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自组织”学习探究

时间:2022-08-20 12:27:08

小学数学课堂“自组织”学习探究

在自组织的数学课上,教材重组、学习自组的主导思想和学习前置、任务申报、学生主讲、质疑问难补充、引领归依的课堂结构使得学生能思如泉涌,情智迸发地“学”;教学中生成性资源丰富,教师可以左右逢源、信手拈来、充满惊叹地“教”。近年来,笔者努力践行特级教师王东敏提出的自组织教学理念,受益良多。

一、因“问”生学,科学重组教材实现整体领悟

数学教材,是例子也是范本。自组织教学,提出教材重组,对教师把握、调整和重建教材的要求极高,也特显功力,欲实现学习的整体领悟,挑战显而易见。比如,教学《分数乘法》,教材限于其表述方式,只能依次呈现3个例题,分课时探究,且在“分数乘法的意义”上淡化处理。

其实,在未来的分数学习中,弄清楚“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为什么用乘法?”这一问题很有意义;而“发明”计算的普遍方法则显得特别有价值。设计时,笔者牢牢抓住两问,因“问”生学:为什么用乘法?(其实,它与整数乘法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一脉相承。)为什么分数乘法这么算?(其理论支撑也极为丰富。)

重组如下:通过整数、小数、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前置研究、申报辨析,让学生重拾“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用乘法”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用乘法”的重要经验。依次提炼出:“400米的3倍”用加法或乘法;“60元的1.5倍”“不是整数倍”通常用乘法;进而认识到■千米的3倍、20元的■倍、■千米的■倍……这些不同数表达的倍数关系都可用乘法,意义打通了。

再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不满“一倍”的语句:意义相同,读来别扭;捂着或添上“倍”字再反复读,感受用整数、小数表达倍数关系,人们用“倍”字;而用分数表示倍数关系,意义相同,却要省掉“倍”字。这样“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就不孤立了,用王东敏老师的话说就是“有根了”,通就不会痛!

二、前置、申报、主讲,尽兴“学”的演绎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学”,现实中教师却深感迷茫。无他,不信不愿不会“让”学,致使“学”习很迷惘,“教”习很流行。从笔者实践看,自组织教学的前置、申报、主讲等方式,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让“学”之法。

在《分数乘法》的教学中,教师放手前置、课堂申报展示。在展示前,教师相机提示:说过的不重复,觉得有道理的要勇于表达。老师记录同学的报告时,静心倾听,观察书写,思考道理。思维的涓涓细流逐步汇成滔滔大河。课堂申报展示中,学生提供了3种类型、多达15种方法,细细品味,这些都源于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

(1)■×3

写法1:=■+■+■=■=1■

写法2:=■=■

写法3:=0.4×3=1.2

写法4:■千米=400米

写法4:400×3=1200(米)

写法4:1200米=1.2千米

写法5:=1÷5×2×3=1.2

写法6:=■×2×3=■

写法7:=■×■=■

(2)20×■

写法1:=20×0.75=15

写法2:=20÷4×3=15

写法3:=■×3×20=■=15

写法4:=■=■=15

写法5:=■×■=■=15

写法6:=■×■=■=15

(3)■×■

写法1:=■=■

写法2:■千米=400米,■分=20秒,400×20=8000米,8000米=8千米。

学习是学习者的内在“自组织”,它排斥急功近利。要相信学生,给他们舞台来展示他们的内在思考,在这个基础上尽兴“学”的演绎,才见源头活水,才有生命涟漪。

三、质疑、问难、补充,实现学习群体的价值认同

学生的诸多方法,孰优孰劣?怎样追根溯源、查漏补缺、刮垢磨光?唤起学习群体,质疑道理没说清的,问难观点不赞同的,补充独特思考的,对“学”的充分演绎很重要。

师:分数乘整数,3个选项,哪个更合适?他们各自的计算是否有道理?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询问算法“持有人”。(“挑拨”,刨根问底)

生2:请“写法6”解释一下“■×■”。

“写法6”回应:就是20和4同除以4,一个得5,一个得1,这是约分。

生2追问:为什么能这样“约”呢?

“写法6”反问:我问你,20是不是分子?(是)4是不是分母?(是)分子和分母当然可以同除以相同的数了!

生2诘问:不在一个分数上也能约吗?

“写法6”回应:能约!书上就是这样写的。

师“调解”:一个不依不饶,一个振振有词,精彩!不过被人问到痛处,搬“书”了事,未免有点理不直气不壮……好在后面还要研究分数乘分数,到时可以更全面地加以考虑。

生3补充道:写法4“■=■=15”中,我认为可以在“■”这一步就能约分:■……

生4补充道:写法3“■×3×20=■=15”中,在“■×

3×20”这一步就可以约分:■×3×20=■=15……

师:跟“约”较上劲了,大家看行吗?

生没注意到有问题,没人有异议。

老师也问难:我有问题,20除以4得5,这个“5”写在20下面妥不妥?

……

小小的约分,大大的争鸣。学生用自己的话语体系表述、交流、质疑、问难、补充,充满鲜活的气息,是真困惑、真思考、真对话。

四、引领与归依,实现思维碰撞后的智慧结晶

朴素思考的呈现,质疑、问难、补充的对话,让课堂充满活力了。但这并非终点。教师简约而直抵本质的价值引领归依,学生的思维碰撞与智慧结晶才是自组织教学的归宿。在《分数乘法》的教学中,学生在经历了解决问题、解读方法的“阵痛”之后,如何涅槃?站到简洁性和普适性的高度去审视、思考诸多办法,去引领和归依,意义重大。

师:整数乘分数,从简洁和普遍性上考虑,哪一种算法能胜出呢?

学生讨论推选出了“写法6”和改造后的“写法3”、“写法4”(如下)。

新写法3:=■×3×20=■=15

新写法4:=■=■=15

充分探究■×■、■×■以及■×■后,师问:“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这种算法从第一节课一直纠结到现在,梳理上面的三个实例,我们能否对分数乘法这样的道理给出回答?请同学们静心思考。思忖片刻后,示意同伴小组讨论,然后交流。

生1:两个分数相乘,把单位“1”平均分成的份数就是两次所分份数的积,也就是分母的积,所以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生2:第一次好比沿着(长方形的)“长”平均分,第二次好比沿着“宽”平均分……所以要分母相乘。

师:看来分母相乘确实有道理,那分子相乘呢?

……

师:现在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分数和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吗?(能)

分数乘法,意义何在?算理何在?尊重、依靠学生,就能让智慧结晶。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

上一篇:谈小学英语教学起始阶段的兴趣维持 下一篇:让阅读联接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