业务部门和竞争业务部门分开。分析普遍服务业务和竞争性业务后,从事竞争性业务的邮政企业与其他非邮政企业公平竞争。邮政部门经营的速递、物流等竞争性业务在交通运输、海关监管、税收安排等方面与快递企业等非邮企业一样对待,不再享有特权。邮政普遍服务标识只能使用于提供普遍服务业务的邮政企业和国家授权的机构,不能被从事竞争性业务的企业用;而普遍服务除享受国家政策补贴和专营保护外,普遍服务的标准(价格、服务质量、安全性等)对全社会合并,同时在实施过程中接受社会的监督。

3.2建立普遍服务补偿基金

这是国家对邮政企业提供的普遍服务、特殊服务的合理补偿。邮政普遍服务是各国政府对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邮政部门受政府委托承担这一责任利义务。普遍服务要求邮政部门以规定资费标淮和服务质量向所有指定区域用户提供寄递服务。在邮政部门完全由财政或纳税人供养、没有自身独方利益的情况下,普遍服务业务范围是大些还是小些,主要取决于公民对纳税负担和低价普遍服务的权衡;在邮政部门也从事经营活动、有自身独立利益的情况下,低价普遍服务业务范围的大小直接影响其经济效益的高低,邮政企业从事普遍服务业务积极性也取决于对普遍服务业务的补偿情况。因此,政府应广泛征求公民意见,一方面明确邮政咨询服务业务的范围、内容和标准,保证公民权益;另一方面对承担普遍服务业务的邮政企业进行合理的补偿。普遍服务补偿基金获得者必须与政府签订《普遍服务合同书》,明确普遍服务的质量、安全和时效等标准,国家拨款标准、年费缴纳标准、用户支付价格与普遍服务提供者的服务质量和经营绩效挂钩。邮政监管机构和独立审计机构每年对普遍服务补偿基金获得者进行评估检查,并公布评估检查结果。普遍服务补偿基金的来源可以多渠道、多途径,基金的使用应当由国家邮政局委托社会来筹集、使用和监管。

3.3给予政策和税收等优惠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规定邮件和其他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的寄递业务为邮政专营,就是一种政策优惠,虽然对信件性质的解释和重量界限还存在争议,但是为了保障普遍服务的顺利进行,相应的政策补贴不能少。

3.4加强对监管机构的监督

对邮政监管机构可采取舆论监督、审计监督、法律监督、行业协会监督等多种监督手段。还可借鉴国外一些国家经验,建立邮政咨询董事会(或委员会),邀请被监管企业、用户、专家、行业协会和工会参加。重大事项要举行听证会。

参考文献:

[1] 田巧娣;邮政普遍服务补偿成本核算方法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05期.

[2] 潘新兴;冯英;;我国邮政体制改革与普遍服务的实现[J];经济管理;2006年15期.

上一篇:简要分析企业会计内部控制 下一篇:浅谈电视演播中数字化调光系统的管理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