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应用目标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的优化

时间:2022-08-20 06:58:55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应用目标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的优化

音乐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艺术教育功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不是其它学科可以代替的。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应用目标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的优化,在此,我谈点实践与体会。 

1.巧妙构思,科学制定目标 

音乐课堂教学是教与学双方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知识信息的获取、加工、输出的流动过程。制定目标是提高这一流动过程的有效度,获得课堂教学高效率的重要因素。而目标是指使每课应有科学而明确的指向性、能反映教材的本质内容。巧妙地构思目标是优化目标的前提,它要求摒弃起干扰、抑制作用的信息,突出目标信息,给学生大脑以强刺激,加强学生对目标信息的理解和识记程度。同时,巧妙的构思是可以使学生思维“入路”,使学习的过程成为方向感强的可控过程,避免盲目性和多中心,从而实现目标的优化。在教学中 ,我注意了三方面的要求: 

1.1 注意目标与大纲的统一性。

音乐教学目标不是凭空制定的,它以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依据而制定。每学年度我根据大纲要求制定总目标,在心目中对各年级教材有个总体认识,然后把它分类整理。如在三年级(第五册)教材中,我首先依据大纲 及学生年龄特点设立总目标,把它放入每课设有的“唱歌、音乐知识、视唱与听音、音乐欣赏、器乐”等栏目中验证,再对当中的“音乐知识”从谱表到音符的时值,这种循序渐进的知识体系作了了解。验证总目标对该 栏目要求的准确性。最后对其它栏目再逐个整理,这本教材的条理就清楚了。 

1.2 注意大目标与小目标的相关性。

在每堂音乐课中,大目标是靠小目标去实现,小目标靠大目标去统一,这是目标整体教学的原则。它们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没有总体目标,课堂教学组织就不明了,会显得乱。那光有大目标,没有每部分目标,教学会显得空洞。所以有了大目标后,制定小目标必须注意,小目标有若干,都为实现大目标而服务,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坡度,让学生的思维经过“爬坡”的过程,而不是轻而易举地获得成功。也就是在学生已 知与未知之间架桥设阶,以不断激起学生“跳起来摘果子”的热情和欲望,开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制定小目标教科书上没有,靠教师自己设计制定,设计必须有科学性、艺术性。因此,就要将其置于一单元、一学期乃至小学阶段的教材中,以大纲为纲,通过纵横比较,研究个性,明确其地位和作用,从而使目标的确定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 

1.3 注意目标教学安排的科学性。

目标教学安排的合理与否,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学习效果有很大联系。我用两个班进行了实验。一个班按序而行,第一目标完成后,紧接第二、第三目标。另一班我用了分、拆的方法,完成第一个目标后,教师示范要求学生练习已学部分。然后教师反馈检查,再进入第二目标学习。实验下来,我觉得第二种好,学生学得扎实。第一种方法一通到底,漏洞多,有些同学能领会要求;有的同学对要求理解模糊,所以说教学目标的合理安排有无科学性、艺术性,对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的效果影响很大。 

2.强化意识、合理实施目标

制定好目标,为优化教学创造了前提,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强化意识,并使之渗透于整个教学之中。可见 ,实施目标又是优化目标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我在教学中,着重抓了三点: 

2.1 使目标信息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做到似断实连。如《卖报歌》一课,由于学生对过去生活不够了解,我提出:天气这么冷,天又蒙蒙亮,小报童为何不呆在家中,而要去卖报呢·这一设想似乎岔开学生的思维流向,与目标信息无关,实质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图片和听过去生活的小故事,将唱歌与自己的情感联系起来,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信息的交流似暗似明。 

2.2 “唱”、“听”、“看”、“认”、“写”、“动”围绕目标进行强化目标信息。教学中,运用幻灯、图片、音像等展示节奏练习、音乐知识等。并用游戏的手段使知识“对号入座”等。这样经过目标信息的反复训练,给大脑造成强刺激,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

2.3 处理好目标信息与非目标信息之间的关系,不使实施目标成为“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在信息的交流中,学生难免会提出一些意料不到的问题:小报童生活这么苦,又为什么要用欢快、活泼的心情唱歌呢·……这类问题引起信息交流,有的虽不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但有训练价值;有的与所实施的目标有这样、那样的间接 联系,那都让它们进入传递反馈系统,从而使整个教学呈单纯性与丰富性相统一的生动情境,优化了教学目标的实施。 

3.强调反馈、注重评价目标

反馈原理指出:“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控制。” 

教学中的反馈线路有两条:一条是由学生学习效应的显示,直接向教师提出反馈信息,用以改进教法,可称学对教的反馈;另一条是由教师根据学生输出的信息作出评价,向学生提供反馈信息,用以改进学法,可称为教对学的反馈。 

对目标达成度的评价,则要求教师在完成一个小目标后,要注意检查,就能反馈上来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在《卖报歌》的歌谱学习结束后,我再让学生分组唱,个别唱,从中发现有的节奏不稳定;有的对一个降号 调各音的音位把握不熟练;有的对跨度较大的音程唱不准等方面存在问题,我把这些典型问题归纳起来,分析 漏洞所在。既利于对学生学习效应的评价,又利于下一目标的完善与实施。同样,对学生成绩(学习效果)的恰当评价也是目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目标的制定与成绩的评价是联系 在一起的,它们相互关系是有评价没目标,学生就不知教学要求的标准。有目标没有评价,师生就不知教学要求落实情况。对学生的成绩评价使学生对教学要求有个统一了解,有个衡量标准。如在第五册第五课的模唱练习中,学生只要掌握了教学重点——音准,尽管在别的方面有些问题,也要肯定其成绩,给予表扬。以促进学生本身学习动机的需要,推动学生学习。 

评价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比较法,谈话发现法,试卷分析法等等。比较法,是指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 的比较,观察好的因素。如:通过两位学生的歌声对比、师生的评价,使学生对学习的效果有个明确的衡量标 准。谈话发现法:是指通过师生交流使学生对自己进行评价,从中发现优劣。当然,评价的方法不止这些,不 论用什么方法,都应该明确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是对目标教学实施的检验。 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制定目标是优化目标的前提:实施目标是优化目标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而评价 目标是优化目标的重要保证。只有使他们相互联系,和谐统一,发挥整体功能,才能使目标教学落到实处,从 而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

上一篇:从《汉语句法引论》得到的启发 下一篇:广阅读 善积累?精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