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文化视阈中的学习

时间:2022-08-20 06:29:51

开源文化视阈中的学习

摘要:目前,开源软件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巴西、俄罗斯、印度等国都已经开始探索如何在教育中应用开源软件。开源文化对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开源软件本身就是一种知识存在,从范例理论、学习动机理论和问题解决与知识建构等方面可以阐释开源文化对于学习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开源软件;开源文化;范例理论;学习动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9-0220-02

开源软件(Open source software)是一种源代码可以任意获取的计算机软件,这种软件的版权持有人在软件协议的规定之下保留一部分权利并允许用户学习、修改、增进提高这款软件的质量。目前开源软件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巴西、俄罗斯、印度等国都已经开始探索如何在教育中应用开源软件。一些人将开放源代码认为是一种哲学思想,另一些人则把它当成一种实用主义。开源文化是人们在Internet上群体创造并共同享有的知识结晶、价值观念、意义体系和行为方式,是参与开源的人类群体的整个生活状态。在开源文化视阈中的学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作为知识的软件

作为软件的技术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性的知识,尽管部分地是“意会知识”(tacit),但它们都只能是在社会性的学习、交往中形成,都源于社会实践[1]。在技术设计的建构过程中发生着如同皮亚杰所说的顺应同化的作用。设计者沿着两个方向进行顺应和同化:技术逻辑和用户需求,使技术上的可能和用户的需求相互融入并在设计过程中相互调整。设计者头脑中的技术蓝图对用户的需求信息既可以同化,也可以进行顺应。但是,当用户对产品不认可时,是改造用户还是改变设计者的设计呢?由此设计者分为同化为主的设计者和顺应为主的设计者。技术主导型是同化为主的设计者,而市场主导型是顺应为主的设计者。后者显然是社会构建的作用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前者也同样包含着社会建构。

美国学者斯科列莫夫斯基指出,技术是人类的一种知识形式。“关于技术,我们把它理解成为人的知识和智慧与客观的手段(软件和硬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控制和改造世界的方式、方法的体系。”“技术是怎样做的知识体系”,“技术是实践性的知识体系”[2]。

二、范例理论

认知心理学家罗斯(E.Rosch)认为,记忆中的种种概念,是以这些概念的具体例子来表示的,而不是以某些抽象的规则或一系列相关特征来表示的。这就是说,概念是一组对以往遇到过的、存在记忆中的该概念的一些范例构成的。根据特拉弗斯(Travers,1982)的概括,对概念学习和教学提出几种方法[3]:(1)有大量实在属性的概念问题,比缺乏实在属性的概念问题更容易解决些。这意味着,为问题解决办法提供的线索越多,就越有可能解决问题。(2)为了使学生最容易习得概念,应该并排呈现正面的和反面的例子。如果把苹果树的叶子与梨树的叶子放在一起给学生看,比先给学生看苹果树的叶子再看梨树的叶子,更有助于学生对果树叶子做出区分。(3)在有些情况下,学生若能用手摆弄或操纵实物或模型,比只让他们观看更容易习得概念。(4)如果概念是通过研究分析大量不同事例,较彻底地习得的话,就最有可能把它迁移到新奇的事例上去。(5)不应该孤立地教概念。在准备教学生学习一个新概念之前,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可把该概念置于其中的框架,如果孤立地学习概念,将会限制学习的价值。

三、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习的最重要的必备条件之一,这在理论上没有什么疑义,但事实上,人们往往把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放在编写教材、建造校舍、聘用教师、装备教室等方面,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什么因素促使学生想要学习呢,并愿意努力学习呢?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就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他认为,人们在满足高一层次的需要之前,至少必须满足低一层次的需要[3]。

如果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放在个人所能处的社会环境来看,就会发现随着个人需要层次的提升,个人所影响到的领域是逐渐扩大的。一个人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在个人家庭中就可以得到满足;从属与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认识和理解的需要以及审美的需要则需要在某个真实的或虚拟的社区中获得;而自我实现的需要则需要在更大的领域甚至是整个社会范围内才能获得。反过来看,如果一个人不能把自己置身于社区或者社会之中,那么他是很难获得从属与爱、自尊和自我实现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更鼓励竞争而不是合作,造成的结果就是排他,进而造成“孤独”的学习者,从而失去真正的学习动力。正因为是群体中的一员,与他人分享一切,所以才得到尊重,从而成为了一个人。如果个人不从所处的人际环境来考虑学习动机,那么多半会成为“孤独”的学习者,最终也难以适应社会。

四、问题解决与知识建构

著名的诗人、剧作家、文学评论家艾略特在其名作《岩石》中写道:“在信息中,我们的知识哪里去了?在知识中,我们的智慧哪去了?在生活中,我们的生命哪里去了?”人类的认知不仅仅是信息加工,也不仅仅是知识获得,它更应该是基于前两者的智慧生长,它应该是为了适应环境,为了更好地生活,为了生命的张扬。

问题解决是人类思维最一般的形式。从人与环境的关系上看,问题解决是人类适应和改造世界的主要方式;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问题解决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学习过程。信息加工是加工来自环境的信息、认识世界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必须利用主体已有的知识作为基础;相反,学习是获得知识的过程,是丰富主体世界的过程。就像在整个信息加工心理学中对知识问题日益重视一样,在问题解决中同样重视知识对认知过程的影响和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获得知识。根据Klix(1986)的观点,一个问题解决者有:(1)由概念和语义关系组成的概念知识;(2)加工概念知识的程序性单元;(3)确定计划的启发策略。因此,问题解决可以解释为不同的任务背景和限制条件下,程序性单元加工概念及其关系的这种与目标有关的联合。

然而,问题解决作为一种认知活动或思维活动,它与知识的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影响问题解决;二是问题解决是知识获得的重要途径。而后者往往被忽视。从经验可以知道,我们的很多知识都是在日常的问题解决中自己领悟或学习到的,而学生也是在解题练习和实践中真正掌握了知识。也就是说,问题解决具有学习的性质,学生可以在“做中学”[4]。

参考文献:

[1]肖峰.哲学视阈中的技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72.

[2]陈文化,等.关于技术哲学研究的再思考[J].哲学研究,2001,(8).

[3]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30-458.

[4]辛自强.问题解决与知识建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40.[责任编辑 郭伟]

上一篇:公民社会背景下的政府转型研究 下一篇:新解现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