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犯发现的“大陆”

时间:2022-08-20 11:46:38

格陵兰岛位于北美洲的东北部,在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全岛面积为217.5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全长350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在地理纬度上属于高纬度,它最北端的莫里斯・杰塞普角位于北纬83°39′,而最南端的法韦尔角则位于北纬59°46′,南北长度约为2600公里,相当于欧洲大陆最北端至德国中部的距离。它最东端的东北角位于西经11°39′,而最西端的亚历山大角则位于西经73°08′。在格陵兰2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170多万平方公里为冰盖所覆盖,这些冰盖占世界淡水总量的10%,占全球冰盖的1/8。格陵兰岛无冰地区的面积有40万平方公里。但其中北海岸和东海岸的大部分地区完全是人迹罕至的严寒荒原。有人居住的区域约为15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格陵兰西海岸的南部地区。

格陵兰岛的面积相当于10个大不列颠岛,约为美国面积的四分之一。以面积大小而论,它比排名第二的新几内亚岛、排名第三的加里曼丹岛、排名第四的马达加斯加岛的总和还要多出五万多平方公里。有意思的是,就是这样一个世界上的最大岛屿却是被一名走投无路的罪犯发现的,格陵兰也是世界上唯――个被罪犯所发现并命名的地区。

大约是在公元920年左右,居住在挪威中部的一位名叫龚比・乔恩的诺曼人在指挥船只前往冰岛的途中遭遇暴风雨,他和他的船只被风暴卷到了遥远的北大西洋海域的西北方向,在那里,乔恩意外地发现了一连串不大的岛屿,如珍珠一般串在一起。他登上了其中一座岛屿避风。乔恩发现,这些岛屿只有在沿海地带才会有一些低矮的植物存在,其他地方则全部被冰雪所覆盖。这些岛屿在冰岛后来的神话传说中被称为龚比・乔恩群岛。在这些神话传说中,龚比・乔恩群岛被称为是“毛人”和“雪人”的故乡。据龚比・乔恩后来在日记中记载,在那些岛屿上,如果白天登高远望的话,可以清楚地看到遥远的地方有一片大陆――那是一片被冰雪所覆盖的高地,由于被巨大的冰块所阻隔,龚比・乔恩无法驾船到达那里。后来证明,这些由龚比・乔恩发现的岛屿实际上就是格陵兰岛的一些沿海附属岛屿,而他登高所遥望到的所谓大陆,就是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岛。

在龚比・乔恩发现格陵兰附属岛屿60年之后,也就是约在公元980年前后,一批在北大西洋捕鱼的诺曼人因寒冷被迫在这个地区的一些岛屿上过冬,这些挪威诺曼人把这些礁石岛屿称作龚比・乔恩礁石群。返回挪威后,他们把这些礁石岛屿渲染成了一片广阔的陆地,并打算组织人员前往探险。

几乎是与此同时,冰岛也有一个人将目光投向了龚比・乔恩群岛后面的那片大陆。这个人叫作埃里克・拉乌达,在当时的冰岛被人们称为“火红发色的巨人”,他是因杀人罪而被驱逐出挪威,然后流放到冰岛的。他在这个新的地方仍不改旧习,寻衅斗殴,所以又被人们称为“暴烈的埃里克”,据说在冰岛的流放犯人中名气最大。当时的冰岛当局对他也很头疼,于是将其驱逐流放出境三年,其流放地就在离龚比・乔恩群岛不远的一个荒岛上。

公元982年,埃里克和几名共同流放在荒岛上的罪犯驾驶一艘小船出发,他们决定去寻找大西洋西部的新大陆。比较准确的说法是,埃里克从冰岛附近的一座岛屿出发,直线向北航行,到达北纬65°-66°之间的一片海域,在这个纬度线上,埃里克在遥远的海平线上看到了一片陆地。但其间有冰层阻隔,他数次想驾船冲过冰层,都没有获得成功。此后,在没有到达他要考察的陆地的南角(位于北纬60°的法韦尔角)以前,埃里克沿海岸线向西航行了大约650公里的路程。他和他的同伴们在这个海角外的一个岛上登陆,并在那里度过了整整一个冬天。被驱逐出境的第二年和第三年的夏季,埃里克又驾船探察了格陵兰约60公里长的全是深水海湾的西海岸(约在北纬65°-66°之间),那里覆盖着巨大的冰块。

埃里克认真细致地对格陵兰沿岸地区进行了研究,对这个地区的自然条件进行了详细的考察。19世纪下半叶,格陵兰历史上最伟大的自然和历史学家赫立克・林克曾在书中写道:“……如果你想顺利地到达格陵兰西南部的海岸,那么你就要冲进崖石、小岛和光秃秃的悬崖断壁所组成的迷宫,而这一切都不会给你提供生活资料。数不尽的海湾蜿蜒在海岛与半岛之间,并深入这个地区的腹地。在这些海湾的高地一旁,离海湾口约有50-60公里的远方,可能会展现出一块平坦的陆地,这块陆地似乎适宜于埃里克居住,然而让我们惊奇的是,埃里克和他带领的那些罪犯是怎样找到这些七零八落的小块适宜人居的地区以便使移民居住的呢?现在我们已经详尽地熟知了这一带的沿海地区。但是,来自欧洲的移民在这里已经居住了100多年,这些移民始终没有找到像当年埃里克所指出的更适合于人居住的地方。”

就这样,经过了两个夏季的探寻,埃里克在他已经探察的格陵兰西南沿海漫长的地段找到了几块平坦的地方。这些地方可以较好地防御寒风的袭击,而且这里在夏季的时候长满了青嫩的植物。它的四周却全是冰天雪地的荒原,与长满植物的地方形成了鲜明对比,所以埃里克把这个沿岸区称之为格陵兰(意思是“绿色的土地”)。这个名称,对于有200多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只有15%的土地没有被冰层所覆盖的大岛来说,的确不怎么合适。冰岛古代史中说,埃里克是想用这个“亲切的名称”来欺骗冰岛人,以便说服他们迁移到使人感到无望的新地去。可是,埃里克所取的这个名称当初只用于他发现的地区(格陵兰的西南沿海地区确实使人感到亲切甚至产生错觉),只是到了后来,这个名称才传遍了全岛,也传遍了全世界。

公元985年,埃里克返回冰岛,他招募移民的工作进行得十分顺利。次年,即公元986年,埃里克率领一支由25艘船组成的船队向西航行。从冰岛到格陵兰的途中遇到了风暴,几艘船被毁,另有几艘船调头返回冰岛,但绝大多数船只――有14艘运载有500多名乘客的移民船到达了格陵兰并成功登陆。他们居住在埃里克指定的地区――格陵兰西南岸地区,在一处海湾的高地旁,位于海湾口处,即现在的尤利亚纳霍布镇。

公元9-11世纪,诺曼人从西南部海岸扩张到格陵兰的西部沿海地区,并沿这个地区一直到达北极圈。他们分为人数不多的若干小组迁居在防护较好的地方――崖石海湾的深处。以后又有越来越多的冰岛人、丹麦人和挪威人来到了这里。开始这些白人移民还沿袭传统的畜牧业,养羊以得到肉、奶和羊毛,解决吃穿的问题。可是他们渐渐发现,与其吃苦受累养牛养羊,倒不如像当地因纽特人那样打猎、捕鱼来得轻松愉快。于是这些人完全改变了生活方式,由家养畜牧业改为游猎、捕鱼为生,完全像因纽特人一样生活。后来又由于和因纽特人通婚,几百年后,这些人的后代逐渐趋向因纽特人习性。在格陵兰岛生活的因纽特人多是混血人种,所以他们被特别称之为“格陵兰人”。

在格陵兰的南部和西南部沿海地区,即位于北纬60°-65°的最早的移民村庄,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13世纪时,当移民处于最繁荣时期,这一带的海岸地带已有280多

个村庄。当然,这些村庄都不太大。由于需要粮食、木材和铁制工具,移民们不得不与冰岛保持着经常性的联系。为了换取所需的商品,移民们通过冰岛把他们生产的海兽皮。海象牙、鲸须和其他海上猎获物运往欧洲。有专家研究,在整个13世纪里,格陵兰岛上的欧洲移民由3000余人发展到了6000余人。但自从冰岛归并于挪威后(公元1281年),格陵兰移民的处境开始急剧恶化,来自欧洲的生活必需品几乎断绝,原因是由于冰岛失去了独立地位,其船只出海受到挪威控制,因而冰鸟的船只很少再来到格陵兰,平均一年还不到一艘。

1700年,丹麦政府派人寻找居住在格陵兰岛的丹麦人后裔,结果来到这里后发现的只是因纽特人,于是丹麦政府决定帮助这些回纽特人。政府派专员处理因纽特人的事务,并派牧师向他们传授基督教。格陵兰岛就这样成为了丹麦殖民地。丹麦政府不允许在任何外人(传教士除外)进入该岛,即使是丹麦公民也不能在格陵兰岛定居。目的是防止不诚实的白人伤害当地纯朴的对外部世界状况一无所知的因纽特人,并让他们缓慢有序地转入现代生活方式。

1728年,来自欧洲的传教士登陆格陵兰岛,这批传教士与丹麦殖民当局共同建造了现在的格陵兰首府努克的城市雏形。

格陵兰虽属丹麦管辖,但丹麦政府承认以因纽特人为主要民族的岛内居住者实行自治。自格陵兰步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行列以后,格陵兰人逐渐改变了过去以打渔为主的生活,但仍保持着与大自然共生共存的生活理念,住着原色的木屋,听着流水潺潺,看着野鸟翱翔的纯净蓝天,过着自由自在的恬静生活。另外,格陵兰的手工艺品多年来风靡欧洲,生活在欧洲各大都市里的人们所心仪的带有童话色彩和淡淡哀愁意味的手工艺品及装饰品都源于格陵兰的历史和淳朴的风土。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格陵兰岛的因纽特人是幸运的。与此相反,位于现在加拿大东部拉布拉多地区的因纽特人却遭受了外来侵略者的屠杀。手无寸铁、质朴平和而又对外界社会状况一无所知的因纽特人既无反抗能力,又无自我保护的概念,数以万计无辜的因纽特人死于屠刀之下。而且,与美国、加拿大的因纽特人不同,多年来,格陵兰一直都在谋求民族自觉,力图真正结束几个世纪的殖民统治。1971年,受过教育的新一代格陵兰人号召格陵兰人摆脱丹麦的统治。1979年,《格陵兰自治法》宣布实施,格陵兰人取得了“最大自由度的内部自治”。1984年,格陵兰退出欧洲共同体。今天的格陵兰有3个属于自己的政治党派,虽然他们的政治主张不同,但目的都是促使格陵兰摆脱殖民统治,使格陵兰在不久将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格陵兰岛的南大门纳萨尔苏瓦克是埃里克峡湾最深处的居民区,从现在的教堂废墟中还能找到当年的影子。这里有纪念格陵兰的发现者“罪犯”埃里克的纪念碑,还有纪念1978年第―位纵向跨越格陵兰的日本冒险家植村直己的纪念碑。值得―提的是,格陵兰人从来不忌讳说格陵兰是被―名罪犯发现的,或许,正是“暴烈的埃里克”才征服了暴烈的格陵兰,在严酷的大自然面前,人类最需要的是团结。当然,还是果敢和良知。

上一篇:天堂就在这里 下一篇:不为人知的世界名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