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校校名常见的法律保护方式

时间:2022-06-25 06:15:59

试析高校校名常见的法律保护方式

摘要:以商标权、反不正当竞争、名称权以及名誉权等保护高校校名是常见的高校校名法律保护方式,但这几种保护方式都存在一些问题,高校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有利的方式保护自己的校名。

关键词:高校校名保护 商标权 反不正当竞争 名称权 名誉权

高校校名包括了校名全称、简称及英文全称、缩写等,高校校名往往体现着高校的办学理念与特色,承载着高校的历史与声誉,是高校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发生了多起高校校名被侵权事件,面对形形的侵权事件,不少高校选择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1 高校校名常见法律保护方式

1.1以商标权保护高校校名

商标权是指商标所有人在法律规定的有效期内,对其经商标主管机关核准注册的商标享有的独占的、排他的使用和处分的权利。国外不少大学通过注册商标获得商标权的方式保护校名,如哈佛大学在许多国家申请注册了商标,其申请注册的商标包括“HARVARD”、“HARVARD UNIVERSITY”、镌刻着拉丁文的“VE-RI-TAS(真理)”的盾形校徽以及哈佛大学多个学院的名称如“HARVARD COLLEGE”、“HARVARD BUSINESS SCHOOL”、“HARVARD LAW SCHOOL”等。由于拥有商标权,哈佛大学曾多次成功以商标权保护自己的校名。国内多所高校也多次利用商标权维护了自己的校名,如清华大学是国内最早的以校名注册商标的高校,该校于1997年9月12日以“清华”及含有“清华”及清华大学英文校名的钟形图案在41、42类提起四个商标注册申请。2006年3月,清华大学和清华大学出版社以侵犯商标专用权和不正当竞争为由将团结出版社和北京市青少年音像出版社告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由于清华大学拥有第41类、第42类“清华”的商标权,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先后于2006年9月、12月认定两家出版社构成对清华大学和清华大学出版社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犯。清华大学以商标权维护了自己的校名。正是在此次商标维权中,清华大学的“清华”商标被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2006年9月8日认定为驰名商标。成为高校中的第一个驰名商标。

1.2以反不正当竞争保护高校校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的规定,“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该法第五条规定“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第九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高校以反不正当竞争保护高校校名时所依据的经常是这两条规定。2004年4月,中国药科大学发现。市场上出现江苏福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瑞公司”)出品的“天聪I号”脑营养素的包装盒上,印上了“中国药科大学东校园”以及“联系地址:中国药科大学181信箱”等字样。在该产品的宣传册上,多处宣称“天聪I号”是药科大学与福瑞公司携手合作的高新科研产品。药科大学以侵犯企业名称权、不正当竞争及虚假宣传为由。将福瑞公司告到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法院认为,被告福瑞科技公司在对“天聪1号”胶囊的宣传过程中,盗用原告中国药科大学的名称,对其产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构成不正当竞争。判令福瑞公司停止虚假宣传,不得使用中国药科大学的名称,并赔偿中国药科大学经济损失10万元。

1.3以名称权保护高校校名

名称权是指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的自主决定、使用和变更其名称,依法转让其名称并排除他人妨碍或侵害的权利。高校名称是经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的,按照教育法的规定,高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依照我国民法通则“法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享有名称权”的规定,高校享有名称权,可依法排除他人妨碍或侵害其名称权。近年来,高校为维护其名称权提起了多讼,如2003年,北京大学向法院提起5讼。维护名称权。2004年,清华大学向法院提起名称权诉讼获得法院支持。2005年,同济大学将一家利用了同济大学名称和校徽的装潢公司告上法院,要求该公司停止侵犯同济大学的名称权、公开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最后,该公司被法院判令停止侵权、登报赔礼道歉。北京大学工会曾与一家合作中心签订协议,将工会下属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对外承包。承包到期后,承包方仍然使用北京大学的名义对外招生,并引致众多学生投诉。北京大学认为承包方影响了北京大学的声誉,侵犯了北京大学的名称权,将其告上法庭。法院认为北京大学“在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前提下对其名称享有设定、转让、使用等法定权利”,2007年12月。法院判决承包方立即停止使用“北京大学”、“北大”名称等。北京大学以名称权维护了自己校名。

1.4以名誉权保护高校校名

名誉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就其自身属性和价值所获得的社会评价而依法享有的保有、维护并不受他人侵犯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具有法人资格的高校也有名誉权。我国不少高校是百年名校,大师荟萃,人才辈出,再加上优美的校园环境,雄厚的科研力量等因素,高校在长期的发展中积累了良好的声誉,这种声誉是学校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声誉使得高校校名具有商誉价值。当高校校名被不规范使用影响到对高校的社会评价时,高校可依法行使名誉保有权、名誉维护权等,保护自己的校名。高校制定的知识产权管理办法、校名校徽管理办法或学校资产管理办法等一般会涉及到校名的保护内容,规定学校师生员工有义务维护学校的名誉,使用校名要规范。高校校名遭遇他人不规范使用会给高校的名誉带来负面影响,以利用同济大学名称和校徽的装潢公司为例,不明真相的消费者一旦和该企业发生装潢纠纷,往往就找同济大学讨说法,曾有消费者直接找到同济大学校长办公室质问。企业的行为一方面欺骗了消费者,另一方面也伤害了学校的声誉。当校名遭遇他人不规范使用甚至侵权时,高校特别是在国内外有影响的著名高校。可以以名誉权保护自己的校名。清华大学曾成功以名誉权保护其校名,以在先名誉权对“清华力合TSINGHUA-LH”、“清华利宝”、“清华QINGHUA”等商标提起了商标异议,国家商标局认为“被异议商标的注册和使用人易使消费者误认为被异议商标所标示的商品来源于异议人或与异议人存在某种关联,从而影响异议人作为我国著名学府的声誉,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2006年8月21日,商标局分别裁定以上商标不予核准注册。

2 高校校名常见法律保护方式问题分析

2.1以商标权保护高校校名会受到商标类别以及地域范围

等的限制

在我国,只有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才享有商标权并依法得到保护。高校花费一定费用以校名申请注册商标并获得商标权后才可以行使商标权,而且除非像“清华”那样成为驰名商标,否则商标权的行使还受商标类别及地域等限制。高校要突破这些限制,将校名进行全部45类的商标注册或者像哈佛大学那样进行国际注册,花费是巨大的,高校还因有些类别的注册商标不使用而会因为我国商标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有“连续三年停止使用的商标有可能被撤销”的担心。而不进行全类注册。高校在未注册的类别不拥有商标权,一旦有企业在这些类别的产品上使用了高校校名,高校不能以商标权维护自己的校名;不进行国际注册,高校不能像哈佛大学那样在国外行使商标权。2001年3月,南宁市维伯外语培训学校向国家商标局以“维伯WEBSTER及图”在第41类“学校(教育);教育;教学;培训等”提起商标申请,在商标异议期内,美国维伯斯特大学(Webster University)以在先商标权提起了商标异议,由于维伯斯特大学虽然在美国注册了“WEBSTER”商标,但并未在中国申请注册,美国维伯斯特大学也不能证明其商标在我国经使用已为公众所熟知、并具有一定影响力。2006年11月,国家商标局裁定维伯斯特大学所提异议理由不成立,南宁市维伯外语培训学校的“维伯WEBSTER及图”被核准注册。

2.2以反不正当竞争保护高校校名会遭遇主体是否适格的问题

高校作为原告以反不正当竞争保护自己的校名也会遭遇一些问题。最集中的是主体是否适格的问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而根据我国教育法的规定。高校“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教育部也出台文件,要“改革高校以事业单位法人的身份直接办企业的体制”,高校是否具备不正当竞争诉讼原告主体资格常常会引起质疑。在“中国药科大学诉福瑞科技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中,被告福瑞公司就曾质疑原告中国药科大学的主体资格,在庭审中辨称“中国药科大学是一所教育机构,福瑞公司与其不存在竞争关系,原告以不正当竞争为由福瑞公司,主体不适格”。按照教育法的规定,高校是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事业法人,不在市场上直接从事经营活动,但我国高校一般都有校办企业和附属机构如附属医院、出版社等,校办企业和许多附属机构都有经营活动。如有经营者涉嫌侵犯高校校名。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与涉嫌侵权的经营者存在市场竞争关系的校办企业或附属机构可以作为原告提起不正当竞争诉讼。这样。高校就可以以反不正当竞争达到保护自己校名的目的。在“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出版社诉团结出版社、北京市青少年音像出版社侵犯商标专用权、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中。清华大学明确表示其授权清华大学出版社在出版业务范围内使用“清华”,使得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原告主体资格得到确认,清华大学出版社是与清华大学作为共同原告提讼的。

2.3以名称权保护高校校名存在保护不充分问题

高校校名包括有高校全称、简称及英文全称、缩写等,严格讲,法律赋予高校的“名称权”往往限于其全称,而高校的校名简称、缩写一般仅仅是民间意义上的称谓,以名称权保护高校校名存在的问题是高校对校名简称、缩写并不拥有法律意义上的独占权利,因而以名称权保护高校校名存在保护不充分问题,高校校名简称、缩写不能够受到保护。在我国,有一些高校的简称是一样的,高校之间往往会因为相同的简称而引发一些争端,如“湖大”是湖南大学的简称,也是湖北大学的简称,由于担心湖南大学在多个类别以“湖大”申请注册商标会“对湖北大学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造成严重阻碍和限制”,湖北大学对湖南大学处于公告期的七个“湖大”商标提出了异议。另外高校校名简称的名称权的行使要受到一定限制――如果高校未将其简称登记为法人名称,则其简称的名称权的行使要受到地域、行业领域等限制。厦门大学在福建省范围内曾成功以“厦大”名称权维护了自己的校名,但2005年11月,当厦门大学以侵犯名称权为由将上海厦大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告到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时,法院却认为,厦门大学在其所在地家喻户晓。在教育界也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但该案中原告与被告分属不同地域和行业。厦大房地产公司在上海经营房地产,这一领域内普通社会公众不会产生其与厦门大学存在某种特殊关系的联想。法院于2006年3月判决“厦大房地产公司使用‘厦大’名称之行为,并未侵害厦门大学的名称权”。可见名称权对于高校校名全称之外的简称等名称的保护有地域、行业的限制。

2.4以名誉权保护高校校名存在侵权难以认定问题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的规定可以看出。侮辱和诽谤是两种侵害名誉权的基本方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0条规定:“以书面、口头等形式诋毁、诽谤法人名誉,给法人造成损害的,应认定侵害法人名誉权的行为。”侮辱主要指以口头、书面等方式贬损法人形象、败坏法人名誉的行为。诽谤主要指因过错捏造并散布某些虚假事实,损害法人名誉的行为。诽谤是侵害法人名誉权的主要方式,主要包括言语诽谤。如因公开进行不当或失实评论和文字诽谤,如利用大众传媒刊登新闻或广告等方式而侵害法人名誉权。但在大多数的高校校名被侵权的案例中,侵权者往往是看中高校校名的巨大商誉而搭校名的“便车”获取收益,并不是以侮辱、诽谤的方式侵害高校的名誉权。以名誉权保护高校校名在认定名誉权侵权时存在一定难度。目前高校以名誉权保护自己的校名主要发生在商标异议阶段,高校以自己的在先名誉权阻止他人将自己校名的简称等注册为商标。

3 结论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58号文件规定,高校要严格管理校名。“除学校资产经营公司外,今后其他校办企业原则上不得冠用校名”,“对现有冠用校名的企业,学校应抓紧组织清理。不宜继续冠用校名的,要限期更名并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变更登记;擅自冠用或变相冠用校名的社会企业,应促其迅速纠正。学校清理社会企业擅用校名有困难的,可报请教育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进行处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大学也按照文件精神展开了校名清理工作,从校办企业开始,逐步取消企业的“北大”、“清华”等冠名。但直到现在企业擅用高校校名的问题还很严重,消费者依然会把打着高校校名的产品、服务与高校联系起来,这样既会使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也会对高校权益和声誉造成损害,在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对高校名称等进行保护的情况下,以商标权、反不正当竞争、名称权以及名誉权保护高校校名仍然是高校保护其校名的有效方式。高校在遭遇校名被侵权时,应根据情况加以权衡,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

(本课题为浙江省教育厅2007年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070529)

上一篇: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科学发展纪实 下一篇:地方高校纵向项目的申报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