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给我上了一课

时间:2022-08-20 08:58:04

每天下午下班回家,陪着儿子做作业成了我的习惯。虽然是还只是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但他也成了习惯――放学回家、换鞋子、洗小手、做作业。Habit is second nature!习惯是第二天性,习惯成自然,儿子也正在“被习惯着”,做作业自然成了“第二天性”。

“骁健,今天老师布置作业了吗?”

“嗯,写‘大写四’。”

“那好,我们开始吧!”

不多时间,儿子已经写了不少“四”字,我“职业性”的“点评面批”:这个字是这样写吗?这个地方应该有个小“钩”,你仔细看一下书上印出来的是不是有“钩”呀?

“不是,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没有小‘钩’”,就是没有,你错了,爸爸!

“你一定没有认真看老师怎么写的!应该有‘钩’的,应该是‘横折钩’!老师没有写错,是你观察不仔细,忘了。”说着,我给儿子示范正确的书写方式,但是儿子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习惯”,依然继续写着没有“钩”的“四”字……

也许是儿子任性、固执,但是他的“习惯”、父子的对话却让我读出了些东西。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不是责怪老师写了“错字”,而是说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怎么教学生?教给学生什么是值得“反思”的。如果我们教给学生的理念、思想、方法欠妥甚是错误的,这有可能伴随他们的一生。还是那句老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想这作为老师“教学态度”的“标尺”也是“合适”的。

另一方面,学生跟儿子一样,有时候坚持“己见”是否也与我们老师的“教学习惯”有直接的关系?其实,老师的“教学习惯”也是“自然”,只是我们自己没有及时“审视”及时“反思”及时“改进”而已。不是有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想这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座右铭”!

其实,我也是没有“反思”习惯的人,也许也是“习惯”。可是这样的“习惯”是第二天性,是可以培养、改进和完善的。就如,现在的我从儿子身上学会了“习惯”,学会了“反思”!相信这样的习惯,能伴我工作中成长,有助于我的工作改进和提高。

(作者单位:山东省博兴纯化中学)

责编 / 张 鹤

上一篇:浅议“生活化”初中语文写作教学 下一篇:聚焦高效课堂 全力推进课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