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传染病大楼的给排水设计

时间:2022-08-21 06:25:22

某传染病大楼的给排水设计

摘要::非典以来,各地对烈性传染病高度重视,本文结合实际工程,阐述传染病医院设计要点,做到控制传染源,避免污染区水,空气,固体的非控制性传播。为传染病建筑提供安全可靠的用水条件。 关键字:传染病医院 建筑给水排水 控制 污染区 清洁区 前言:2003年的“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高危害性和高传染性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给人们心理造成巨大的恐慌,破坏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为满足对传染病的防控与治疗要求,兴建了一批以专门收治 “非典”类烈性传染病病人的医院,传染病通过空气、水源等传播,收治传染病人的医院建筑必须切断这些可能的传播途径,此类设计对给排水及暖通专业的要求比一般医院更加严格。 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不仅要满足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也要针对烈性传染病传播的特点进行设计,建筑设计核心思想是避免污染区与洁净区的接触。 笔者日前设计的传染病大楼,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地上4层,其中底层为各类传染病分类门诊及住院入口,2~4层依次为肠道科病房区、肝科病房区、肺科病房区。下面分系统介绍本建筑的给排水设计。 一. 给水系统: 1. 医院当地市政给水压力达到0.30MPa,本建筑生活水源可由市政直接供水,有的设计人员为防止室外管网因压力下降或者检修导致的污染区内水倒流的问题,认为应该在入户管前设置倒流防止器,有效防止外网受到污染。倒流防止器排水排到消毒池内,保证污染水不直接进入城市污水管网。但是我认为此建筑不是必须设置倒流防止器,首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上对市政直接供水并不成环状管网的生活给水入户管并没有要求做管道防止器,其次在入户管前可设置止回阀,从院区环网上接出的支管关路也较长,本建筑内每层还设有一个止回阀,其倒流可能性基本为零。 2. 因本建筑内个病区病源性质不同,为防止在停水时各个污染区的给水管可能产生倒流进入其他病区的可能,本建筑采用每层单独设置一根给水管供水,并在起端设置检修阀门和止回阀,防止各病区交叉感染。 3. 每层仅设置一根给水干管,同时供应清洁区与污染区。关于这个问题有人认为应该将清洁区与污染区分别设置给水干管。考虑到给水支管的管径一般在DN20左右,其污染区或者清洁区生活给水龙头关闭状态下,自不会产生倒流问题;在污染区生活给水龙头均开启的状态下,DN20管道内水也不至产生足够抽力导致虹吸,使污染区内水流进清洁区内;在水管内水流尽后,水管将污染区与清洁区连通情况下,因清洁区为正压,污染区为负压,污染区内空气亦不会进入清洁区,不会导致交叉感染。 4. 不在污染区检修阀门。避免检修人员进入污染区,同时避免管内水流与污染区空气的接触 5. 卫生间要求采用表面光滑无缝的新型整体卫生间,容易清洗消毒。 6. 清洁区,半清洁区内设置非手动龙头,污染区使用普通龙头,坐便器使用一次性纸坐圈。 二. 热水系统: 1. 传染病医院不适合做循环水系统,可能会导致热水循环区域内人员交叉感染,故本建筑生活热水采用在每间病房卫生间内设置电加热热水器供应洗浴热水。 2. 在医生区污洗间设置电加热热水器供应污洗热水。 3. 在每层备餐间设置电开水器供应本层清洁区医务人员饮用开水,为进一步提高饮用水安全,采用带有活性碳过滤装置的电开水器。 4. 不提供病房区集中开水供应,在病房内配备电水壶。 三. 排水系统: 1. 污水排放必先进入大化粪池消毒并长时间消化后再进行生化处理。消毒可采用臭氧等易分解的消毒剂。 2. 采用多通道地漏,洗脸盆或淋浴排水先进入多通道地漏再排出,避免地漏水封干涸。 3. 排水严格分清污染区和清洁区,清洁区污水管道不接纳污染区污水,清洁区污水直接排至室外。为防止污染区空气内所含空气传播疾病病源排入大气,在穿过楼板或者墙壁的地方应用不收缩、不燃烧、不起尘材料密封,排水管上的通气管口必须设高效过滤器或其他可靠的消毒设备,同时应使通气口四周的通风良好。本建筑病房区通气管汇合成两根后分别接空气过滤装置,此过滤装置设计以前无设计实例,经向老专家请教后自行设计了一个过滤器,采用活性碳为过滤材料,过滤器直径计算原则为保证活性碳过滤器横截面孔隙总面积为汇合通气管横截面面积的4倍。经计算最不利汇合通气管管径为DN150,应查不到活性碳孔隙率资料,经网上查找活性碳产品,得到某一活性碳产品容重为1.85克/立方厘米,填充密度 0.5克/立方厘米,据此可计算出该活性炭的大约孔隙率: 孔隙率=(1.85-0.5.)÷1.85=0.729 并设过滤器直径为D,列方程 (D×D×3.14/4)×0.72÷4=150×150×3.14÷4 解得D=353 故取过滤器直径为400mm,高度取500,内填充孔隙率为0.73左右的活性炭填料,并定期更换,换下的过滤器采用焚烧处理。该过滤器因为未经过试验,故需要在制作结束后尚未投入使用时做试验以证明其效果,试验方案如下: A. 实测装有此过滤器的汇合通气管通气能力:借用定压力风机沿横截面吹向此过滤器,测量过滤器后风压,看过滤器本身的阻力是否会导致汇合通气管失去通气效能(看其阻力是否大于通气管中正压的30%)。 B. A试验通过后检测该过滤器滤毒效果,采用普通空气添加与“非典”冠状病毒同级别大小的指示剂吹向该过滤器,并实测是否有指示剂通过该过滤器。无指示剂通过表示该过滤器合格。 C. AB两项试验通过后测量该活性炭过滤器使用寿命,采用前述指示剂不断吹入过滤器,直到过滤器失去效能,计算其总过滤能力,为实际使用需要,同时测量阻力损失,得到过滤器失去过滤效能时的阻力损失值。结合试验A可定出该过滤器大致更换周期。 D. ABC三项试验通过后可将该活性碳过滤装置接到汇合通气管上,在本建筑投入使用前实地让4~5层大便器同时排水,观察3楼卫生器具是否有异常。如无异常,表示试验合格。 上述试验通过后该过滤器方能投入使用。因时间紧,对该过滤器没有做更深入的研究,只能在施工中逐步完善。 4. 空调排水不得独立排至是外,应就地接入污染区排水系统。 5. 室外污水管采用内壁光滑的塑料排水管道,并使用密封性好的塑料排水检查井 四. 消防系统: 1. 本建筑室内消防水源引自院区合用消防水泵房,本建筑消火栓尽量布置在清洁区内,方便检修及调试。 2. 喷淋系统报警阀设置于本建筑一层清洁区内。方便检修及调试。 3. 灭火器布置与消火栓设置基本一致,医技室、配电间等处均设置灭火器,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污染区设置的灭火器不得进入清洁区。 五. 使用要求: 1. 为防止病房长期闲置时导致水封干涸,有害气体进入室内,危害健康,各卫生器具应定期放水,保证水封深度。 2. 排水通气管活性碳过滤器必须定期更换,保证过滤效果。 3. 对污染区出来的任何物质单独处理,采用氯消毒乃至焚烧的方式。 总结:综合本建筑设计,其主导思想就是严格区分污染区与清洁区界限,保证两区之间的物质不要发生非控制换;避免交叉感染,避免列性传染病大面积传播,保证人民健康安全。本专业设计既围绕上述思想,避免一切污染物外流及内部交叉感染的可能。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笔者完成了该项目的给排水设计,其间发现了很多问题,查阅了大量资料,请教过专家,但是毕竟经验与时间有限难免有些错误及缺憾存在于本设计中,希望各位同行发现后与笔者交流,探讨。在此先谢过。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地籍测量措施在现代城镇测量中运用的探讨 下一篇:论述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