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设计在高中地理的应用策略

时间:2022-08-20 05:45:56

活动设计在高中地理的应用策略

摘 要:高中地理课程作为一门社会教育与人文的课程,与社会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以及融入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明显制约当前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参与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从课件设计方面采用新的理念和方式,帮助学生实现质的飞跃。

关键词:活动设计 高中地理 课件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c)-0086-01

地理课程有着科学性的特征,在高中地理中设计一系列的活动能够让学生亲自体验地理现象,总结地理规律与特征,也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在生活实践中,通常情况下,活动可以从教学观念、教学场景设计以及教学重点难点设计等不同方面来进行设计。

1 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

实质上,教师所采用的任何活动基本上都是为了辅助地理教学,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的知识,在活动的过程中,只有让学生主动的参与进来,才能够促进他们的发展。为此,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性格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设计出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去探究。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应该精心关注每一个教学环节,从中选择出具有价值的来设计活动。

2 注重学生的参与性,促进他们的发展

高中生普遍缺乏自制力,渴望得到发展,但是也有着一定的依赖心理与叛逆心理,且在学习压力的影响下,他们也普遍有着一种烦躁的心态,针对这些特征,要想激发出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教师就必须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每一位学生作为不同的个体来看待,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此,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应该与学生成为朋友,虚心的学习,与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此外,还要逐渐的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适应他们独立性成长的需求。当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向学生传授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在学生的自主学习阶段,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就能够很好的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出他们的实践意识。

3 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理念,提升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目前,人们已经进入了学习化社会,自主学习的思想也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是很多高中生的整体学习观念较为落后,因此,必须要转变高中生的学习观念。考虑到这一因素,教师必须要帮助学生转变传统的学习观念,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心中的困惑,并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纠正他们的错误观点,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他们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他们开展自主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优化地理教学成果,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此外,各种教学实践都充分的证明,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地理活动之中,反之,若学生对于所学知识不感兴趣,那么无论采取多么有效的教学方法都是事倍功半的,为此,教师在开展活动时必须要采取科学的方式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进行《区域发展阶段》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收集一些关于匹兹堡的材料,在课堂上传达给学生,让学生针对这一材料来开展讨论,再鼓励学生自主的归纳出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再引导学生分析我国东北工业基地的没落原因与应对措施,这样就能够很好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 鼓励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践,优化地理教学设计活动

模型与实物具有形象、直观的特征,让学生观察模型与实物能够为学生营造出一种形象的情境,利用模型与实物来创设教学情景已经在各个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的掌握相关的知识点,也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在《中国地形》的教学之中,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收集铅笔、泡沫、水粉、铅笔、胶水等工具,在对教材进行基本的讲解之后,教师就能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自己收集的工具来制作中国地形地质分布示意图,这样就可以马上激发出学生的参与兴趣,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全程的指导,鼓励学生用褐色、红色、淡红色等不同的颜色描述地势,用铅笔标示出不同地势的名称,待学生制作完成后,鼓励他们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在这种模式之下,学生就会投入极大的热情。

此外,在《中国地形》这一课的教学中,很多学生都难以理解高线地形图的内容,为了为学生营造出一种直观的情景,就可以将模型引入课堂教学中,在上课前,教师就可以使用细铁丝制作出可以伸缩的模型,将其放下就会形成高线地形图,将其拉起来则是山峰模型,待讲解到有关知识点时,就可以利用模型进行演示,这便可以让学生看到实际地形与高线地形图之间的转化过程,扩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水平,这样学生就更加容易理解了。

5 活动要设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帮助学生实现质的飞跃

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中,适宜的活动能够激发出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对于教师而言,也能够起到缓解气氛的作用,这对于教师与学生双方均有着十分积极的效用,除了利用模型与实物来开展活动之外,在教学课堂中,也需要根据教学重点与难点来确定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够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例如,在“河流地貌”的教学中,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师是不可能带学生来进行实地考察的,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概念,教师可以先确定好活动重点,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预习,在课堂上则可以让学生针对预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讨论,小组中要选择两名组员分别负责记录讨论内容与回答教师的问题。最后,由教师统计收集讨论结果,这种实践的模式能够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浓烈,也可以在无形中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而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予以指导,避免活动发生流于形式的情况。

6 结语

总之,活动设计可以丰富高中地理教学的内容和手段,让高中地理教学一改以往的单调乏味,使学生能够将地理知识与身边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保证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与效果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热爱我们的生活、家乡、祖国,这也是地理教学所蕴含的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一些有内容、有层次、有深度的活动设计,一是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积极性,二是为地理教学探讨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顺应了现代教育教学的新思路。由此可见,高中地理教学应该依据教学内容尽量多一些现实中的活动设计,让学生能够有机会走出书本的限制,用更多发现的眼睛来探究现实和世界。

参考文献

[1] 李辉.新课改下高中地理课堂的活动设计及作用探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12):43.

[2] 丁国庆.从“活动”设计谈高中地理的有效教学[J].地理教学,2008(7):14-17.

上一篇:将游戏融入盲校英语教学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 下一篇:一堂积极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初一英语教学设计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