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理念下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探析

时间:2022-08-20 02:34:39

成才理念下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探析

当今,小学语文的知识考查范围越来越广,学生的知识面的广泛越来越重要。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得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高、思想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品质的铸就,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阅读。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于整个学科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阅读有“课内”和“课外”之分。对课内阅读,每个语文教师都能够做得很好,对课内阅读的重要性及意义非常了解。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课外阅读的重要程度并不比课内阅读低。据调查,小学阶段,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可以获得所获知识总量的15%~30%,中学阶段40%,大学阶段占65%~70%。这组数据告诉我们:课外阅读是学生扩大视野、增长见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外阅读的作用以及重要性是课内阅读所无法替代的,课内阅读是有限的,课外阅读是无限的,每学期仅靠课本上的课文是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的,同时也很难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写作能力。我们必须力争“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根据语文教学专家研究统计,一个人阅读能力的形成,必须以150万字的阅读为底限。因此,没有课外阅读,仅靠课内阅读一条腿走路,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终将无法形成和提高。“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科学的。”我们必须力争“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

那么,怎样在成才理念下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呢?

一、激发兴趣,促成阅读

小学生由于岁数小,自控能力差,学习缺乏主动性,需要教师指导去读书。那怎样才能激发他们读书的热情呢?因为小学生都爱听讲故事,我们可以用故事去激发。给学生讲故事,不要全部讲完,要留下悬念,然后告诉他们故事是哪本书里面的,要想知道故事的后续部分,就自己去寻找故事的发展。等过几天,再让学生把故事将给同学听,讲给老师听。学生要想将故事讲出来,他就必须认真地阅读故事,细细体会故事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会被扣人心弦的故事所吸引,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教给方法,指导阅读

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非常重要,因为没有兴趣就无法长期地坚持读书。但是我们不能让学生凭着自己的兴趣随意或无目的地去读书,我们要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带有目的地去读、去记,对于不同的文章、不同的内容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读,这样才能够快速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扩展自己的见识。一般来说读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选择读。教师不要让学生盲目地读书,而要让他们选择对自己有帮助的书读,这样有利于增加自己的阅读经验,同时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这样日积月累,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2)快速读法。快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课外书,不需要发音准确,不需要读出声音,只采用默读的方法快速地浏览其大概的主要内容。这需要学生具有一目十行的能力,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聚精会神地快速阅读,有助于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阅读完一种报刊。这样学生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能够在极短的时间里掌握自己想要的信息,既提高了自己的课外阅读容量,又增加了自己的语文涵养。

(3)精细法。所谓精细法,就是对于某些重要文章、重要片段集中精力,一字一句由浅入深的阅读方法。要求学生在重点地方要做批注圈记,并对有用的语句进行摘录记忆。学生在阅读时要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4)摘录批注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将有关的、重要的、优美的词、句、段摘录、抄写下来,对文章重点的内容、精彩的部分要做记号、做批注,建立自己的词库,将文中精彩的词语、句子记录在自己的词库中,为以后自己的作文作准备。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生活阅历去审判书中的内容,并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感想,经常写一些读后感。总之,读书要做到用心去读,多记才将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

三、督查奖励,体验成果,享受阅读

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要长期坚持,才能成功。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对学生要长期的督促。为了让学生保持阅读课外书的热情,提高阅读质量,把阅读活动持续开展下去,每学年应多进行一些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在每次的检测中也可加入一些课外书籍的内容,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阅读有用武之地,从而感受读书的喜悦。当学生在体会到读书的好处时,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通过大量阅读,他们也会被书本上的知识深深吸引,从而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在学生之间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反向促进学生的阅读习惯,进而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总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可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个人修养,促进他们不断成才。

(江苏省滨海县滨海港经济区韬奋希望小学)

上一篇:论中国文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作用 下一篇:巧用“问题”教学法激活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