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包是这样立起来的

时间:2022-08-20 05:48:44

本期专家:张宇燕

现为中国社科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博士生导师。他的学术著作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他的经济学随笔集《键盘上的经济学》很好看。张宇燕是央视播音员李瑞英的夫君――本期几篇稿子的内容都过于沉重,出于稀释的考虑,小小的冒险八卦一下。

2001年秋,我去了呼和浩特附近的草原和蒙古包游览。与想像有些不同的是,我们所到之处并非宽广且平坦的草原,而是此起彼伏、缓坡连绵的茫茫绿色大地。就在离我们下车地点不远的一座相对高大的山坡顶上,立有一直径约七八米、高三四米的建筑物,顶部插着一根旗杆,周围有许多低矮立杆与之用绳连接,绳上挂满彩色飘带,随风飞扬,煞是好看。

陪同人员见我出神,就主动介绍说,那就是家喻户晓的蒙古敖包。他还告诉我,到了敖包的人只有心怀敬意地围着它转三圈,再捡三块石头放到包上,就会得到神灵的保佑。我也捡了三块碎石,放到包上。

后来我进一步了解到,敖包通常建在山顶、湖畔或滩中醒目之处。木幡杆顶端安有一柄四刃铁矛,分别指向四方。杆下承一铁盘,盘上缀有用枣骝马黑鬃制作的垂缨,即敖包的顶饰,叫苏鲁德神物。那些随风飘荡的彩旗,象征着生命永存和百业兴旺。由于被视为神圣之所在,“祭敖包”成为蒙古人供奉神灵的最隆重祭祀活动之一,每年阴历六月举行一次。

看来,满足游牧民族的宗教或心灵需求,是敖包一大基本功能。

长年的经验,让以茫茫草原为家的牧民们知道哪一季节、哪块地方的草最肥、水最清。游牧民族必须熟悉地形,以便准确地把羊群带到食物丰沛之地。可广袤的草原地形地貌相差无几,很容易迷失方向。若再遇到雨雪,极有可能畜死人亡。许是有了太多教训,牧民们渐渐意识到路标的作用。由此我们便看到敖包先于其神学的功能:为牧民提供导航。

问题是如何建造路标和由谁承担建造费用。建筑材料肯定不能用草或皮毛,它们不耐用。树木除了不耐用,成本对草原人而言也高了些。反复比较后,他们最终决定用堆积石块的办法来修建路标,这既不需要复杂技术,石块又经得起风吹雨打,维护成本也很低。这样做的难点在于石块来源与运输。在大草原寻找并长途搬运数十立方米的石块,绝非易事。

从道理上讲,既然所有牧民都是路标受益者,那他们每每遇到路标时奉献几块石头,无疑是应该的。但放牧时要留意石块,并且还要一路携带至路标,确实是辛苦事儿。更何况有那么多人贡献着,某人的几块石头也就无足轻重了。可如果大家都这么想,那路标建设成本的分担就变得棘手了。谁都需要路标,但人人都寄希望于别人增砖添瓦,最终好事难成。

走出此困境的办法之一,是由某位蒙古可汗出钱雇人建造路标,因为他从整体财富增长中获得的好处,要高于其他单个牧羊人。可是,草原地广人稀,牧民居无定所,作为重要财产的羊的数量,既不稳定,又难于统计。鉴于此,由可汗通过财政手段解决路标建设问题,在经济上不可行。

聪明的蒙古牧羊人摸索出了一个令人拍案叫绝的方法,那便是借用宗教力量,把路标神性化为敖包,让所有路过它的人,都自觉地对起路标作用的敖包之建造,做出哪怕微小,却是持续的贡献。具体做法和我在敖包旁的经历一样,先是每人“仪式性”地围着敖包走三圈,然后再“工具性”地留下三块石头,并据此获得神灵的隆福。

这就是我融合了几分事实、几分理论和几分猜测讲述的敖包故事。

如果再深入挖掘,我觉得敖包还暗含了这样一种信念:没有信仰,制度便形同虚设。换言之,坚实的信仰保障了制度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上一篇:企业文化管理以案说“法” 下一篇:浅谈班组管理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