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课构建“自主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探微

时间:2022-08-21 01:53:40

小学语文阅读课构建“自主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探微

[摘 要] 小学语文阅读课应该如何构建“自主探究性”的教学模式?这是当今值得不断深入研究的主流课题。本文以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七颗钻石》为例,详细地探讨了小学语文阅读课构建“自主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做法,并对构建这一教学模式应该注意的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 自主探究;理念;构建注意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4-055-2

过去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话语霸权”,一问一答――“单纯、一线”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自主性学习语文能力的培养,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提出“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等要求。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自主探究性”教学模式所取得的“真经”,浓缩在小学三年级下册《七颗钻石》一课的教学例子中,不吝摆出与大家探讨。

一、“自主探究性”教学模式的理念认识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为学生提供独立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相互交流的机会,是“自主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前提;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是“自主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必备条件;建立和谐、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是“自主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根本保证;给学生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是“自主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关键。

二、如何构建“自主探究性”教学模式

基于本人对小学语文阅读课“自主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概念及其特征的认识,精心设计《七颗钻石》的各个教学环节如下:

(一)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认知需要的情绪表现,在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主性,课文导入应先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如一首歌、一个故事、一个视频、一个谜语、一幅画等都可以起到诱发兴趣的效果。而在《七颗钻石》一课中,我先给学生播放“大熊星座”的视频片段――在神秘的夜空里,繁星点点,其中有七颗星星尤其大而又明亮,犹如一只大熊猫活在夜空似的。当这一景象生动而又形象地出现在学生的眼前时,大家都“哇”地一声惊叫起来,接着便不由自主、交头接耳地议论纷纷――有的疑惑地说:“这几颗是什么星星啊?怎么这么大这么亮?”,有的不敢肯定地说:“这七颗星星好像是北斗七星,我在夜晚看过。”还有的神气地说:“这不就是大熊星座吗?”……这一幕充分地体现了视频对学生具有强烈的视觉吸引力,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浓厚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的激情。

(二)目标驱动,吸引学生进入教学情境。

无论采用怎样的教学策略,课堂上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要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明确的目标。学生如果对所学的内容没有目的性,就算激情万分,也势必造成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因此,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后,我马上请学生举手说说对这七颗星星的认识。通过学生各抒己见,大家都知道这原来就是北斗七星――大熊星座。“同学们,大熊星座的由来有个神奇的传说,你们想知道吗?”我紧接着问学生,这时大部分学生异口同声地答道:“想!”于是我当机立断提出:“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七颗钻石》,在这里我们一定能找到答案(板书:七课钻石)。”学生听到我这样一说,“了解大熊星座的由来”这一问题正是他们跃跃欲试的有趣实践活动,从而稳住了他们激情的同时,也就充分地明确了我本身所要向大家提出的重要学习目标――通过自由阅读《七颗钻石》明白大熊星座的由来,为下一步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指明了方向。

(三)提示“宝典”,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带来便利。

“宝典”之一――学习工具书。我认为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字典》、《词典》等工具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不懂的字词通过自己或同桌相互查《字典》、《词典》去进行自学,这样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动手、动脑,相互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宝典”之二――同学。在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忘了“人力资源”的运用――通过学生帮学生、协作性学习,不仅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从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所以,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应提倡小组合作性的学习模式。

“宝典”之三――教师。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性”学习的过程,教师不容忽视巡堂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应该鼓励学生对自学不会的问题可以问老师,并给以适当引导,但不能让学生养成过多的依赖性。

(四)放手实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只是指导者、组织者;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他们的学习活动应该是主动而富有个性的。我认为如果把学生的学习欲望比作是“旅游观光”的一种想法,那么教师为学生所提供的“宝典”就是“旅游观光”所需要的“车”和“交通手册”。具备了动机及实现动机所需要的条件,接下来我放手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而又有目的性地“驾车”去“旅游观光”,从而为学生的大胆实践、勇于创新营造了一个民主的、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他们以非常愉快的心情投入到自主探究知识的活动中。与此同时,我还巡堂辅导,循循善诱,对个别学生提出的问题耐心的指导和启发。

(五)“成果”交流,开放评价。

小学生具有好表现的天性。抓住这一点,在充分进行自主探究、协作性学习后,我先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汇报“成果”――回答“大熊星座在传说中是怎样形成的?”在这过程中,“成果”展示者沾沾自喜,听者乐于中肯评价。有的同学看到别人答得不够好的敢于提出意见,使别人得以修正;有的看到别人答得好的懂得不吝称赞,给以肯定。从而进一步地激发了学生的个性创作,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评价问题能力。

(六)教师总结

通过“成果”交流、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后,我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成果”还来个总结:“刚才同学们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借助工具书,懂得和同学合作探讨,请教老师,从而很好地解决了问题……”通过总结,提出了学生做得好的地方与不足之处。这一环节对于“自主探究性”模式的课来讲,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为学生今后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如何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闭塞的教学思想是蒙蔽学生双眼的纱布、缠绕学生两脚的麻绳,是阻碍学生前进与发展的瓶颈;开放的教学理念才能让学生拥揽一片绿地,广开一片天空,迎来五彩斑斓的花朵与绚丽的彩虹。小学语文阅读课上,教师只要大胆地坚定不移地朝着正确的方向构建“自主探究性”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定能迎来“硕果累累”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石景章.“走进新课程”理论与实践探索[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

[2]李余仙.基于网络环境下构建小学信息技术“自主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探讨[EB\OL].2004年中山市小学信息技术优秀教学论文集,2004-12.

作者简介:杨红梅(1978-)女,汉族,甘肃通渭人,甘肃省通渭县第三铺中心小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

上一篇:早期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影响的临床研... 下一篇:出血与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