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歌为我独奏

时间:2022-08-21 03:15:23

代表一个国家的莫过于这个国家的国旗、国歌。对一个外交官来说,一首国歌可能就是一个国家的全部。

我在驻基里巴斯使馆工作时,因为使馆仅有我一人,没人跟我说中国话,我对祖国要说的千言万语只能藏在心里。我自己每天升国旗,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只能向徐徐而升的国旗表达。最让我难忘的是庄严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为我独奏。那一刻,我对祖国的感情难以用言语表达。

1990年初,由于当时特殊的原因,我一个人从驻斐济使馆到基里巴斯共和国建立使馆。那是真正的建馆,因为对内对外一切都从零开始,而这一切的一切又都由我一个人去做,其工作量之大,头绪之多,是难以想象的。白天,赤道的骄阳使我汗水淋淋;晚上太平洋的海水,又让我感受到冰凉。然而,这些并不是最痛苦的,最令我难以忍受的是孤独与寂寞,是那种对祖国亲人的思念。我多么希望有一个人跟我说句中国话,哪怕只有一句也好。所有的日子都在无声中度过,我成为这个岛国上唯一的中国人,我代表中国。

六月底的一天,我突然听到一阵熟悉的旋律,仔细一听,原来是《义勇军进行曲》。我雀跃不已,这是这么多日子以来,唯一一次与祖国有关的声音。我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以为是做梦。我急忙放下手中的工作,朝着声音的方向飞奔过去。在基里巴斯警察局的玛尼亚巴(当地土语,大棚的意思),我看到十几个警察手里拿着乐器,他们向其他岛民一样都认识我,经常叫我吴先生。他们见我来,都停下了演奏。我迫不及待地询问他们为什么会演奏中国的国歌?他们说,7月12日是基里巴斯的国庆日,他们为了在国庆庆典上演奏。原来在基里巴斯,有一项特殊的礼仪:在庆祝国庆时,会邀请各国的驻基使节参加,当一个国家使节入场,站在检阅台上时,乐队就会演奏他所代表国家的国歌。驻基里巴斯使馆只有四家,即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中国。那三家使馆由多名工作人员组成,只有中国使馆那时只有我一个人。

他们仅有一张中国国歌的曲谱,不知他们是从哪里搞来的。因为只有一张,所以排练起来很不方便,我听到的是断断续续的声音。我叫他们等我一下,我跑回使馆,拿了几张中国国歌的谱子来。我们在外国新建使馆时,国歌、国旗是必备的材料之一。我离开驻斐济使馆时,从那里带来了国歌的歌谱,我没有想到这个歌谱在这样的特殊场合用得上。在我的帮助下,他们排练起来更加方便了,基里巴斯人对中国了解得不多,他们无法理解这首国歌的背景、来历。于是,我又给他们讲我们国歌的创作背景,词曲作者……我还满怀激情地唱给他们听。他们十分认真地听着我的讲解,深深被我的情绪所感染,演奏中也有了情感。我反复教他们,将我对祖国的思念和热爱之情融入到了乐曲中,无论听多少遍,我都不会觉得厌烦,因为此时的我,觉得我们的国歌是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

7月12日,天空格外晴朗。基里巴斯独立11周年国庆庆典在一个草场上举行。这是基里巴斯最盛大的节日,总统、政府内阁成员和应邀参加的贵宾都出现在主席台上。因为是第一次出席这样盛大的场合,所以我事先向我的警察朋友――基里巴斯警察局局长尤萨先生做过了解,知道我们的车开到主席台前的检阅台旁停下,他在那等候我们。有人给我们开车门,之后他会领我们走上检阅台。听了他的介绍,我发现有一个困难,因为我是一个人,需要自己开车。我向他说明了我的忧虑后,尤萨说这件事不用担心,他会为我安排一个人,在排队等候的时候上车,然后我坐在车后,由那个人给我开车,在我下车后再将我的车开到指定的停车场。我说需不需要事先跟那个人见一面,怕到时因为不认识我而接不上头。没想到尤萨笑着说,不用,不用,全岛没有人不认识你的,你就是中国,中国就是你。

那天我穿戴整齐,精神百倍,因为此时此刻我代表的是中国。当我按时开车到达入场处时,一个年轻的警察微笑着向我走来,他示意我停下来,探下身来对我说,先生请允许我为你开车。九点四十分,我的车开始启动,徐徐驶向主席台。我看见尤萨在那里等我,一个少年为我轻轻地打开了车门,尤萨见到我向我致敬礼,之后引我走上检阅台。我一站定就看见那支熟悉的乐队,他们穿着警服,目视着我。在乐队指挥的指挥下,他们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嘹亮的声音穿透天际,那庄严、雄浑的节奏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我觉得全场的人都在注视着我,用心地倾听着我们伟大祖国的国歌。这是在这个仅27公里长,一二百米宽,地处天涯海角的小岛国上第一次响起中国的声音,他们第一次听到这乐曲,他们希望通过这旋律了解从未到过的东方古国。

此刻,我的心情激动不已,全身的血液都在沸腾。我比任何时候都要想念着我的祖国母亲。我泪流满面,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在无比的孤独中,这国歌是我力量的源泉,支撑我克服困难,为了祖国履行一个外交官的神圣使命!

国歌为我独奏,我为伟大的祖国而感到骄傲。

(本文作者系1990-1992年中国驻基里巴斯大使馆临时代办,在旅职期间使馆只有作者一人)

上一篇:鞍山市财政局为“钢都”腾飞保驾护航等 下一篇:红色收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