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尾气排放”看健康

时间:2022-08-21 05:37:16

从“尾气排放”看健康

屁是人体排出的“尾气”,虽不登大雅之堂,但却与健康息息相关。有道是:“天天有屁是喜事,屁多可能要出事,臭屁可能是坏事,无屁未必是好事。”

“屁乃五谷杂粮之气,在肚里转来转去,一不小心跑了出去,放屁人欢天喜地,闻屁的人垂头丧气。”这是一首儿时的童谣。短短的几句话浓缩了人体“尾气”的形成、运化以及排放后的“社会效果”,既有客观的成因又有主观的感受还有群众的反响。可谓“精屁”!

屁的“前世今生”

屁是身体排放的废气,主要由59%的氮、21%的氢、9%的二氧化碳、7%的甲烷以及4%的氧气组成――这些气体都是无味的,但其中还有不足1%是由其他微量的化学物(如吲哚、粪臭素、硫化氢等)组成,它们便是产生臭味的“罪魁祸首”,能散发出令人难以忍受、使人窒息的刺激性气味。由于人类的嗅觉对这些气体特别敏感,只要1亿份空气中有1份此类气体,我们便能闻到,所以大庭广众之中,即便有人悄无声息地放一蔫儿屁,很快就能被人们感受到。

屁的产生有3个途径:1.吞咽食物时,空气随之进入消化道;进食时狼吞虎咽,以及习惯性吞咽动作过多(如经常吞咽口水),以致吞入较多的空气所造成。2.肠道中食物经细菌发酵产生的气体;或者我们吃的食物,有些未被分解,其中含的纤维和糖类会成为大肠菌的食物,大肠菌在饱餐后就会产生氮、硫化氢、氨等废气。3.血液中气体渗入到肠道内。

常排气,更健康

每天约有7~10升气体进入肠道,但大部分被肠壁血管所吸收,从肠道排出的气体大约仅有0.5升,且主要都靠放屁排出体外。可别小看这一过程,这对人体是有好处的,也是自我调节、身体“和谐”的表现。健康人每天都有“尾气排放”的现象,调查发现,一个人每天放屁大约6~20个,释放的废气大约0.5升。

放屁是一种正常的生理需要,它对人的健康有利。如果一年到头都不放屁,那么极有可能是胃肠道出了毛病。通过放屁,我们能够了解肠胃的情况。医学研究发现,屁的多少与人的消化机能强弱有关,屁的气味与人的身体健康有关。有道是:“天天有屁是喜事,屁多可能要出事,臭屁可能是坏事,无屁未必是好事。”

“响屁不臭,臭屁不响”

民间有“吃大豆喝凉水攒的就是屁”的谚语,说明屁的产生与摄入的食物种类有关。由于进食薯类、豆类等食品后,肠道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种情况下放屁常常响声较大,但不会太臭。如果没有腹部不适或疼痛的症状,一般是没有问题的,说明消化机能较好,“尾气排放”合格,底气十足。

如果您的屁奇臭难闻,那就要找找原因了――

1.如进食蒜、韭菜、萝卜等含刺激性气味食物,导致排放的“尾气”中能闻到蒜味、韭菜味、萝卜味等,虽然很臭却不是病态,所以大可不必担心。

2.高蛋白饮食,如肉蛋类、油炸食品等高蛋白食物吃得太多,以致肠胃负担过重,身体不能全部消化,肠道内的食物腐败,就会产生大量硫化氢气体(有臭鸡蛋的味道),“尾气”便会有特别的臭味。这其实就是肠胃在提醒您,该减少这类食物摄入了。而饭后适当散散步,每天坚持喝杯酸奶,也有助于减轻“臭屁”的困扰。

3.如果患有晚期肠道恶性肿瘤,由于癌肿组织糜烂、细菌“捣鬼”、蛋白质腐败,经排出的气体也可出现腐肉样奇臭。

4.消化道出血时,血液在肠腔内滞积,或肠道发生炎症、溃疡,排出的气体往往比较腥臭。

5.体内长期堆积过多的宿便,不仅会导致腹部坠胀、便秘,脸上长色斑或痘痘,而且放出来的屁臭味特浓。所以宿便过多或便秘的人,应该经常吃些通便的食物(如香蕉、蜂蜜、糙米等),或者对腹部进行按摩,饭后1小时适当运动,加速胃肠蠕动把宿便排出来。如果经您常便秘,说明您的肠胃有很大的问题,必须赶紧治疗,不可小视。

无屁不可自喜

没有屁最可怕,如果长时间不放屁,说明您的健康问题严重。

新生儿不放屁,要检查是否为无肛症或发育不全。

成人长时间不放屁,且腹部发胀如鼓,说明腹部胀气,这时要考虑直肠是否有毛病,如炎症、肿瘤、便秘、痔疮等,必要时需插管排气。

肠套叠、肠扭转、肠梗阻等疾病也可导致无屁,这是因为屁被肠子堵住无法排出。如果无屁并伴有剧烈的肠绞痛者,必须赶快到医院就医。

此外,胃穿孔、阑尾炎穿孔形成的腹膜炎,在腹部发硬、触之剧痛的同时,也可无屁。

综上所述,放屁与个人的饮食结构、生理功能、疾病、运动等有很大关系。因此,在正常的生活习惯和条件之下,如果一段时间内放屁多少和臭味大小有所改变,就应警惕是否有消化不良,胃炎,消化性溃疡,肝、胆、胰等疾病的侵入。

另外,由于屁中含有甲基吲哚、硫化氢、氨等有毒性气体,如果您憋着不放,就会引起中毒、腹胀、腹痛、头晕头痛等症状。一旦有屁,放掉为宜,注意远离人群即可。如此,既有益健康,又不为人知。

上一篇:入夏,谨防蜱虫卷土重来 下一篇:“气”出来的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