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对服务型企业价值贡献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2-08-20 09:05:48

人力资本对服务型企业价值贡献的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人力资本被认为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其价值正日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本文从人力资本对企业的价值贡献计量入手,通过引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人力资本对企业的价值贡献模式,并将其应用于服务型企业中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柯布―道格拉斯函数 人力资本 价值贡献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本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本日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肯定和重视,对企业业绩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能够较好地管理其人力资本的企业比一般企业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而要管理好企业人力资本,首先必须就人力资本对企业的价值贡献进行相应的度量,从而为企业人力资本管理和投资提供依据。

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贡献的计量

人力资本对企业的价值贡献计量是一个学术性的难题。由于人力资本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对人力资本价值计量的难度远远超过物质资本,国内外研究了几十年,但至今并没有解决这一难题。人力资本对企业的价值贡献不能准确计量,使人力资本价值核算、绩效考评、收益分配与机制建立等工作都因缺乏科学依据而无所适从;人力资本价值的无法计量更使得人力资本的客观价值不能得到真正反映,从而使劳动者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挫伤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因而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贡献理论和计量模式,恰当地计量和反映人力资本价值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研究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贡献的目的就是要完整并相对准确地计量人力资本的价值。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认为完整的人力资本价值的计量包括两部分:一是计量企业人力资本投入成本,二是计量人力资本创造的新价值,二者之和即为人力资本对企业新增价值的贡献。

如何计量人力资本创造的新价值成为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贡献的关键所在(见图1),本文分三步解决该问题:分析企业当期创造的新价值的本质,并明确其与人力资本创造的新价值之间的关系;测算人力资本创造的新价值占企业当期创造的新价值的比例;确定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贡献的大小。

按照以上步骤,求得人力资本创造的新价值部分之后,再与投入成本相加最终可计算出人力资本价值。

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贡献模式构建

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本,具有独特的性质,为构建人力资本当期价值贡献模式,对其构建的前提条件进行如下基本假设:

人力资本价值体现为当期人力资本投入的价值和当期创造的已实现的新增价值之和,所谓当期价值是指人力资本当期投入的价值和当期创造的新价值之和作为人力资本的价值,即人力资本投入价值和产出价值之和。这是建立人力资本当期价值贡献模式的基础。

人力资本的价值是企业投入与产出的函数。此假设包含两层含义:企业的产出是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共同使用而形成的结果,应当共同分享剩余价值,因而有必要对人力资本价值进行计量;人力资本在不同的管理方式下,会产生不同的经济价值效应。

人力资本是一定范围和条件的概念。这是指人力资本价值贡献的对象是有一定范围和条件的,并非将所有的与企业人力资本相关的内容都包括进来。这个假设包含三层含义:人力资本价值贡献的研究对象应以一个企业实体为限,不考虑这个范围以外的内容;人力资本价值贡献的对象作为生产要素的经济资本,必须与一定的生产方式相结合,才能成为真正的计量对象;人力资本价值贡献是指计量一个年度当期实现的价值,计量数据必须是当年发生或当年分摊的,否则计量将失去意义。

(一)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的引入

企业创造的新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伴随着各种生产要素的消耗和价值转移而产生的,它与企业的生产过程密切相关,是企业产出的一部分。生产函数反映了生产要素投入的组合与产出结果之间的关系,由于企业的生产要素可以概括为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两大类,因此可以把生产函数看作是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与企业产出(效益)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而通过生产函数这一桥梁,可以确定人力资源对企业创造的新价值的贡献大小,这是引入生产函数的理由之一。

任何生产过程必定都是劳动者和各种生产资料的结合,具备一定的投入要素,并在特定的技术条件下才能进行生产。从本质上看,生产函数是用某种数学公式对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投入要素和产出量之间的技术关系进行拟合、检验、修正后得到的。因此,本文认为引入生产函数既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将它运用于人力资本价值的计量,能兼顾计量方法的可操作性与可靠性,这是引入生产函数的理由之二。

企业创造的新价值(或产出量)与人力资本的投入、物质资本的投入符合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

Yt=A(t)LαtKβt(1)

其中:Yt为企业的产出量(经济增加值);Lt为有效劳动投入(人力资本投入);Kt为物化资本投入(物质资本投入);A(t)为技术水平参数,因各个企业的管理水平而不同,在此为计算方便,规定其为1。

对(1)式两边求导,可得:

(2)

式中:为企业产出的增长指标;为综合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表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贡献份额,所得到的商就是各自在企业产出中的贡献比率。

对于要素产出弹性α、β评估采用回归分析法。对(1)式两边求对数可以得到:

lnYt=lnA(t)+αlnLt+βlnKt(3)

根据Yt、Lt和Kt的实际观测数据,对公式(3)直接进行OLS(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即:

式中,=lnA(t),其中涉及的A、α和β三个被解释变量,需要三组数据进行数值的测算。如果企业经营时间较长,则可以取更多组数据(如5年或10年)进行估计,从而使估计结果更准确。

(二)人力资本价值贡献模式的构建

由上所述及其对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变形公式,假设T为第t年人力资本创造的新价值占企业全部新价值的比例,即:T

企业当期创造的新价值是企业产出超过其当年各生产要素投入的部分,其表达式为:Vt=Yt-(Lt+Kt)

其中:Vt表示企业第t年创造的新价值;Yt表示企业第t年的产出;Lt表示企业第t年的人力资本投入成本;Kt表示企业第t年物质资本投入成本。

由上式,可得企业第t年人力资本创造的新价值Vt*为:

Vt*=VtxT=Yt-(Lt+Kt)

根据上述基本假设,构建如下模式:

V=L+Vt*

即:企业人力资源价值=人力资源投入成本+人力资源创造的新价值。

其中:V为企业人力资本当期群体价值;L为人力资本当期群体投入成本;Vt*为企业当期人力资本创造的新价值;T表示人力资本当期创造新增价值所占比例(人力资本贡献率)。

上述构建的模式表示企业全部人力资本当期实现的总价值。人力资本当期投入成本属于它的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为取得、开发、保全不同等级人员的使用价值而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取得成本、开发成本、使用成本、保障成本和离职成本等。而人力资本的间接成本是指与取得和开发人力资本使用有关的人事管理活动的职能成本,这部分费用与企业其它经营管理费用一起发生,是管理费用的一部分,与物质资本价值构成相一致,应作为期间费用处理,不属于直接为人力资本价值形成的内容,因此不计入人力资本价值。

人力资本价值贡献模式实证分析

本文以一家服务型中型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以下简称A企业),用A企业的年初固定资产总额和年末固定资产总额的简均作为物质投入K,用应付工资、应付福利以及员工招聘培训等费用作为人力投入L,用税收前利润加利息作为A企业的产出量(企业新增价值)Y,具体数据见表1。

根据上述资料,利用EViews估计模型的参数,采用这些数据对模型进行OLS回归,A企业生产模型的估计检验统计表见表2。

由此可得A企业的生产函数为:

lnYt=2.8251+1.0227lnL+0.7021lnK

该结果表明α+β>1,这意味着A企业正处于规模报酬递增时期,实际上A企业的产出量呈递增趋势也说明了这一点。

(一) 企业人力资本创造的新价值比例

为了便于进行对比分析,本文分别计算了A企业2005年、2007年两年人力资本创造的新价值比例。

T

计算可得:

T2005=0.6392

T2007=0.6422

A企业人力资源创造的新价值已经超过物质资源作用的部分,并且从成本效益的角度看,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投入小于物质资源投入,而产出却超过物质资本对企业的贡献,这充分证实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重要资源。

(二) A企业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的贡献

根据A企业提供的相关资料,代入人力资本群体价值贡献模式:

V=L+Vt*=Yt-(Lt+Kt)

可以得到:

V2005=12900.6+84670.0x0.6392= 67021.7

V2007=15200.3+132565.7x0.6422= 100334.0

由上可知,A企业2007年人力资本的价值贡献比2005年增长了33312.3万元,这表明该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正在逐步发挥其创造财富的能力,从而将其内在价值表现出来。

综上所述,本文的人力资本价值贡献模式可以在企业中运用,其所需数据能够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资料中收集整理或直接使用,验算结果能够揭示企业人力资本的基本情况,并反映企业人力资本管理的效果。同时,对人力资本价值进行计量也是企业人力资本管理的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本价值贡献计量方法有助于企业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改进管理当中的不足,提高管理效率。

关于人力资本价值生产过程的投入产出模型的应用,还需要大量的开发性研究。对人力资本价值的计量研究,还可以从其组成要素等微观角度深入进行。

参考文献:

1.Stewrt T.The serch for the orgniztion of tomorrow[J].Fortune,2003,125(10)

2.焦斌龙.中国企业家人力资本:形成、定价与配置[M].经济科技出版社,2000

3.张放平.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型的建立与实证研究[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4(3)

4.孙洪庆.人力资本论:对企业价值核心的一个认识框架.财经研究,2002(12)

上一篇:中小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的策略探讨 下一篇:高管人员自主度不同理论诠释的对比实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