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桃花源记》英译看英汉衔接方式的差异

时间:2022-08-21 04:22:40

从《桃花源记》英译看英汉衔接方式的差异

【摘要】本文结合《桃花源记》的林语堂英译本,对比分析英汉的衔接手段:汉语的衔接手段多为标点符号、语序、重复。英语使用的衔接手段为词汇、连词、代词、分词等。衔接方式呈现多样化。

【关键词】衔接手段 英汉对比 英译 《桃花源记》

一、语篇与衔接

对于衔接的系统化研究始于韩立德、哈桑的作品《英语的衔接》。他们给衔接定义如下:衔接是指语篇中的一个成分和对解释说明它起重要作用的其他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所以本质上是一种语义的关联关系。那么这种关联可以是句子内部、句子之间乃至整个语篇层面。根据Halliday & Hasan(1976)的观点,英文的衔接手段分为照应、省略、替代、连接和词汇衔接等五大类。其中前四类属于语法衔接手段,后一类属于词汇衔接手段。而汉语自古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意指汉语不注重形式的整合,而侧重语义的连接。在汉英的实际转换中,由于两种语言差异,为了确保忠实、切合的译文,衔接方式却必须做出调整。

下面结合《桃花源记》林语堂英译本来分析汉译英转换过程中,衔接方式的转变。

二、汉译英中衔接方式对比

1.标点符号衔接与词汇手段衔接。

例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此句,句内皆是逗号隔开,而表达的是两层意思。可见,逗号在中文里是一种衔接方式。除此之外,中文符号如破折号、冒号都常常用来表示句意之间的衔接。

而相应的英译:During the reign of Taiyuan of Chin, there was a fisherman of Wuling. One day he was walking along a bank.

译文进行断句处理,并且通过词汇one day 来连接句子。在英语中,标点并不能连接句子,这里采用词汇手段来连接也是一种常见的转换方式。常见的连接词汇比如表示时间顺序的first, second, then, finally. 此外英语中常见的多词同义现象,便是词汇衔接的体现。

2.语序衔接与连词衔接。

例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原文表示渔人来到桃花源后先后看到的一系列景象,句子之间并没有表示时间的副词,但是读者根据句子语序,却可以准确理解这一时间关系。倘若在这里把中文句子语序更换一下: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那么描述的对象在时间上便有了变化。因此,语序在这里表示时间衔接。除此之外,汉语的语序还可以表示因果、转折、递进等关系。可以看出,汉语的逻辑关系通过语序隐藏在句子内部。

译文(前半句):After having gone a certain distance, he suddenly came upon a peach grove which extended along the bank for about a hundred yards.

在英文里 原文的语序在英文里却可以更换,不影响句意的表达。因为英文运用了表示时间关系的连词“after”。连词是英文里重要的衔接手段,除了表示时间关系的before, then ;表示因果关系的 because,as a result, 转折关系的 but,however ;递进关系的 besides 等等。显然,英文中逻辑关系通过连词显性表达

3.重复衔接与代词衔接。

例3: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在汉语里,重复更多的是一种衔接的手段。而这种衔接方式到了英语中,却转换成了替代。比如此句译文:He went to the magistrate’s office and told the magistrate about it. The latter sent someone to go with him and find the place.

汉语里重复的“太守”二字,在英文里用“the latter”来替代。再者前文里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其中译文中的 He suddenly came upon a peach grove which extended… 其中which来连接这两个短句。引导词诸如 which,that,who在英文里用来整合句子,使得句意连贯统一。不难发现英文里出现代词的场合要比汉语多得多。代词诸如 he, she ,it, they 等等。在英文里当然也有重复。但多是用来表示强调或者避免含混。因此英文里大量使用同义词、近义词、代词来避免含混。

4.英汉语言其他衔接方式。

汉语里表示衔接的手段有:标点符号、语序、重复。其中,语序可以表达多层逻辑关系。除了上文提到的方式之外,汉语里也有通过词汇手段来衔接语义。比如桃花源记里的“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现代汉语里的刚,才,于是等等。而英语表示衔接的方式相比之下就更加丰富。除了上述翻译对比时所提到的词汇手段、连词、代词等。还有介词、分词。

例4: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译文:He saw a spring which came from a cave in the hill, having noticed that there seemed to be a weak light in the cave…这里的分词结构 having noticed 表示在其后绑船动作之前就已经注意到了。

三、结语

衔接是语篇的基本特征,普遍存在于英汉语言中。但具体的衔接方式却有很大的差异。汉语的衔接方式较为简单,外在表现形式为语序、标点,重复等方式,多数情况下依照语义的方式来衔接;而英语衔接手段丰富多样,具有显性可循特点,如使用连词、介词、分词、代词等手段。本文通过桃花源记和林语堂英译本分析英汉衔接方式的异同,借鉴韩立德和哈桑对衔接的分类,本文对英汉衔接方式的差异做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望能有效帮助英汉学习者掌握差异,更好地完成英汉语言间的转换。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Hason,R.Cohen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1976.

上一篇:Analysis on White Cultural Hegemony in The ... 下一篇:An Adaptation from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