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家访探究职校学生家庭问题与职校学生心理问题的联系

时间:2022-08-21 08:27:21

通过家访探究职校学生家庭问题与职校学生心理问题的联系

摘 要:职校学生不健康的心理逐渐变成职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通过家访发现,不健全的家庭或者父母教育不科学等,都是职校学生心理不健康的根源。

关键词:职校学生;心理;家庭

职校学生在大众眼里从学业到品格似乎都有问题。然而担任职校班主任多年,我逐渐发现职校学生的心理是极度缺乏安全感和关爱的,他们种种表现都来源于他们的心理是不健康的,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职校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通过多年对一些学生家庭的探访,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大都来自于家庭形式的不健全或者是家庭教育的不科学。

一、离异家庭

新生报到的时候,我就注意到王同学的父母年龄比班级里其他同学的父母年龄要小很多。他出生时他的母亲只有18岁,而父亲也才20岁。在不足以承担家庭责任的年龄组成的家庭注定是不牢固的,因此在他二年级的时候父母离婚了。王同学的品行是出人意料得好,很乖,很懂事,也很有礼貌,不是惹是生非的学生,但是学业非常糟糕,作业经常不交,承认错误倒是很快,不是油嘴滑舌,只是带着一些不知所措的茫然,礼貌的背后让人觉得是有些刻意。

很快,第一学期的家长会上我见到了他的父亲(母亲在外地工作)。他的父亲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商人,在整个班级普遍都是打工者的家长中,他西装革履且非常儒雅,显得卓尔不群,为人很谦和,没有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整个家长会听得非常认真,反而周围的有些家长不怎么用心。会后,王同学的父亲主动上前表示,因为工作繁忙不能留下来单独交流,希望我能家访一次。对于职校学生的家长能如此关注孩子的成长,我在感到意外的同时也很欣喜。然而在家访前与王同学的谈话中,我看得出这个孩子对于父亲是非常厌恶、非常抵触的,带着从小就积累起来的敌对情绪。

王同学的父亲住在非常豪华的小区内,但王同学很少来,或者说他根本不愿意来。在与他的父亲交流中,我发现他内心里非常关注这个孩子。他的事业非常成功,本地、香港乃至美国都有公司,在他骄傲的事业背后他却耿耿于怀孩子的不成功,他很多商业伙伴的孩子无不来自名牌大学,他的羡慕里带有自责和无奈。他曾经给孩子找过无数的培训班,试图让孩子的学习状况有所好转,但是再优秀的家教团队碰上不合作的孩子也只能作罢。他既没有改善与孩子的关系,孩子的学习也没有上去,而这两者的情况都越来越糟糕。

家访过后,我基本了解了这个家庭的状况。父母的过早离异带给孩子心理上的创伤是根深蒂固的,而二年级的孩子不可能了解大人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的印象就是父亲的外遇伤害了母亲,进而让自己失去了母亲的照顾,而自己也只能从二年级开始和奶奶一起住。对父亲的敌对情绪严重影响了父子间的沟通,他单方面隔断了与父亲的交流。这样不健全的家庭教育带来的只能是孩子心理上的不健全,他没有得到完整的家庭的爱,从有记忆开始就没有家庭的温暖,导致极度缺乏安全感。没有父母亲时刻在耳边的提点,他对自己的人生完全不知所措,日子很长,未来也不知道在哪里。所幸这位父亲管得很紧,王同学的品行没有偏差。根据这次家访的结果我认为,要彻底解决他的心理问题,必须从改善他们的父子关系开始。

二、极端家庭

府同学,母亲是第三者。这样的家庭是我担任职校班主任以来第一次接触,起因在于一个课间,我在校园操场的角落意外地撞见他在哭。在他断断续续的话中,我渐渐理清了他的家庭关系。他的亲生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之后他的母亲再婚,于是他有个同母异父的妹妹,再后来他的母亲则在十年前做了一个事业单位领导的地下情人。导致他情绪失控的原因是近期由于房产的问题,他的亲生父母有了争执,而那位领导也掺和进来,他替自己的母亲觉得委屈,不知道如何去帮她。对于这个家庭的何去何从,他很困惑,他很想尽快地自食其力养活母亲,而对于那位一直养育他的称呼上的“父亲”,他也没有我想象的那样抗拒。这样的家庭让我非常意外,决定要家访一次,而契机就是这位府同学在校内谈恋爱行为不当,女同学的家长希望我能规劝一下。

府同学的家是很正常的商品房,布置简洁也很有家的感觉。这样的家庭布置确实没有让孩子产生异样的感觉,而家庭成员的关系才是导致孩子心理偏差的根源。然而不正常的家庭形式让孩子觉得正常,这才是老师要担心的问题。府同学的母亲看上去不是我预料的“第三者”的样子,首先她其貌不扬,甚至有些土;其次她是文盲,并且没有工作。她对于孩子成长的概念就是吃饱穿暖就好,而孩子的未来她完全交给了那位支撑这个家的男人。府同学的学业还算可以,毕业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她一点都不担心。对于孩子谈恋爱的问题,跟我预料的一样,她没有反对,甚至还有点支持,觉得孩子大了应该如此,甚至还向我打听那位女生的家庭状况。我有些哭笑不得,但是心里非常担心。

家访过后,我对于这位母亲没有保持联络的想法了,家校联合的教育在这样的家庭现状下是不能实现的。处在社会边缘的家庭对于孩子的直接影响就是扭曲孩子对于社会应该具有的正面的观点。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第三者”“包养”这样的字眼让孩子觉得羞愧的同时又无力改变,而渐渐长大的同时他默认了这样的关系,甚至到最后觉得不以为然,认为只要能很好地生活下去就行,至于是何种方式根本不在乎。所以,要解决具有这样心理问题的学生,只能慢慢引导他的观念,灌输正确的、正面的社会观和世界观,进而让他养成良好的人生观。

三、不科学的家庭教育

我家访过的最难约的家庭就是陆同学了。这次家访源于一个班级内部调查,我让学生写出自己父母的生日以及工作单位,虽然大多数同学都没有能够写全,然而只有这位陆同学是交了白卷。在事后的谈话中,我意外的发现她已经有将近一个月没有和父母亲见过面了,她对于父母的状况一无所知,平时是外公外婆在照顾她。父亲的工作她说不上来,只知道母亲的工作是超市收银。鉴于她平时上学总是迟到,我决定家访一次。但是这次家访拖了一个多月才成功,陆同学的父亲对于我的电话不理不睬,好不容易打通听到我要家访显得很不耐烦,觉得孩子又没有犯错没有必要到家里来,而自己工作很忙不经常在家。陆同学的母亲对于我要家访,在意外的同时也有些犹豫,她觉得要调班很困难,在我的再三要求下才答应。

陆同学的家对于五口人来说有些狭小,并且一直由外公外婆打理房子,显得很杂乱。陆同学的母亲对于家里的不整洁有些不好意思,但是态度还是很热情。在交谈中,我了解了陆同学的父亲是个小装修队的包工头,经常不在家,而其母亲除了是一家超市的收银员之外,也兼职做家政。父亲对于家庭是尽责的,但是对于女儿的教育显得很不在意,甚至觉得只要以后找到工作嫁个人就行了,母亲还是比较在意孩子成长的,对学业要求不是很高,只要女儿品行好,将来工作不要像她那样奔波能稳定就好。外公外婆言语不多,看得出内心是喜欢这个孩子的,只是不知道该怎么交流。

家访过后,我对这个家庭的定义是典型的为了生计忙碌的家庭。无可否认的是,经济的飞速发展没有带来观念的进步,家长忙于生活而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不配合学校教育的家长大多持以下观念:读书无用,挣钱才是王道;子女不是读书的料,已经考不上高中了,还不如混到毕业找个工作就算了;女孩子不用太关注学业,嫁个好人家比什么都强。对于这样的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对于家庭关系的淡漠,对于金钱过度追求,进而养成攀比的心态,以至毕业后会通过不正当手段达到经济上的满足。对于这样的学生,一定要持续地关注,社会的正反两面都要渐渐让他了解,在他认识社会的时候一定要给予正确的引导。

当然这几个案例只是众多家访中的少数典型,通过不断的家访,我认识越多的家庭就越觉得职校的孩子是多么需要关心。学校教育是有局限性的,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一生的。家庭的状况老师无法改变,能改变的只有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以及学生在校期间受到的不断教育。在处理职校学生的心理问题上,家访无疑是一个有效的手段,要通过家访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进而找到合理和科学的方法来教育和引导学生。

参考文献:

[1]葛璐璐.浅论如何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职业技术,2010(3).

[2]王成忠.家校合作:中职学生成长的新视角[J].新课程学习:中,2011(3).

[3]宗绿明.对中职生是差生的再认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7).

[4]王红端.中职生学业行为特点及其家庭影响因素的调查[J].职业教育研究,2011(7).

上一篇:乙烯利对油梨果实后熟的影响初探 下一篇:徐州市失独家庭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