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阿甘那样去奔跑

时间:2022-08-20 09:55:05

像阿甘那样去奔跑

你一定还记得电影里的阿甘:那个徒步横穿美国、衣衫褴褛的大胡子男人。从东海岸到西海岸,阿甘不知疲倦地奔跑了3年2个月14天又16小时,随之戛然而止,跑向人生的下一段。

阿甘传奇式的奔跑激励了无数人。在银幕之外,现实版阿甘的事迹也是屡见报道。在美国,一位名叫迪恩喀纳斯的男子已经坚持长跑了 16年。据报道,他每天只睡4个小时,其余时间几乎都在奔跑中度过。据粗略统计,他累计奔跑的总里程,已经足够绕地球赤道4圈!在我国,虽无这般阿甘式的长跑狂人,但长跑作为经济便利的健身手段也为很多人所热爱。

长跑固然好,但如阿甘和美国“现实版阿甘”那样长期反复的长距离、大运动量奔跑,是否会给人体健康带来某些问题呢?

马拉松选手常为伤病困扰

其实人们对此已经早有认识。马拉松级别的竞技长跑项目给运动员带来的伤害还是比较多见的。众所周知,马拉松这个项目的由来,就是为了纪念一位由于长跑而牺牲的雅典士兵。长跑时人体丧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心脏负担加重,易导致心律失常,之前在马拉松比赛中不时见到参加者猝死的报道。故此,在参加比赛前,主办方要对参赛选手的身体进行评估,群众马拉松活动更是要求参加者量力而行。长期的马拉松比赛和训练,也使得马拉松选手常为各种伤病困扰。长跑给运动系统带来的主要潜在危害在膝关节,国外甚至以“跑步膝”来命名那些由于不正确运动而带来的髌股关节疼痛。对长期大运动量长跑的朋友来说,保护好膝关节尤为重要。

长期大运动量训练会人“伤心”

除了运动系统,长期大运动量训练对心脏的影响也是人们非常感兴趣的话题。

适量运动对健康的益处已经成为共识,但经年累月高强度的耐力练习对心脏究竟有何影响,一直是个未知数。近来有一些临床观察发现,耐力型体育训练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对此,西班牙科学家以大鼠为对象设计了动物模型并进行实验:他们将雄性大鼠分为两组,一组令其休息作为对照,另一组以某种方式令其持续奔跑,时间段分别设定为4周、8周和16周。最后以组织学和生物化学等方法研究两组大鼠心脏的变化。结果发现,到16周时,相对于休息的大鼠,“过劳”大鼠的心脏偏肥大,心房扩张,心脏舒张能力下降,心室肌肉表现出明显的纤维化迹象。

由于大鼠的寿命比人类短很多,故此大鼠这个16周的“耐力训练”若推之于人类,则相当于人类持续奔跑10年以上。如此大的运动量,可能只有某些从事马拉松或长跑的运动员能够达到。动物模型的结论是否能够在人类身上成立,需要以人类自身为对象的医学调查来证实。

2011年,英国科学家做了一项类似研究,他们挑选了一些曾参加过英国国家队或者奥运会的长跑运动员、赛艇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此外还有一些“马拉松100”俱乐部的会员,这些会员至少都完成了100次以上的马拉松比赛。最终研究者认为,长期高强度的耐力训练的确会导致心脏纤维化。这一研究结果与动物模型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从上述研究来看,长期大运动量耐力训练对心脏的危害是确实存在的,不过我们并不需要为此担忧。对于以健身为目的的长跑运动爱好者而言,很少有人能达到真正运动员的训练强度。

不过,合理的有氧运动所带来的好处,还是远远超过了超量运动带来的风险。近来的研究还发现,即便是心脏病患者,耐力训练也会使他们受益。当然,这些特殊人群的锻炼需要在医护人员的严密看护下进行。

正确而健康地奔跑

连心脏病患者都开始运动了,偷懒的家伙们逃避锻炼可就找不到一丁点借口了,不过之前要学会正确而健康地奔跑。

在长跑开始前应有充分热身。热身能够使得身体各器官开始适应即将到来的运动,时间应持续大约10分钟以上,如果气温很高,也可适当减少时间。

长跑过程中应掌握正确的姿势。关于脚的哪个部位先着地的问题,说法不一。不过全脚掌着地或者前脚掌着地要比足跟着地对身体更为有利,后者对人体的震动和膝关节的冲击都要大一些。奔跑过程中保持重心稳定,避免“坐着跑”、左右摇晃着跑、含胸探头等姿势,控制好步伐和呼吸节奏。

当下有不少人喜欢去健身房,在跑步机上锻炼,这在心肺锻炼方面其实与路跑区别不大。不过由于跑步机是模拟运动,路跑时某些肌群的活动无法完全重现(例如蹬地动作),一些自然因素无法模拟(如风速等),故此更为省力。所以很多习惯跑步机的朋友在路跑时觉得要费力许多。其实,如果有路跑的场地和条件,还是路跑的锻炼效果更“实惠”,空气也更清新一些。不过就锻炼而言,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就算是上跑步机也要比在家里宅着强。

上一篇:巧借网络优化思品综合实践课 下一篇:死神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