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出妙句来

时间:2022-08-20 02:26:15

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杜甫《贫交行》)

前句给人一种势利之交“诚可畏也”的感觉。得意时便如云之趋合,失意时便如雨之纷散,翻手覆手之间,忽云忽雨,其变化迅速无常。虽说世风浇薄如此,但人们还纷纷恬然侈谈交道,说穿了不过是“贿交”、“势交”而已。后句斥之为“纷纷轻薄”,谓之为“何须数”,轻蔑之极,愤慨之极。强有力地表现了诗人对假丑恶的东西极度憎恶的态度。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刘《新晴》)

“偷”,显示出南风的诙谐,仿佛有意要和老朋友开个玩笑。南风的出现,诗人极为兴奋,有一种老友重逢的欣喜。“旧相识”,已十分亲近,在诗人眼中,那吹开大门、拂动书页的动作,无疑表现这南风的友好:它想悄悄了解老友近来所读何书,等诗人睡醒后,再畅谈一番。这里一“偷”一“又”,诙谐而急切;一“开”一“翻”,细致而又准确,写出了诗人心境的恬适恰到好处。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绿醉书五绝》)

诗人坐在船上,正好划到望湖楼下。忽见远处天上涌来一片黑云,就像泼翻了一盆墨汁,半边天空霎时昏暗。这片黑云不偏不倚,直向湖上奔来,一眨眼间,便泼下一场倾盆大雨。只见湖面上溅起无数水花,那雨点足有黄豆大小,纷纷打到船上,就像老天爷把千万颗珍珠一齐撒下,船篷船板,全是一片乒乓的声响。“翻墨”写出云的来势,“跳珠”描绘雨的特点。“白雨”和“黑云”映衬,“乱入船”与“未遮山”比较,都显出诗人构思的用心。

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窠趁两衙。

(陈师道《春怀示邻里》)

两衙:众蜂簇拥蜂王,如朝拜屏卫,称为蜂衙。屋檐的蛛网,檐口的蜂窝,在“风翻”、“雷动”的情况下,形成本地风光。“开三面”、“趁两衙”,则有所寄寓。诗人先写风翻蛛网,却是网开三面,昆虫仍好有个去处。次小雷动蜂衙,那些蜂儿也仍然有主,有秩序地拥簇在一起,就像排衙似的。而人在尘网之中,倒是网张四面,难有回旋余地,不如蜂儿还有趁衙的机会。语意中对世路崎岖深表慨叹。

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月堕孤音。

(韩驹《和李上舍冬日书事》)

“倦”字不但传出觅枝的鸟鹊困惫的情态,而且表现出其长时间求栖息却无枝可依的处境。月夜朦胧,只能仿佛窥见鸟鹊的身影,而冬夜凛冽的寒气,却使它在翻飞绕枝时显出瑟缩寒噤之态,故说“翻冬影”。这三字意新语奇,把冬夜的凛寒和倦鹊的孤凄传神地表现出来了。下句说飞鸿高翔,掠过清冷的月亮,投下了一声悲切的哀鸣。“摩”、“堕”二字,一从视觉,一从听觉,用得极妙。“堕”,不但描绘出声音自高而下,而且传出听者心惊情凄的感受。诗句写“倦鹊”与“飞鸿”,已明显融有诗人的身世之感,甚至可以说它们是诗人孤孑无依的象征。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人到情极处,往往以假为真,以真作假。久别重逢,乍见以后,反疑为梦境,正说明了上次别后的相思心切和此次相会的不易。“翻疑梦”,不仅情真意切,而且把诗人欣喜、惊奇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各问年”,不仅在感叹年长容衰,也是在以实证虚,说明“翻疑梦”的境真情真。

上一篇:赞赏效应等 下一篇:罗马――辉煌历史与典雅文化并存的永恒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