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几点建议

时间:2022-08-20 08:10:30

关于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几点建议

摘 要:新课程的标准中要求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要发挥出主体地位,不过这个不是绝对的,它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打造高效课堂。所以要走出“误区”,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转变观念,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

关键词:高效语文课堂;误区;建议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语文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学生主体地位的提高、课堂教学情境的引入,打造高效课堂取得了可喜的变化,也伴随着出现了一些相关问题。加上少数老师对语文教学的本质特征认识不足,对新课改标准中的基本理论理解深度不够,这就导致了教学实践中容易产生一些偏差或误区。通过教学实践,本人发现两个误区,在此提出希望引起广大同仁的重视与思考,以便能与大家共同探讨解决。

一、打造高效语文课堂存在的误区

1.教师讲得越少,课堂就越高效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有少数老师以为打造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前提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即让学生按照教学步骤自学或者学生之间互相探讨、交流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为老师讲得越少才能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才可能达到高效。其实不然,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其实不是以老师的讲解时间来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提出要减少老师的讲解时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其主要意思是批判教师在课堂上的“个人主义”,即只注重课堂上自己讲解了多少,却忽视了学生能接受多少。这种课堂教学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并且师生之间没有任何沟通,只是单纯的一方讲解、一方接受。这样的课堂是封闭的,是没办法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所以要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就要突破这种封闭的教学模式,但是突破这种模式并不是一味地缩短教师的讲解时间,而是要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我们要透过这种课堂上的讲解找到课堂教学的本质。所以高效的课堂教学注重的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否有效,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更是重中之重。

从课程层次上讲,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过程。它所希望的是将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够得到广大读者的支持并融入其中,课堂注重的就是这一过程,它着重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流和互动沟通。所以语文课堂教学不是单纯地约束教师讲解时间,而是要加深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强化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因此,我们要从思想上改变自身观念,教师必要的讲解不可少,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并不是无任何限制条件的。相反,课堂上教师精妙的情境引导、合理适当的点拨与平等交流中的鼓励表扬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有着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

2.学生分组团坐探讨,激烈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

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最精髓的部分就是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自主、合作、探讨、交流互动的学习方式。不过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为了得到在新学习方式上的认可,课堂中他们只是单纯地将学生按照一定的比例划分为一组,团座在一起就某些问题展开讨论,这种表面的现象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学习方式引起了广大老师的重视。但是这样的实质做法是片面的,他们只是注重了形式,而忽略了学生之间合作探讨的问题是否有意义,交流过程是否愉快合理,交流的结果如何,学生之间的配合默契怎样等一系列问题。更有甚者认为“课堂是否不分组交流学习就不是高效的课堂”这样的疑问,让人难以想象。

所谓“合作”,就是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或者任务采取不同的分工形式发挥各自的能量,从而达到最好效果的一种方法。所以课堂分组与合作交流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学生分组学习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这并不是学生合作探讨的唯一手段。在实践教学中,我们通过老师间的互相听课,发现课堂上的小组互动有些只是表现在形式上,学生之间的相互支持和配合不协调、成员之间很多我行我素的,能够参与到交流中的少之又少。当然也不排除有些是老师的问题,分组讨论也是纯粹的为了讨论而讨论,需要讨论的讨论,不需要讨论的也在讨论,课堂秩序尤其的混乱,这无疑给了一些自制力较低的学生乱中取乐的机会。所以作为教师要理解透彻这种学习方式,不能一味地为了跟随教育改革的脚步,随意的采取一些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看似探讨异常热烈的课堂并不一定就是高效的课堂教学,我们要因“学生”而制宜,因“课题”而制宜,合理科学的搭配探讨交流小组学生,就同一个问题展开交流互动,加上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共同探讨出满意的教学结果,这样才能为取得高效的课堂教学献一份力。

二、打造出真正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应采取的措施

1.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学习,转变观念,从根本上弄清楚到底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

新课程改革下提出的“高效课堂”是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低效率”而言的。对于课堂教学“高效”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一种教育的发展趋势、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课堂的高效性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自主探讨所能完成的教学任务。所以课堂是否高效的评价标准是多方面的,老师的讲解时间与学生是否分组交流只能是某一因素,并不能以此来评价课堂的高效。一般来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自身的条件,如爱不爱学、想不想学、会不会学都会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所以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最主要的还是靠老师的引导和必要的讲解。

2.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我们要明确课堂是否高效的关键不仅在于学生,更在于老师;不仅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在于教师对教材的熟悉程度与合理的教学规划;不仅在于学生间交流互动,也在于教师能否通过课堂设计让学生在进行充分实践的同时积累一定的知识,更在于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能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果。

3.学校可以组织语文教研组集思广益、新老结合、各抒己见,以便认真扎实搞好集体备课,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让每位教师都积极参与到集体备课活动中来,充分讨论,统一认识,共同消除思想上存在的误区。

4.学校方面也应该开展一些关于新课程改革下的相关讲座

通过培训和示范活动来帮助教师走出误区。一方面可以开展一些相关培训课程,加深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反思,提高教师对课堂的控制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可以组织教师参与一些课堂示范观摩活动,互相切磋提高;也可以组织教师走出学校,学习其他学校中的好经验,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作为当代一名语文教师,以上只是个人的一些拙见,希望能与大家共勉。关于实施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和方法,笔者希望能与大家共同努力,根据各自的校情和学情进行自主创新,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合本土特色的高效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从而为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作出一份贡献。

上一篇:浅谈中学生英语学习 下一篇:只有我会问,你才更会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