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次人才培养卓有成效

时间:2022-08-21 05:18:47

多层次人才培养卓有成效

记者:欢迎曾老师。據我所知很多考生和家长都热捧首都经贸大学。

曾庆梅: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北京经济学院和原北京财贸学院于1995年合并组建的北京市属重点大学,是一所已有50多年建校历史,经济学、管理学为重要特色和突出优势,兼有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等六大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多科性财经类大学。

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应用型人才、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两套马车并驾齐驱。一方面,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培养体系完善,“应用型+实验班+国际化+优秀学生转专业+主辅修双学位”多层次财经类人才培养模式效果突出;同时,实践教学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前景广泛。比如,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北京分行、中国光大银行总行营业部、中信银行、北京银行每年招收我校毕业生四百余人,普华永道中天(德勤华永、毕马威华振、安永华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每年招收我校毕业生一百人左右。

记者:现在正是填报志愿的关键时候,我想广大考生非常愿意更多的了解您提到的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

曾庆梅:我可以详细的介绍一下:

转专业:打破一考定终身。优秀新生转专业政策,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特长发挥。根據学校学籍管理有关规定,新生入学第一学期在本专业(方向)排名优秀,可以在第二学期申请转专业。

比如2011年3月,在学校公布计划后共有125名学生申请转专业,经过院系推荐、转专业考试、院系审核等环节,最后,2010级共有69名同学成功转入自己喜欢的专业。通过对69名成功转专业学生跟踪调查发现,65.8%的学生因原专业不感兴趣而申请并成功转入自己喜欢的专业,转专业后20.8%的学生表示非常适应新专业,72.9%的学生表示比较适应新专业,89.6%的转专业学生表示对新专业的师资力量表示满意。

为学生提供转专业的机会,弥补了高考专业志愿填报中的盲目性、他主性带来的负面影响和高考‘一考定终身’按专业招生模式的不足。学校实行优秀新生转专业政策可以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按大类招生:培养宽口径人才。学生大一上的都是大类别的通识课,等到大二再进行专业细分,这样有利于减少报考的盲目性,也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按大类招生,就是在高校本科生招生中按照学科大类或者文理科大类,不分具体专业进行招生。进校后,对低年级的新生进行通识教育,升入高年级后,按照学生的意愿再具体选择专业、分流培养。

2012年,我校继续在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信息学院实施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即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原6个专业及方向按照公共管理类,工商管理学院原6个专业及方向按照工商管理类,信息学院原2个专业按照信息科学与工程类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

大类培养和招生遵循“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是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的一次深刻改革,是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发展,也是学校进行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辅修双学位: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学校从2010年开始实施辅修双学位政策。学生在辅修专业学习结束后,院系和教务处将分别对其学习成绩进行审核。如辅修学分达到辅修专业要求,学校将颁发辅修专业证书。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将对获得主修专业学士学位、辅修学分达到了辅修专业学位要求的学生进行审议。审议通过者,学校将颁发辅修学位证书。

2011年,学校结合辅修专业报名情况,在头

年开设的金融学、法学、会计学等埔修专业的基础上增设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據了解,报名参加辅修的学生必须是二年级本科学生,其主修专业已开设的计划内课程全部合格(包括补考合格),已修课程的平均学分绩点不低于2.0。另外,学生必须跨类辅修,且每名学生只能报一个辅修专业。

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多元化的要求日益强烈。埔修双学位教育成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培养跨学科人才的重要途径。对学生来说,辅修双学位教育改变了单一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了学生自主选择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的机会,通过跨学科交叉学习,可以进步达到学科间知识融合的目的,开阔了学生视野,将在择业上受益。

国际化人才培养示范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初见端倪。学校选择经济学院、劳动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信息学院、统计学院、华侨学院作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示范单位,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实验班、统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8个国际化人才路养示范专业,当年惠及学生人数近650人,超过入学人数的四分之一;核心专业课程英文原版教材,全英文和双语教学。培养学生扎实理论基础、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核心专业课程采用英文原版教材进行全英文和双语教学,选派优秀学生到国外大学学习就读和交流考察机会多。通过推进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全英文和双语课程的门数累计超过150门,有效夯实了国际化课程基础;通过完善境外学分矮换制度、规定及流程,2011年度顺利完成近200人次的境外学分转换工作。

实验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效果显著。我校依托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劳动经济学国家级重点学科、企业管理北京市重点学科,开设了“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的实验班,探索高素质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理论功底扎实、富有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人才为目标,采用全程导师制、小班授课、核心专业课程全英文和双语教学、重视研讨和探究等教学模式。强化基础课程教学,重视英语、数学基本功的学习和训练,提高学生考研、出国留学以及就业的竞争力。

记者:怎么才能顺利考上首都经贸大学?报考时应特别注意些什么?

曾庆梅:在京招生一、二批次均投放计划分两个批次录取,为考生提供两次选择机会;根據近几年的录取情况,由于我校生源充足,相同考分本科一批一志愿考生专业满足率更高;本科二批只录取到第一志愿考生。如果希望到首都经贸大学学习,建议一批一志愿、二批一志愿都填报我校,各专业分数跨度大,考生选择余地大。

按照北京高招录取方案,我校继续在批次预留计划招收平行志愿考生,更大范围地满足希望到首经贸学习的各类考生及家长的需求。

记者:对有志于报考首都经贸大学的考生您有什么寄语?

曾庆梅: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是北京市属重点大学,50余年来,学校担负着培养经世济国之才、创新财经理论之学和传播富国裕民之策的重任。这所高水平的、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高等学府真诚欢迎全国各地的考生到北京采学习。

上一篇:草根创业明星范俊宏 携手读者共同创富 下一篇:运用多媒体促进高职高专物理课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