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专业基础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时间:2022-08-21 06:06:01

检验专业基础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随着生物学科本身的发展,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求及学生专业课更好学习和就业的需要,我们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从2008年起对检验专业生物化学实验课从实验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三方面进行改革,下面是对三年检验专业的实验教学心得及存在问题总结如下。

一、实验内容

检验专业生物化学实验课的目的:一是进一步加强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理论;二是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实验技能;三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为更好学习临床生物化学打好基础。

伴随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也越来越快,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涌现。尤其上世纪70年代以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经历了创建、成熟和普及,生命科学日新月异,为了适应这一形式我们调整部分实验内容。

根据实验教学大纲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要求,我们对原有实验内容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和优化,删减了部分传统实验,并将实验内容划分为“基础实验”、“提高性实验”、“研究和综合性实验”三大模块,用医院最常化验的血液将三大模块联系起来,保证实验整体性、系统性、连续性,并将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比例扩大。实验内容如下:

通过实验内容重新整合增加了同学对生物化学实验的学习兴趣和印象,掌握生化实验技能,通过实验课学生问卷调查90%满意,存在问题学生要求增加实验学时数,及与检验相关实验项目。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改变传统上的实验课是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遵照实验指导,按部就班地依照实验步骤去做试验。改革后让学生自己获取实验材料、自主配制部分实验试剂等, 而且通过提供或要求查阅数据, 进行试验细节的论证和讨论, 请准备好的学生走上讲台, 向大家介绍与实验内容相关的知识和注意事项等, 让学生亲身感受实验的每一个步骤, 培养动手操作和科学研究与思维能力, 提高实验的教育效率。如我们在进行双缩脲蛋白定量时,让学生课前查蛋白定量的其它方法,课堂上在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同学交流了考马斯亮蓝、分光光度法、凯氏定蛋氮、FoLin酚方法,比较各种方法优缺点和实验原理,拓宽了学生知识面,从各种实验方法中选择经济实惠方便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今后能独立从事实验。给学生一些参考书和生物技术论坛网址,让他们依照自己爱好查阅相关实验。

2.教学手段。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传统的实验手段已很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刻不容缓。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 提高实验细节教学在实验课中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对于学生掌握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可起到重要的作用。如血浆清蛋白分离纯化实验,通过动画让学生学习层析柱排气泡、灌胶和加样,这样比教师传统做示范教学效果好得多。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使得实验课堂不再枯燥乏味, 让学生观看实验室不能完成实验技术如SDS-PAGE和转基因技术等,因此提高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

三、评价体系

生物化学实验技能考核及评分标准的探讨也是教学中的一个永恒主题,实验报告是学生对实验的真实记录,要求学生形成独立完成实验报告的习惯,但尽量避免仅靠试验报告一稿和教师试验观察定成绩的传统模式, 而是细化量化试验中的每一个操作步骤, 充分体现学生的实验态度、实验设计、实验能力、实验意识、实验结果和实验分析, 还要体现分组试验中学生个体在试验中的贡献差异、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综合素质等。

实验课安排两位教师,通过实验课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程度,实验过程中动手程度及实验结果,在课堂上能给学生一个基本分数,再结合实验报告最后给一个总分,由于和分数挂钩,大部分学生都能课前认真查阅资料,积极发言参与讨论。实验课结束时进行实验课理论和操作考试,理论可采用相同的试题,实验操作学生随机抽题在两名老师监考下完成,然后采用平均分。

四、存在问题

医学院不同专业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目标和课时不同,实验技能考核工作量太大,不能全校推广。通过2008-2010级检验专业的实践,大部分学生能全面了解生物化学理论,掌握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基本达到了课改要求。针对今年存在问题认真研究,摸索出一条适合我校不同专业的实验教学途径。

参考文献:

[1] 周美珍,高明乾,高本刚.中学生物学教学法[M]. 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2.

[2] 王桂苏,张淑兰.生物化学实验技能考核及评分标准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 2007.

(责编 张宇)

上一篇:赏识教育——学困生转化的催化剂 下一篇:高校古代文学的教学改革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