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水疱如何防治

时间:2022-08-20 11:58:17

我今年30岁了,几年前起,每到夏天闷热季节,我的手足皮肤深处总是发生很多米粒大的水疱,有灼热或痒感,约半月左右脱皮,且伴手足多汗,医生检查说这是汗疱症。请问,这种病是如何发生的,应该怎样防治?――湖南 肖 风

肖风读者:

你患的汗疱症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过去认为是表皮内汗管闭塞、汗腺导管破裂、汗潴留所致,现在则多认为是一种皮肤湿疹样反应。精神紧张和抑郁、病灶感染(如癣菌感染)、接触刺激物、过敏、个人体质及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等都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本病多在春末夏初开始发病,夏季闷热天气加剧,秋凉后逐渐痊愈。典型皮疹为米粒大小位于表皮深处半球形小水疱,略高出皮面,无炎症反应。常分散或成群发生于手掌、指侧和指间,少见于手背和足底,有时见于末节指背部。皮疹常对称分布,疱内容初期透明,以后渐变混浊,自觉有程度不同的灼热,瘙痒感。水疱一般不会自行破裂,约2~3周多自行吸收消退,形成如领圈状脱屑,也可因搔抓、撕破而致表皮剥脱,严重者整个手掌呈弥漫性脱屑,或继发感染致手足患处红肿热痛。多数病例往往每年定期发作,病程由于反复发生,常伴有指甲营养不良,表现为甲板有不规则的横嵴或小凹陷点,肥厚或变色,真菌检查呈阴性。

防治汗疱症,首先应避免精神紧张及情绪激动,以减少手足多汗。可适当用镇静剂、抗组织胺药,病情较重、皮疹多者可考虑短程服强的松,可较快的控制症状。早期有水疱时可用止痒收敛洗剂,如1:2000醋酸铅溶液,或复方醋酸铝溶液泡洗,外搽1%酚炉甘石洗剂或3%~5%福尔马林溶液;已有脱皮干燥时,可选用去炎松尿素膏、10%尿素霜或3%~5%水杨酸软膏、糖皮质激素霜剂等搽患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皮肤性病科教授 张运昌

我还能做母亲吗

我曾经在1997、2002年流产3次,后来一直没有怀孕,医生说问题在我身上。做性激素、输卵管造影等检查都很正常。去年6月以来我先后服用了枸橼酸氯和女金丹丸,除了体重增加外,没有其他效果。我现在的月经紊乱,还痛经。另外我一直坚持测BBT(基础体温)。我还能做母亲吗?――四川 紫 仪

紫仪读者:

根据你已做的检查和化验,问题较为明显的是内分泌几项指标中雌二醇和孕激素明显偏低。雌二醇偏低一方面会影响排卵,另一方面会因受精卵不能着床而流产。你现在正在测BBT,不知结果能否说明你的排卵功能正常,如不正常可考虑用促排卵药。

孕激素偏低说明黄体功能不足,也是流产的原因,因此,一旦受孕则应及早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黄体酮,直至怀孕3个月左右剂量可逐渐减少。除了内分泌因素外还可检查免疫方面的因素,如抗心磷脂抗体、抗抗体和封闭抗体。此外,必要时还应查甲状腺功能,夫妻双方均应做染色体检查。

有关你的不孕问题,如流产在2002年,那么至今约1年左右,在多次流产之后不易再受孕最常见的原因为输卵管阻塞,你已作了输卵管检查通透性较好,但不知输卵管形态如何,结合你有痛经,应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建议你等待一段时间,再作上述的检查。如仍不受孕,必要时可做腹腔镜检查。――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妇产医院教授 吴连方

宝宝又咳又吐是怎么回事

我女儿已4个多月。从2个月开始,就一直咳嗽。曾带她到大医院看过,医生开给头孢氨苄颗粒和小儿化痰散。开始用头孢氨苄,喂了2天就不咳了,过几天又咳,再喂头孢氨苄5天,还是咳。小儿化痰散一喂就吐。现在不管喂什么都吐,我该怎么办?――浙江 吴慧萍

吴慧萍读者:

通常妈妈在孕期会从胎盘递送免疫球蛋白给宝宝,这样可以保护宝宝在6个月内抵抗感染。但这不是绝对的,如果宝宝是早产儿、宝宝身边有呼吸道感染的病人、护理宝宝不恰当等多种诱因,都可能使宝宝发生感染。少数宝宝有其他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免疫功能缺陷、先天性喉喘鸣和胃食管返流等,宝宝就更容易早期发生呼吸道感染。

此外,要请医生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免疫功能缺陷的问题比较复杂,好在这种病发生率较低;临床更多的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先天性喉喘鸣和胃食管返流,导致宝宝容易咳嗽和呕吐,并且咳嗽难愈和反复咳嗽、呕吐。先天性喉喘鸣和胃食管返流,随着年龄的增加,会逐渐减轻,最后消失。但由于喉喘鸣,宝宝呼吸道组织发育未完善,感染后难愈;而胃食管返流,宝宝容易呕吐,呕吐物又会误入呼吸道,容易导致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后咽部充血,也容易引起呕吐。

另外,正常宝宝吃奶后本身也容易发生呕吐。你宝宝的呕吐以咽部充血引起可能性大,所以预防和治疗呼吸道感染是关键。有一种中药针剂(商品名喘可治)对你的宝宝可能有益,该中药没有副作用,前3天,宝宝可以每天注射1针(2毫升),以后隔1天1针,至咳嗽愈,以后预防,每周2针,建议预防2~3个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儿科教授 方 凤

经常拉稀且久治不愈该怎么办

近3年来,我经常胃热,腹胀,大便有时稀,伴粘液,有时便秘,肠鸣多,舌苔黄或白,吃了很多中西药,未除根。请问,怎样治疗?能治愈吗?――云南 李 彤

李彤读者:

你的大便常稀,伴粘液,可能是肠炎,肠炎最常见的原因是细菌感染。常用于治腹泻的药,对一般肠道感染的细菌都有效。你经3年治疗无效,估计不是肠道细菌感染,可能是慢性阿米巴痢疾。

慢性阿米巴痢疾,是阿米巴原虫伴随不洁饮食进入人的肠道,造成肠道损伤。当饱餐、受凉、疲劳、饮食不慎、或其他原因致抵抗力下降时,即出现腹泻,一般持续数日又缓解。如此反复多年,对健康和生活质量,都有不利影响。本病用一般抗菌药无效,甲硝唑有特效,通常一次口服0.4克,一天3次,连用10~14天,多能治愈。

如果甲硝唑治疗无效,结合长期腹泻和便秘两种表现,有可能是轻度肠结核病。建议到医院做结核菌素试验,如果是强阳性,有指导治疗的参考价值,按结核病治疗可能有效或治愈。

拉稀的病因很多,如果查不出有器质性疾病,可能是功能性的――肠易激综合征。该病主要是肠道运动功能不正常,有腹泻、便秘等症状。可针对症状治疗,暂时见效,不易根治。生活规律、心情平静、饮食有度等,能减少发作,延长缓解时间。本病对健康影响不大。但你的腹泻到底由什么原因引起,我没有你的实验室检查资料,因此不好断然做出明确的结论,建议你去大医院做全面的肠道检查,以便明确诊断,对症治疗。

另外,你的胃热和腹胀,可用胃舒平或雷尼替丁治疗,但也可能经上述对腹泻治疗后,即自行消失,不需治疗。――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内科教授 黄象谦

男性发育是怎么回事

我的一位同事,从青少年起就出现发育,总觉得有些胀痛。曾服过天冬素片,但未见有效。请问,男性为什么会发育?该怎么治?――安徽 缪宏君

缪宏君读者:

引起男性乳腺增生症的原因有生理性及病理性。生理性增生症包括新生儿乳腺发育,青春期乳腺发育,老年期乳腺发育。

病理性乳腺增生症主要是睾酮生成不足,或作用减弱,或雌激素产生过多的疾病及某些药物所引起。常见的疾病有:甲亢、甲减、肝硬化、酒精中毒、慢性肾功能衰弱、营养不良以及肿瘤、肾上腺肿症等。药物除了我们所熟知的雌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还有安定、异烟肼、钙结抗剂(如硝苯地平、尼群地平、尼卡地平、氨氯地平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赖诺普利、西拉普利、雷米普利等)、大麻、海洛因等。

由于男性乳腺增生病因繁多,故建议你的朋友暂不使用任何药物,先到医院作相关检查,如性激素全套检查、肝肾功能检查等,病因明确后再对症下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李 竞

慢性鼻炎能否根治

我受慢性鼻炎折磨已10年了。医生诊断说我的鼻甲肥大,鼻中隔弯曲。请问,该如何治疗?手术能根治吗?――河南 介 仁

介仁读者:

慢性鼻炎分为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和慢性萎缩性鼻炎三种。

慢性单纯性鼻炎:有轻度的间断性的鼻塞,侧卧时下侧鼻孔常堵塞,鼻腔检查有鼻粘膜充血,粘液分泌增加。治疗以血管收缩滴鼻,常用滴鼻剂为0.5%~1%麻黄素生理盐水。

慢性肥厚性鼻炎:鼻塞加重,为持续性,以鼻粘膜、鼻甲局限性或弥漫性增生肥厚为特点。治疗上血管收缩剂滴鼻对该类鼻炎无效。一般可作下鼻甲硬化剂注射、粘膜下电凝固术和激光治疗,使局部粘膜下产生疤痕组织,缩小下鼻甲,或手术切除部分下鼻甲。

慢性萎缩性鼻炎:主要症状是鼻、咽干燥感,鼻塞,鼻出血,嗅觉障碍,恶臭。鼻内检查可见粘膜干燥、鼻甲缩小(尤以下鼻甲为甚)、鼻腔宽大和脓痂充塞。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宜局部和全身综合治疗。可用无菌温热生理盐水鼻腔冲洗脓痂,或鼻内应用1%复方薄荷樟脑石蜡油,鼻内用l%链霉素以抑制细菌生长,口服维生素A、维生素B。保守治疗无效者可采用手术治疗,主要目的是缩小鼻腔。

从你的症状来看,极有可能是慢性肥厚性鼻炎。不过象你这样十八九岁的年龄,尽量采用保守治疗,即使手术也要少切掉一些下鼻甲。因为你正在青春期,鼻腔本身就有一些充血肿胀,年纪大了自然会缩小些。如果你现在贪舒服多切一些下鼻甲,年纪大了往往造成慢性萎缩性鼻炎,到那时治疗就困难了。――上海交大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教授 李克勇

老年人震颤是什么病

我76岁了。双手和嘴唇震颤已5年。去年8月到湘雅医院门诊看,医生说是患帕金森氏病,而省脑科医院的医生说是脑动脉硬化和脑萎缩引起,住了15天院,但病情没有好转。请问,我到底患的是什么病?该如何治疗?――湖南 王屏湘

王屏湘读者:

老年人震颤的原因有许多,其中最常见的有两个大病――帕金森病和原发性震颤。

帕金森病的特点是:①静止性震颤,越是在安静时震颤越明显。②动作减少,并没瘫痪,但总不愿动弹,话也不愿说,连面部表情也不多,瞬目动作少,就像个面具脸,很少笑。③肌张力增高,四肢就像灌了铅,活动时感到特别费力,医生检查可发现在任何角度肌张力均很高(又称为铅管样肌张力增高)。④慌张步态,刚起步时很困难,起步后越走越快,步子很小,身体前倾。

原发性震颤的特点是:①安静时震颤减轻或不震颤,而紧张时或从事某种动作时,如写字或敬酒等震颤非常明显。②动作不减少,不缓慢,行动自如,表情自然,会笑,没有面具脸。③肌张力不高。④心情舒畅时或少喝一点酒会发现震颤减轻。

以上这两种不同的震颤,在省级医院的神经内科,由擅长锥体外系疾病(编者注:帕金森病、小舞蹈病、手足徐动症、扭转痉挛等都属锥体外系疾病)诊治的专家检查,是不难作出鉴别诊断的。不同的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帕金森病常用美多巴、息宁、安坦等;而原发性震颤常用心得安或小剂量氯氮平等治疗。但这些药物必须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长期服用。以上这两种震颤治疗起来均比较困难,只能使症状减轻,但目前尚无根治措施。――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教授 丛志强

患了胃下垂怎么办

我今年65岁,于1995年元月做钡透,确诊患有胃下垂(下垂7厘米),8年来曾用数种方法(口服补中益气丸和中草药等)治疗,均未见明显疗效。我现在的症状是:经常肚胀,饭量很小,多吃一点肚子就胀痛,因进食量太少,营养不够,身体很瘦,体弱无力。请问,患了胃下垂该怎样治疗?――读者 孙来兴

孙来兴读者:

老年人发生胃下垂,多是因身体脏器(包括固定胃的韧带、腹直肌和横膈肌等)的功能发生生理性衰退所致,是衰老的一种自然现象。此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但有些治疗方法可减轻症状。以下措施供你参考。

适当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和打门球等能增强体质,加强腹肌张力和改善全身营养情况,故对胃下垂的恢复大有好处。

饮食调节:少食多餐,食后平卧半小时,忌食后长久站立。

放置胃托:可在保健制品厂特制或选购胃托,借助外力将胃托高;也可束宽腰带将胃固定治疗胃下垂。

针刺治疗:仰卧针刺“建里穴”,此穴在脐上3寸(4横指)。因“建里穴”是任脉在腹部的穴位,位于胃中部,针刺能起到“健脾安胃”、“益气提升”的治疗作用。

服用胃动力药:目的是加强胃蠕动,避免食物在胃内停留过久。此类药物主要有:吗叮啉、西沙必利和胃复安等。

对症治疗:腹痛用阿托品、654-2或普鲁本辛等;腹胀、消化不良可选用多酶片、胰酶片、胃蛋白酶、乳酶生和干酵母等;便秘可选用果导片、麻仁润肠丸、甘油和液状石蜡等,也可用番泻叶泡水喝;恶心、呕吐用维生素B6和灭吐灵等。――总医院内科教授 张 禹

上一篇:科学配餐,养肺护肺 下一篇:悲剧能否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