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背景下计算机应用专业师生教学行为诠释

时间:2022-08-21 05:57:40

项目教学背景下计算机应用专业师生教学行为诠释

摘要:在项目教学背景下,学生的学习行为可以确定为行动计划、任务实施、项目评估、修正完善四个环节;教师的教学行为可以是学生行动前、行动中、行动后的总指挥和总策划;有效的课堂管理是成功实施项目教学的保障。

关键词:项目教学;教学行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4C-0020-03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经历了从专业课学科体系的建立,到专业硬件规模的建设,再到“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三个阶段。从这三个阶段,不难看出职业教育的改革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具体。与此同时,以学生行动为中心,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即项目教学法也应运而生。以项目教学为背景的专业课教学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在项目教学的不断实践和反思中,一些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一、项目教学背景下学生学习行为诠释

(一)明确学习活动的四个环节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制作某一个特定的“产品”或完成某一项特定的“任务”来体验、学习基于职业领域的工作过程。强调的是通过对工作过程的“学”的过程,获取自我构建的“隐性”的主观知识,即过程性知识,一般指经验,主要解决“怎样做”和“怎样做更好”的问题。因此项目教学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流程应以学生行动为主线来设计。根据“指导行动的思维过程的完整性”的六大环节:即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同时结合计算机专业课的特点,可以把学生的学习行动确定为行动计划、任务实施、项目评估、修正完善四环节。

在这四个环节中,首先是对项目任务的分析,明确任务的要求,为了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等等,就要制定一个行动计划,这个计划不仅包括要实现的目标,而且也包括实现这个目标需要采取的措施;计划制定之后,就要按照计划进行实施;然后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检查,看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目标,通过评估找出问题和不足;最后对完成的作品进行修正完善,将经验和教训积累下来,自我建构过程性知识。

完整的学习四个环节如下文图1所示。

(二)确保行动过程的完整性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我们的大脑在接受外界信息时,都有一个自我消化和梳理的过程。也就是说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一个停滞时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才能进阶,才会自发地产生一个质的飞跃,达到一个豁然开朗的境界。因此,学生行动的四个环节应该在整个课程中是不断循环转动的,每一个循环,都不是在原地周而复始运转,而是像爬楼梯那样,每一循环都有新的学习目标和内容,这意味着一个循环运转,学习的质量就会提高一步,然后再进入下一个循环,再运转、再提高,不断前进,不断提高。呈“螺旋上升”的学习行动趋势。

(三)重视反思行为的必要性

学习是在不断的实践、又不断的反思中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摆脱无知,不断进步。因此要指导学生做反思的有心人,要有意识地通过行动导向的学习,训练自己,提高自己,在反思中逐步熟悉和掌握这四个环节,并以此为根据指导当前的学习行动,实现学习过程的完整性,从而为指导将来的职业行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项目教学背景下教师教学行为的诠释

按照课堂教学的流程,教师的教学行为应该是:课前设计学习活动、配置设备和资源;课上辅助上机、引导学生学习;课后组织评价,帮助学生总结提炼。

(一)指导行动计划的设计

计算机专业课项目教学的突出特点是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生成性,但这并不代表项目教学的课堂就是无序的、不可控制的。只要我们参照职业领域工作分析法及前述行动的完整性,在行动之初指导学生进行学习行动的设计计划,是可以使学生的行动有目标、有步骤、有方法、有效果。学生行动指南可以如表1所示。

(二)创设行动任务的情境

人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密切相关,人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受到情绪情感的显著影响。具有同样智力水平的个体,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学习结果大相径庭。依照以职业领域的工作过程为参照系开发的项目课程教材,实施课堂教学时,就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或学习中真实事例及现实性问题来激发和组织学生的学习。

(三)把握指导与建构的融合

项目教学法依从的是建构优先的教学原则,也就是行动导向的每一个学习过程都是学生能力建构的过程。但是,强调学生主动的自我建构,并不意味着否定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这是因为学生的学习需要定位、指导和帮助,教师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以及失误、挫折做出积极的反应,帮助学生修正自我建构的路径和方向。因此教师应在建构与指导之间把握平衡。

(四)掌控学生行动的动态

教师在整个学生行动过程中,扮演着一个组织者的角色,好像一个学习舞台的导演,而学生是学习舞台的演员。导演的作用是策划、观察和指导,而演员则必须处处主动,事事行动,才有可能把戏演好。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观察着学生的表现,比如:知识技能点的掌握情况、解决问题采取的手段、学生的行为规范、学习行动的态度、学习伙伴间的沟通情况等,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观察和指导的内容。在观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再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再改进学习方法,呈螺旋上升地推动学生行动的进程,使学生在行动中积淀“怎么做”的经验,逐渐提高学生的做事能力。正所谓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行动、有反思的教学活动。

三、项目教学背景下的有效课堂管理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教学背景下,课堂管理显得尤其重要,管理得不好教学任务就无法正常实施,更谈不上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课堂管理的内容

以学生行动为中心的项目教学课堂管理应是多维的,借鉴企业的“6S管理”主要应从“人”“事”“物”三个方面来规范和管理,具体管理内容如表2所示。

(二)课堂管理的成效

当课堂管理的内容确定后,就要制定相应的规则和课堂学生行动评价,加强课堂管理的成效。比如: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如下“学生学习情况形成性评价表”,内容包括操作规范、表达科学性、作品完整性等内容。

一堂课的教学我们影响学生的可能很少,但课程结束之后,能让学生收获多少是可以得出来的。我们可以通过该课程日积月累的教学,实现课程的教育目标,所以绝不能小觑我们每一堂课的作用。

上一篇: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 下一篇:小学英语校本教研模式与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