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教学,诱导审美

时间:2022-08-20 04:31:55

灵活教学,诱导审美

摘 要: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主要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以及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教学任务与教学目的进行合理性的传递知识。针对美术教学策略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关键词:美术知识;教学策略;小学;审美

教学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性的活动,它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活动。美术教学也是一样。在新的教学改革中,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更要注重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主要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以及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教学任务与教学目的进行合理性地传递知识。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效地设计课堂教学,巧妙地安排课堂教学,不断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关于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

一、游戏指引

传统教学中的美术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目前发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革创新,从学生的兴趣开始引导。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还会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入游戏模式,利用游戏来促进学生顺利完成任务。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所以就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来制定游戏内容。如,在《形的联想》一课中,学生走进教室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图形,如圆形、方形等多种图形,然后问学生这是什么图形,学生开始大胆地猜想,有的小学生猜是南瓜,有的猜是西瓜等,学生不断地猜想,让学生的好奇心跟着思维萌动,在回答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扩散,想象力得到了丰富。学生非常踊跃,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氛围,还提高了学生的热情,还能学会知识。通过游戏,充分挖掘了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的体验,从而达到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赏析教学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赏析美术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也是教师教学的一个核心环节,学生通过赏析美术让自己的美术知识以及美术欣赏能力更加有规律。同时,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也是美术教师的根本目的。例如,教师在教学关于线条的作品的时候,可以根据一些国画来进行欣赏,通过与国画零距离的接触以及对话,让孩子潜移默化地构想,并且对线条、作画方式、色彩的运用、画面的总体感觉,甚至某些艺术语言进行无形的吸纳,教师与学生共同鉴赏作品,让学生注意作品的多元化发展,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艺术风情,因此,善用欣赏艺术,能让学生艺术的表现力淋漓尽致地得到表现,对于他们学习艺术的兴趣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生活教材策略

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使学生从生活中感受美,并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由此可见,只有让学生全面地投身到生活中才能感受到活教材的洗礼,也能开发学生的美术范围。大家都知道,生活就是艺术的源泉,所以美术教学要紧密地与学生的生活进行全面的结合,最好能真实地与生活进行贴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引导学生体会生活,通过美术教学活动来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著名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曾说:“一个人要出成果,原因之一就要顺乎自己的兴趣,然后再结合社会的需要来发展自己的特长。有了兴趣,‘苦’就不是苦,而是乐。到了这个境地,工作就容易出成果了。”所以教师应让学生自己观察一些感兴趣的植物色彩或者动物的颜色等。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师动摇不断总结与分析教学模式与思维,不断创新教学理念。魅力课堂,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训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美术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参考文献:

刘海芳.引导―互动:中职美术鉴赏教学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作者单位 青海省西宁市青藏铁路花园学校)

上一篇:怎样让音乐课“活”起来 下一篇:刍议培养与提高小班幼儿的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