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时间:2022-08-20 07:20:12

浅议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摘 要:作为企业与职工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工会组织始终具有教育、保障等方面的优势。但是在构建企业文化过程中,工会组织如何发挥自身优势,营造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的企业文化体系,是新的历史时期所面临的新课题。

关键词:工会 企业 企业文化 作用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7-267-02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职工群众的价值取向、道德判断、行为动机和思想观念日趋多样化的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环境、内容和对象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企业工会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发挥“建家”作用,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

营造富有特色和内涵的企业文化环境,是提升企业整体素质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环境的构建,需要丰富多彩的载体和职工群众的广泛参与,工会组织做好这项工作责无旁贷,也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建设好职工之家,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工会组织应主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构筑好企业文化环境的硬件。目前,企业职工之家建得确实比较多,不论大单位、小单位都建有自己的职工之家。但个别单位的“家”名不符实,硬件功能跟不上,形式意义大于应用意义,究其作用发挥如何,在多大程度上吸引了职工的参与光顾,开展了多少有普遍意义的活动,难以令人满意,存在“滥”和“散”的问题。同时有些设施长期闲置不能物尽其用,有些设施陈旧损坏,不能得到更新和维修。管理上也不够科学规范,没有形成一套项目开发、利用、管理、受益等方面的运行机制。开展活动比较封闭,缺少互相之间的交流和融汇。

因此,要把职工之家建成真正的职工精神家园,首先要突出文化设施和场所质量建设。注重使用功能,提高利用效率,真正把职工群众吸引过来。各级工会组织要利用有限的条件和经费、资源,集中优势兵力,加强指导,合理规划,科学管理,在纵向上强化功能的连锁和深化,在横向上强化功能的联合和交流,避免作样子,走形式。其次,要突出文化设施和场所的俱乐部功能。除体育、歌舞、健身场所外,还应有科普园地、展览场所、美育场所、文化创编活动场所等,利用一切必要的较为现代化的手段和设施,科学组织好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群众的主体参与意识,在娱乐中陶冶高尚情操,展示聪明才智。第三,要突出文化设施和文化场所的前哨作用。针对基层实际,建立图书室、网络室,发展远程教育,使之具备对各种先进文化成果的吸纳功能,职工群众为提高自身素质,对各种知识的需求,都能在此得到基本满足。

二是要开展独具企业特色的文艺活动。目前,一些企业在组织文化艺术活动时,反映职工切身生活感受的比较少,离实际生活较远,缺少职工的主动参与,无疑使企业文化活动失去了不少“磁性”,相应地也弱化了这块使职工自我熏陶、自我教育的文化阵地的作用。古人早就认识到文艺具有重要的教化作用和宣泄作用,孔子讲过,诗,可以兴、观、群、怨。《诗经》中有许多篇章反映先民们在劳动之余或丰收时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自娱自乐的情景。革命战争年代,一幕短短的街头话剧,一段精彩的战地快板,就能够起到鼓舞官兵斗志的作用。因此,我们在营造企业文化环境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文艺活动的作用,以独特内涵的动态文化符号为载体去感染人、打动人、鼓舞人。所谓独特内涵,就是在内容上要贴近职工工作和生活,反映职工喜怒哀乐。在活动主体上要活跃职工的主动参与意识,不是让我参与,而是我要参与;不是被动,而是自发。在形式上要短、平、快,小型化、多样化、经常化。

二、开展创新活动,为企业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

完善管理机制。主要是完善劳动竞赛机制,建立竞赛考评委员会,切实加强领导。在此基础上要完善制度,实行动态考评。跟踪创新过程,对提出项目、难题解决、创新构思、协作配合、具体落实等重要环节及合理化建议的征集,都要加强原始记录,进行档案化管理;要制定各项效果指标、参数、标准,并据此进行客观公正的集中评估,必要时引入专家或权威机构进行第三方评估,区分清楚责任、作用、效率、效益的层次,具体到每个人的贡献大小。要完善创新民主制度。项目要透明,试验可以多样,问题可以争论,既要强调协作配合,又要保持个人创新的相对独立性;既要集思广益,又要尊重个性创造。要协调科技、管理、生产、信息等方面的工作紧密配合,及时使成果得到推广应用,实现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完善激励机制。大力宣传创新、弘扬创新,形成鼓励职工群众大搞经济技术创新创效的浓厚氛围和舆论环境,要层层选树创新典型,激励广大职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同时可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鼓励创新。这些方式和手段包括:对在经济技术创效过程中作出特别贡献的、取得显著成绩的应给予重奖,对岗位创新的一般职工也要给予奖励;根据创新增效情况,按比例给创新者付出的艰辛劳动予以经济报酬和补偿;对创新者予以晋资、晋职;推广以职工姓名冠名的先进操作法、工作法及管理和创新成果;依据国家法律,对创新成果像知识产权一样加以保护,对职工独立完成或在业余时间完成的创新成果,要加以系统扶持完善、申报专利。

三、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最根本的是着眼于解决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发掘人的内驱力,建立一种能长远起作用的科学机制,工会组织应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建立文明竞评机制。在改革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紧紧抓住人与机制这个核心,建立文明竞评机制,是促使职工热爱企业、关心企业、支持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建立文明竞评机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重视人的因素,注重发挥人的最大潜能,因此必须注重把加压、考核、激励有机结合,压担子、分责任、定目标。把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内容层层分解,给每个职工制定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和标准来进行量化考评,不仅要评思想、评作风、评业绩,还要评行为道德、评文明素质。在此过程中,要注重上下结合、内外结合、头尾结合。

其次,健全劳动评价、激励机制,加强科学分配和改革福利待遇。关于这一点,过去人们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已经从需要理论、期望理论的角度谈了很多,然而在切切实实完善科学机制方面,许多工作还停留在表面上、形式上。我们常常讲落实责任制,人人有指标、有压力,但目标激励却差不多,工资奖金基本上一样拿,不能有效地激发大家的积极性。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必将更加注重人的价值及价值实现方式的差异,更加注重人的需要并努力使之得到各方面的满足,这绝不是单纯的物质刺激,而正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和社会主义多劳多得优越性的体现。任何道德理想的倡导都不能代替具体制度措施的日常操作。因此,工会组织必须认真研究,如何把职工的各方面业绩与个人的不同需要挂钩,如何把个人素质提高与目标激励挂钩。例如建立职工业绩档案、素质档案,由各级工会组织和劳动部门结合,进行动态考评,达到什么档次的,可以有多种选择的待遇或奖励,从而使人人都感到目标激励,多方面实现自己的价值。

第三,要重视精神宣泄和抚慰。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精神负担也日益加大。职工群众的生活压力问题,不仅仅是物质、经济上的困难问题,更深层次的是社会心理问题、精神需要问题。解决一时的经济困难,并不意味着心理的困惑得到了消解、压力得到了释放。因此,工会组织应该把搞好送温暖活动与注重心理的宣泄抚慰有机结合起来,针对现代社会的特点,建立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热线”、“知心对子”,对少数压力过大的职工,除了应给予足够的理解、体谅之外,还应给予必要的思想开导,以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对于因生活压力而产生心理问题的,则应及时从心理角度循循善诱,帮助治疗,使其生活和心理都得到正常的恢复。

第四,加强改革政策的信息反馈。工会组织要利用自身优势加强改革政策研究,加强民意调查、信息收集,与民主决策有机结合。一些改革措施酝酿前,应当先通过工会组织吹风,广泛听取最基层职工的意见,全面掌握职工各方面的利益要求,充分考虑职工群众的经济和心理承受能力,增强政策决策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第五,加强社会主义价值文化建设。不可否认,目前社会上存在着多种价值文化的选择,部分职工因此存在着理想与信念迷失问题。正因为如此,工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引导和教育。要注重职工思想动态调查,开展教育活动,引导职工澄清模糊认识,做到三个转变:一是从“单纯的干活挣钱”向“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价值观念转变;二是从“要”的劳动观念向“我要干”的主人翁精神转变;三是由陈旧的“吃大锅饭”观念向“优胜劣汰竞争上岗”的观念转变。职工正确的思想观念一经确定,就会在行为上产生自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极大地发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作者单位:中原油田内蒙古采油事业部 河南濮阳 457001)

(责编:若佳)

上一篇: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政治工作 下一篇:传统运输企业如何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