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时间:2022-08-20 04:50:10

我眼中的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摘 要】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对教学任务的完成、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后的感受,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和反思,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案,以便调整教学方法,及时查漏补缺,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本文阐述了教学反思的内容、注意事项、作用等。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近些年教育改革后才开始重视起来的。教学反思能够做到及时查漏补缺,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那么,教学后应该怎样进行教学反思呢?

1. 教学反思应记些什么 (1)记教学过程中的亮点。我们在课堂上会出现一些备课时没有备到的而且是能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也就是自己认为的成功之笔吧。我能想到的有以下几方面:

教师的灵感火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再详细的教学设计方案也不可能写出课堂上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动作行为,更不能百分之百地预见学生的思维活动、发展状况及师生思维共振、情感交流的情况。课堂上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问题情境的创设,或者一些偶发事件的产生,教师这时可能会产生一些灵感,比如教师的奇思妙想,灵机一动;教学方法的精心安排,巧妙之举;教学中还往往会出现精彩难忘的片段,如新颖有趣的导言,直观形象的演示,生动得体的比喻,教师适时巧妙的设问,突发事件的处理,简洁明了的板书等,这些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法指导,信息技术方面的独到见解,都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课后将这些课上发生的点滴花絮记录下来,日后进行整理归纳,经验就会越积累越多,教法会越来越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也会有大的飞跃。

学生创新的火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学生人多而学法不一,他们往往会从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提出问题。有时一些好的方法、好的思路可以把教学引向高潮,补充完善教学。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2)记教学过程中的败笔。再完善的教学设计也有疏漏失误之处。对教学过程中的节外生枝,要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如没有成功的演示实验、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步骤繁琐的解题过程、甚至由于某种原因对学生积极性的挫伤等。教学反思要对形成败笔的原因进行深刻的分析与探究,既要找出客观原因,更要正视主观因素,要使这些教学后记成为以后教学应吸取的教训,并在以后的教学时改进和纠正。

(3)记学生学习中的“拦路虎”。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不同形式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也可以通过与学生交谈或问卷的形式,征求学生对本节课的意见或建议,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难所在。教师若对难点吃不透、对重点找不准就容易以面代点。突破课堂难点,主要应对课堂中学生反应强烈的部分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及时查漏补缺,对症下药,及时搬掉“拦路虎”,及时予以补救。

(4)记“再教学反思”。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每教完一篇课文后,总会写一写下次再教时应如何做,因此,她的课教得炉火纯青,常教常新。我们应该学习于漪老师的好做法,在教完每一节课后,应坐下去,沉下心来,思考一下这一堂课的得与失,根据这节课的体会以及通过多种渠道反馈的教学信息,写一写“再教学反思”,考虑一下今后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改进,才能比这堂课上得更精彩。这样可以扬长避短,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新的境界。

2. 教学反思的注意事项 (1)教师写教学反思关键在坚持。重在及时。在时间上要作到及时性,抓住转瞬即逝的感受,赶紧把他记下来。因为,教学的探索创新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在教学中反思,再反思中提高要求教师要把教育看作自己终生从事的职业,心态平和,耐住寂寞,要作到常思常想,常想常新,善于捕捉灵感的火花,勤于动笔,善于动笔。

(2)教学反思在内容上要作到就事论事。宜小不宜大,宜实不宜虚,可以分点陈述,点点滴滴,也可以一事一议,分析一个现象,解决一个问题。

(3)写的教学反思教师要经常查阅,翻看。从点点滴滴的小收获里悟出教育理论的大道理,同时积极查阅有关教育理论的书籍,以便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形成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在回到实践的过程。

(4)教学反思可不拘形式。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什么感受就写什么,教学反思的内容可以是自我诊断调节式、经验总结式、实况摘录式、体验感受。

总之,记教学后记,贵在及时,贵在坚持,一有所得,及时记下,能防止遗忘,以记促思,日积月累,必有所得。长此以往,定会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为今后教学、教研提供充足的“能量”。

3. 教学反思的作用 (1)能迅速促成个人专业成长。 教学反思能及时地将自己平日在讲台上的某些偶发教学进行调整,突现教学灵感,自赏教学情节,遗憾教学环节,或详或略。比如在《促织》的教学中,要求“熟悉课文内容,复述故事情节”,这篇课文故事性强,我认为高二学生应能较好地复述故事情节。因而,上课时在预习基础上,便要求学生复述故事情节,随即抽了三名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复述,磨蹭了半天,结果三人都复述得不得要领,复述时不时看课文,有时索性照着念译文,这样一遭下来,一节课只剩下十多分钟,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只进行了一小半。可见本文复述的难度很大,备课时学情估计不准,课堂上没有及时调整,实在是一大遗憾,一次大的失败。丝毫不用避讳,这样实在而真实地总结自己的不足之处,有利于吸取教训,有利于弥补不足。

(2)便于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教学理念。 在反思中对教学方法不断优化,对教学艺术不断追求,积极探寻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把教学点滴积累为教学经验,从而上升为教学理念。

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在自己的课堂中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构建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起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课堂上真正灵动起来。

上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困惑 下一篇:“创二代”财富传承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