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阅读中的作用与意义

时间:2022-08-21 10:09:49

功能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阅读中的作用与意义

摘 要: 大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都停留在语言符号的教学上,通过学习知识点、背单词等方式学习英语,这样的教学方式的弊端是人多共知的。学习的知识过于机械,无法深入地领会文章的含义,很多学生在写单词造句子方面都非常在行,但是一开始写英语文章尤其是应用性文章就显得笨拙,无法完全表示自己的意思。这样缺乏整体意识的教学方法在大学英语教育中持续了很多年,这样的教育下缺乏的整体性观念是依靠整体性练习所无法弥补的。功能语篇分析就为这一弊端提供了良好的解决办法,本文旨在研究功能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阅读中的作用,讨论其所带来的变化和这种优秀方法的实用意义。

关键词: 功能语篇分析 大学英语 阅读理解

引言

大学英语是培养大学生第二语言能力的重要课程,关系着国家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长期以来的大学英语教学方式都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整体语言素质,机械性的教学将英语变成了一种严格的符号学,而不是像单纯一门语言那样灵活,这样的情况对学生的未来发展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很多教育者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高校逐渐引进功能语篇分析这一方式来改变大学英语教育的现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外语水平[1]。

一、功能语篇分析的介绍

(一)功能语篇分析的概念

功能语篇分析是著名语言学家韩礼德(Halliday)创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其主要的研究角度是以整体性看待整个的语言体系,其中主要的三个概念是语言、语域和语篇。

(二)功能语篇分析的理论

1.语言

在功能语篇分析中,把语言的纯理功能分成三种:概念功能(指语言是对存在于客观世界的过程和事物的反映,也即“经验”功能)、人际功能(指语言是社会人的有意义的活动,是做事的手段和动作,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语篇功能(指实际使用中语言的基本单位不是词或句这样的语法单位,而是表达相对来说完整的语篇)。这三种功能分别对应三种意义: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

2.语域

语域体现了语言和语境的关系。韩礼德把语境归纳成三种情况:语场、语旨、语式,这三种情况分别对应了语言中的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也就是说,语境中的三个情况也是语域的三个部分,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情境与语域相同。

语场指出现的环境,语旨指对话双方的关系,语式指交际的媒介。

3.语篇

语篇即语篇体裁,是指语言集中在一起形成的系统,这个系统反映了整个语言的文化背景,是文化的一种折射。语篇的定义有很多,韩礼德与其追随者对于语篇的定义有着不同的解释,但是不论哪一种解释方式都不能否认一点,语篇体裁和文化语境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却又不能混为一谈。

从以上可以看出,这三点是语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部分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也就是说,语篇体裁处在语篇的最高层次,决定了语境并决定着语言符号的使用和组合[2]。

(三)功能语篇分析的意义

功能语篇分析系统地归纳了语言学习中的几个重要部分,这些部分的有机结合形成了语言这一整体,对大学英语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样有系统有理论的方式,可以使语言的学习更加得系统,有意识有方向地弥补自身的缺陷。功能语篇分析将语言的学习刨开发觉深层次的学习内容,将丛杂语言理论知识,变得有脉络可循,科学地指导学生该如何学习外语,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程度[3]。

二、功能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阅读方面的应用

(一)大学英语阅读的现状

大学英语的阅读理解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有难度的部分。对于学生来说,其可以读懂整个文章中的所有单词、所有句子,但是却无法把握整个文章的含义和内容。经常会有学生做完阅读之后对于文章所讲的内容一无所知或者模模糊糊,这就是因为缺少对于文章的整体把握。文章的整体性其实是一种韵味、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依靠语句实现的,但是单纯的理解语句是无法整体性地了解文章的内涵的[4]。

一直以来,大学英语教学都将目光关注在单词背诵、句式句法等硬性英语知识的学习上。一般来说,传统英语教学法教出来的学生在面对外语环境时,都需要很长时间的适应过程,很多中国学生外语知识点掌握远高于其本国人,但是依然听不懂外国人在讲什么,这是一个十分现实的情况。就以汉语为例,当不知道语境和表达意义时,即使能够听懂每一个汉字、听懂每一句的意思,也无法掌握全面的意思和对话的内涵。这样的弊端是大学英语教育亟待改变的[5]。

(二)功能语篇分析的应用

功能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阅读中的应用,应该从基础训练入手,通过理论知识和整体性的培养,扭转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机械性。比如英语中有很多单词具有不相关的几种意思,但是在语句中很容易被化用,这就带来了阅读上的难度,使学生无法理解语义。再有,学生对于文章的翻译通常只是直译,单词什么意思就是什么意思,虽然能够通顺地翻译,但是给人的感觉十分别扭,毫无美感。功能语篇分析就是从语境的角度入手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利用理论培养学生对于外语文章语境语义的把握,提升学生的整体感。

比如单词“learn”,表学习的意思,但是在很多语境中,不能简单将其翻译成学习,这样只会破坏整文章的主要意思。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体会语境,甚至可以利用课堂时间来建立相同的语境,使学生从中体味语境。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对于语境的把握能力,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6]。

三、功能语篇分析的作用

(一)排除阅读中文化因素的干扰

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单词的语义、语法及文章背景知识都一起发挥着作用,影响着学生对英语阅读语篇的准确理解。语言是文化的有机载体,想学好语言,就一定要熟悉语言国家的地域文化,否则就会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如英语谚语“when the wind is from the west,the weather is at the best.”,中国人就觉得不合常规。在中国的汉文化语言氛围中,唯有东风才是“气候宜人”的春风,如果风从西边吹来,又怎么能气候宜人呢?其实英国处于西半球,完全属于亚温带海洋性气候,释放春天到来消息的信号只能是西风。英国伟大诗人雪莱的Ode to the west wind《西风赞》正是对明媚春天的歌颂。除生存地域的差别外,中西方历史文化的源流也不相同,我国古代儒家文化是汉文化的主流,然而基督耶稣文化却是西方文化的主体。例如“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at present at the creation when the clay begins to breathe”,对《圣经》中“造物主之创造”的历史背景一概不知,就无法明白“教师是社会创造的见证人,亲眼看见了生命在呼吸中的成长”的深层次社会文化内涵。因此,在大学英语阅读中,对国家背景知识的分析与提供,能为大学生排除地域文化障碍,改变学生原已建立的思维模式,激发学生大脑中已存在的知识,对大学英语阅读材料做好心理上、知识上和国家背景上的准备,从而达到深层次理解的目的[7]。

(二)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

在功能语篇教学中,对语篇内容和形式的研究分析要从篇章结构的分析入手,然后考虑句子与句子间的关系、段与段间的过渡衔接及思维逻辑的连贯,使学生有驾驭全篇结构的能力,把握住文章的核心思路,同时理解句子在表达文章整体性上的作用,最终实现“后见树先见林,既见树又见林”的良好教学效果。研究功能语篇的语境可从从语旨、语场、语式三种要素着手,要求大学生全面掌握文章所传达的主要信息,也可从语篇的内容上入手,弄清楚功能语篇模式标志,掌握语篇的框架与体裁。

功能语篇的发展有特定的规格模式,体裁与行文有关。英语的文体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描写文。记叙文在文章结构上,常是三段式:引言、正文、结尾,故事发展方式都是由原因、过程和结果构成;论述文:文章开头是主题句、直接点题,然后围绕文章主题全面展开论述,辩证方法有归纳法和演绎法。说明文:对社会的客观事物的构成、形状、性质与功能进行全面的解说和介绍,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下定义、作比较分析得出结果。描写文:依据时间发展,用高潮和结尾来行文,文章层次常用描写法,行文顺序常采用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对证关系、因果关系。在教学时,要根据各种体裁的自身特点,把篇章整体内容框架和思维脉络精炼出来,对整个篇章有整体的宏观认识[8]。

结语

本文论述了功能语篇分析在语言语境、理论假设使用中的重要性,还对语篇分析的步骤等方面进行了扩展与补充,同时讨论了原先没有涉及的一些细节问题。作为语篇分析的理论指导,系统功能语言学有待于更多的语篇分析者去应用,并在实践中加以比照,得出正确的结论。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理论指导的功能语篇分析的发展前景是令人振奋的,期待更多的语篇分析者一起耕耘合作,共创佳绩。

参考文献:

[1]王兰.图式理论与语篇分析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综合运用[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3.

[2]邹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功能语篇分析[J].海外英语,2013,01(01):88-94.

[3]李巧莲.功能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嘉应学院学报,2011,03(03):89-92.

[4]胡勇忠.功能语篇分析在高职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琼州学院学报,2010,06(04):131-133.

[5]张健.功能语篇分析在我国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0,05(05):88-90.

[6]赵惠芳,刘亚龙,张杰.语篇分析理论在英语阅读中的作用――一项基于理工科院校学生阅读能力的实验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01):100-102.

[7]周娜.功能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电影评介,2014,12(02):109-110.

[8]陈莹.功能语篇分析对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作用――从及物性视角分析US Leader Receives Nobel Peace Prize一文[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01):31-36.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教改课题(湘教通〔2010〕243号)

上一篇: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探讨 下一篇:少学时《微机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