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时代衍生的"低头族"

时间:2022-08-20 04:25:36

论网络时代衍生的

本文为西华大学"西华杯"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成果(项目编号:2014073)。摘要:"低头族"是指近年来出现的总是低头玩手机的新兴群体。这个群体因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信息需求增加、人与人交际淡化等诸多因素而出现。"低头族"不仅会给个人的健康、安全带来隐患,更会影响社会的安定,针对这一群体,除了政府干预、社会家庭教育外,最主要的是个人要进行自我控制。

关键词:"低头族";网络;科技;人际关系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6-0037-02随着全球移动互联网4G时代的到来,人们习惯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获取便捷的信息、进行娱乐休闲活动,"低头族"随之衍生,且近年来俨然成为了社会的一股极大"潮流"。作为一个巨大的群体存在,"低头族"的行为不仅不利于个人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对社会交通、社会氛围、社会舆论等方面也存在潜在威胁。更值得关注的是,"低头族"的低龄化发展更是给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新时代的我们需要更冷静地面对科技的飞速发展,理智地利用和享受科技成果。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从"抬头"做起!

1.认识"低头族"

1.1"低头族"的定义。"低头族"或称"拇指族"、"猿人族",指的是无论在地铁上、公交上,或是走路、吃饭时都做"低头看屏幕"状的人群,他们或看手机,或掏出平板、笔记本电脑上网,想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1]。"低头族"英文称之为"Phubbing",由澳大利亚麦肯和Macquarie大辞典联手精心杜撰而来,它由phone(手机)与snub(冷落)组合而成,指代一种因专注于手机而冷落周围人的行为,是对现今社会现象的一种幽默具体的描述和准确定义。

1.2低头族的行为特点。"低头族"的主要行为特征是在一切可使用时间内一直全身心盯紧手机或电脑屏幕,保持低头状态。近日,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提供的一项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机12小时以上,33.55%的人24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 [1]。由此可见,由手机依赖症所引起的"低头族"现象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的话题,因此我们必须引起重视,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具体了解"低头族"现象,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2."低头族"产生的原因

"低头族"这样一个群体之所以出现在21世纪的今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1客观原因: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首先,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提高,人民收入的不断增长,绝大部分地区实现了移动网络和手机的普及,这给"低头族"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去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年增长率为19.1%,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2年底的74.5%提升至81.0%。

2.2多种复杂的主观因素

2.2.1时间碎片化下的信息需求量增大。在全球经济飞速发展、地球村计划推进的大背景下,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更加激烈,人们的信息需求量不断增长,在这样的压力下,日常生活中的时间碎片被人们自主地进行更多功能化利用,而智能手机则自然而仍然地成为了这些人群利用和打发碎片时间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2.2.2新媒体和自媒体的产生和发展。微博、微信、网络视频等新媒体技术与平台的发展,使大家习惯并乐于这种自由的无时空限制的信息交流和自我表达,更多的人愿意"低头"。英国有一项对2000名英国人展开的调查,内容包括手机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等问题。结果显示,68%在晚餐约会中愉快地接听电话,14%会打电话给朋友,即使明知电话内容并不重要。

2.2.3人们内心对现实生活的冷漠与逃避。美国"生活科学"网站表示,"低头族"的出现凸显了人们过度依赖手机等电子设备而忽略自己和他人的生活的现实。在一个人人都以拥有智能手机为荣的时代,不能及时跟进的代价或许就是被大多数人所抛弃,其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都市人在快节奏强压力生活中内心的孤独感。

3."低头族"的弊端

"低头族"的出现是对时间碎片的创造性利用,然而,随着"低头族"群体的加速发展,却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更多的负面影响。

3.1个人方面

3.1.1容易引起颈椎、眼部等身体疾病。从个人健康来看,低头族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容易引发颈椎病,长时间低头玩手机、ipad等容易造成颈肩部肌肉僵硬、痉挛,时间久了,就可能会导致颈椎曲度变直、颈椎间盘突出。某医院推拿科一个月的门诊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他们接诊的颈椎病患者要翻上几番,每月大约至少要接诊近千例。其中,20岁至35岁的大学生和白领就占了"半壁江山"。无可置疑,大部分的他们都是"低头族"。除此之外,"低头族"们长时间沉迷于游戏、聊天,他们低头时会缩短脖子的肌肉,增加脸颊部位受到的地心引力,这样会导致下颌松垂,脸颊下垂,加快衰老。长时间专注地盯着屏幕,除了影响视力外,还很容易引发白内障等眼部疾病。

3.1.2给自己生活带来意外事故。从个人安全来看,"低头族"沉迷屏幕而忽略外界事物是他们的标志。湖北17岁的女生商某外出与同伴聚餐,边走路边玩手机,要过一座桥时,一脚踏空,掉入没有护栏保护的深坑,经抢救无效死亡。美国俄亥俄州大学的一项统计显示,因专注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近年来明显上升:2007年有600名行人因看手机而受伤,2010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500人。

3.1.3个人的交际能力和行动能力退化。从个人发展来看,长期使用手机,"低头"成为一种习惯后,在一定程度是会使个人的交际能力和行动能力退化。香港研究协会调查发现:53%的受访者已患上"无手机恐惧症";26%的人每小时低头看手机超过十次;11%的人每三分钟查看手机一次;75%的人会在如厕时玩手机,比看书还要多。过度依赖网络信息搜索,会减少个人思考时间,降低思考频率,对信息的判断能力和认识能力都会有所下降,行动力随之减缓。

3.2社会方面。作为一个日益庞大的群体,"低头族"不仅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素质发展,还会给整个社会的交通安全、社会风气、自由舆论带来巨大的隐患。

3.2.1给社会带来交通安全威胁。有研究表明,走路玩手机导致人们左右看的几率减少20%,遭遇交通事故的几率增加43%。若是交通司机也属低头一族,出事概率则会骤增。有调查表明,司机边开车边发短信时,发生车祸的概率是正常驾驶时的23倍,而打电话是2.8倍。据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统计,2012年美国便有多达1300人因一边走路一边玩手机导致意外送急症室[3]。

3.2.2形成社会冷漠风气。因为"低头族"的生活重心渐渐被手机、电脑等网络通讯操控,因此他们会漠视身边的人或事物。2009年,西华盛顿大学心理学教授艾勒•海曼在大学校园里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一位小丑骑着马戏团的独轮车在校园里"招摇过市",正在看手机的行人中,只有25%的人注意到了小丑的存在。在于《应用认知心理学》上的一篇文章中,海曼将这种现象称为"非注意盲视"(inattentional blindness)[6]

青岛某家庭聚餐,儿孙全在玩手机,受到冷落的老人一怒之下摔盘离席。著名美食评论家沈宏非在博客中戏谑地写道:"人心散了,饭也吃不好了……自从上了微博之后,我的拍菜水准蒸蒸日上,吃菜的兴趣则江河日下。"[2]

与此类似的事件报道数不胜数:一男子新婚夜忙刷微博,妻子愤而闹离婚。而据广州海珠区法院的统计,"90后"的离婚理由中,"爱玩手机"竟赫然位列第二位。"低头族"的冷漠行为存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手机如同"第三者",与人们争夺着友情、亲情与爱情。

3.2.3是造成社会的舆论混乱的潜在威胁。"低头族"是网络信息的重要接收者、传播者及制造者。一旦"低头族"盲目接收和相信非客观非事实的信息,并相互传播,就很容易引起社会舆论的混乱。以网络谣言为典型代表,无知的网民通过网络介质(如聊天软件、社交网站、网络论坛等)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的信息,流传速度极快,因此对正常的社会秩序极易造成不良影响。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统计,社会治安谣言占16.1%;民生谣言占11.3%;财经谣言有74条,占11.0%;体育谣言占6.4%;科技健康谣言占6.3%;另外政治外交谣言还占5.2%。专家表示,透过谣言看到的是中国民众内心深处与日俱增的担忧与恐慌,以及转型期的社会矛盾,社会公信力的下降是谣言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

3.3迅速低龄化演变。"低头族"的低龄化发展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婴幼儿也乐于与所谓的"电子保姆"为伴,渐渐成长为"触屏一代"。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的第六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行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6.8%。儿童长期使用手机对其身心发育和个人发展都有极大的危害:一方面,手机辐射会破坏孩子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引起记忆力衰退、头痛、睡眠不好等一系列问题;长时间低头的不良姿势容易引起脊椎不良发育。另一方面,电话和短信剥夺了孩子与他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容易让孩子变得怯懦、孤独、偏执。同时,频繁给同学、朋友发短信,有可能让孩子们更不会对父母讲真心话,加深父母的失控感和亲子之间的隔阂。此外,由于未成年人心智发育不成熟,他们很容易会过度沉迷于游戏中且更容易盲目攀比。

4.针对"低头族"的相关措施

"低头族"作为社会群体,它的存在、状态、发展不仅与参与者个人息息相关,更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而多种数据和分析一再表明,对于"低头族"产生的种种负面影响,政府、社会、家庭以及个人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遏制。

4.1政府干预。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美国新泽西州利堡镇近日推出新法规,行人在街上边走边发短信将被罚款85美元(约合人民币536元)。当地警方自从3月起便对居民发传单宣传新法规,并对路上的"危险行人"严加看管。报道称,根据新泽西州官方记录,至今警方已经开出了117张罚单。

4.2社会活动。2013年10月23日,聊城大学美术学院在星月广场举办了以"拒绝低头,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活动,让大家意识到做"低头族"的危害,呼吁人们拒绝做"低头族",抬起头来,重视虚拟世界之外的真正情感,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4.3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低龄"低头族",许多家长与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了"屏幕依赖"在亲情交流上的负作用。为了改变现状,他们开始经常带孩子亲近大自然或参加社交活动,开发孩子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同时,也控制孩子上网、玩电脑的时间,做好引导工作。

4.4自我调控。人们要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正视手机在生活中的正确位置,摆脱盲目依赖,保持健康心理。除了日常必不可少的使用外,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使用,用坚强的意志去抵制手机所带来的诱惑力。

5.结语

微博上有一句调侃"低头族"的言论:"在现代社会的今天,我们低头是在玩科技,还是在被科技玩?"其实,低头族所凸显的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社会现象,而是我们应该如何处理科技与人类发展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让科技改变生活,但不能让科技操控生活。我们不仅应该找回自身的控制能力,更要意识到科技只是人类文明的阶段性产物,它终究代替不了现实世界的美好。参考文献:

[1]陈一,《"低头族"你被手机绑架了吗》,2014年2月15日

[2]更明、孙建福,《低头族与零沟通》,2013年11月13日

[3]丰雨薇,《低头族》,2013年7月19日

[4]《人们日报--社科院新媒体蓝皮书,数据分析微博谣言》,2013年6月27日

[5]冷云,《触屏时代不当"屏奴"》,2013年11月21日

[6]王稀君,《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2013年10月28日

作者简介:

吴伊灿(1995-);邱思瑶(1994-),女,汉族,西华大学凤凰学院12级新闻传媒专业学生。

上一篇:对初中英语晨读的看法 下一篇:“四善练能”模式下,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