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桃花源记》的创作根源

时间:2022-09-21 05:20:39

浅谈《桃花源记》的创作根源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不是一时之思、一时之作,而是作者人生理想的体现。陶渊明出身寒微,历次出仕,因不能适应官场的污浊虚伪,最终辞官隐退,躬耕田园。考察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活经历及精神追求,可以发现,《桃花源记》的创作有着深厚的生活与思想根源。

陶渊明生活的晋宋之际,士族制度极盛。士族地主享有政治、经济特权。士族以外的中小地主为庶族,又称寒门,在政治经济上权力有限。陶家至陶渊明时已日趋衰落,他已难以进入上层社会,纵有建功治国的抱负也很难实现,最后只得退守田园,通过作品寄托个人人生理想。

陶渊明少时就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远大抱负。太元八年,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洲祭酒,但不久就解职归田。隆安四年,他又投身荆州刺史桓玄门下做属吏,但在桓玄篡夺东晋政权的野心暴露,他渐生悔意,不肯为之效力,后因母丧辞职回家。元兴三年,他见刘裕等人起兵讨伐桓玄,觉得报国的机会到了,便投入刘裕帐下任镇军参军,但刘裕大权在握后剪除异己,徇私枉法,他报国的愿望又一次落空,于是又一次辞官归隐。不久复出,转入刘敬宣门下任建威参军,因刘敬宣离职而去职。经其叔父介绍任澎泽县令,又因“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授印挂职。十三年仕宦生涯至此告终。这是他为实现儒家“治国平天下”理想,不断尝试、不断失望、最终绝望的过程。陶渊明性格耿直、清正廉明,不善阿谀,与当时的官场格格不入。他将官场称作“樊笼”,身处其中尤如“羁鸟”和“池鱼”,脱离官场、归耕田园则是冲出“樊笼”,返回自然。桃源成为他心中的理想世界。

陶渊明少时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深植内心。他“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图谋报国,几度出仕,几度退隐,这正是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真实写照。他的最终隐退,实是无奈之举,因为他越是看清那个社会的污浊黑暗本质,桃源式的理想社会就越发成为他心中的渴望。陶渊明隐居后,生活上也屡受打击:住宅两次失火,田地遭荒欠收。邻人劝他结交权贵,官员请他出仕,被他婉拒。多年的经历使他的思想起了质的变化,他对现实社会彻底失去了信心,在退隐躬耕中追寻桃源式的宁静与桃源人的淡泊,秉持孟子倡导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教义。另外,道家思想在陶渊明身上也有明显表现。道家倡导小国寡民,要求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陶渊明在仕途上几进几退,身在官场却又心系田园,“少小无适韵,性本爱丘山”。总体说来,恶浊的社会使他归隐以求内心的闲适清静,期图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的社会,但一看到污浊的世俗,内心又不能真正的平静,便又想积极出仕、有所作为。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只有在桃源社会的构想中才会烟消云散,荡然无存,作者心中郁积的纠结才会迎刃而解。

《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与个人境遇下产生的。

桃花源是一个与世隔绝、不受外界干扰的隐蔽之处。在这里,景色优美,“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田地肥沃,池塘清澈,桑竹茂盛,村舍之中鸡鸣狗吠不绝于耳;在这里,男女村民在田间辛勤劳作,老人孩子怡然自得,生活自给自足,家庭和谐幸福;在这里,没有苛捐杂税,没有贫困与战争,不见集市、学校、官府,不会产生沽名钓誉、勾心斗角的复杂关系。人与人之间平和、亲切,民风淳朴。这是一个完全没有压迫剥削的“小国寡民”式的社会,呈现出一派繁荣祥和生机盎然的景象。它是陶渊明心中的大同社会。但是,此种淳朴安乐的乌托邦式的理想在当时是实现不了的,它实质上是作者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

这篇作品的构思也较为精巧,虚实结合的笔法非常有特点。作者借用小说的笔法,以渔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渔人的生活时代、籍贯交待得非常真实,似此故事为真人所述的一个真实的奇遇。桃源人在渔人临别时告诫“不足为外人道也”更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性、神秘性。文末渔人追寻所志,又一次暗示了桃花源的客欢存在性。南阳名士刘子骥的寻访将虚幻中的真实性推上了高潮,使读者产生了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的神秘猜想。此种构思笔法,使文章内容虽尽而余意未绝,使读者的思绪陷入了深深的追寻之中,令人称妙。

陶渊明毕竟是一个封建士代夫,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他的作品中还存在着一些安贫乐命、避世消极、无为而治的道家理念。这种思想在其田园诗中更为明显。不过,他这种兼有平淡与爽朗风格的文笔、质朴清新、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以及他崇尚自然、追求简朴、刚正不阿的性格,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的文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砖桥中学(225200)

上一篇:心灵深处的震撼 下一篇:钻研教材 巧妙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