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凉山州美姑县苦荞麦产业化道路探析

时间:2022-08-20 01:27:14

四川凉山州美姑县苦荞麦产业化道路探析

【摘要】凉山苦荞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较好。苦荞茶不仅畅销国内市场,同时还远销东南亚和欧美,成为大众欢迎的绿色饮品。美姑作为凉山盛产荞麦最重要的县之一,其种植面积之大,产出的苦荞麦香、色、味俱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根据这一优势,提出了美姑苦荞走产业化道路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苦荞麦;产业化;促农增收

凉山州美姑县位于四川西南部凉山州东北部,处于金沙江上游,这里气候适宜,属于高原气候区,年降水量为814.6毫米,常年日照时间1790.7小时,无霜期240天。幅员面积2731.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2l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45亩。2012年,凉山州美姑县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05亿元,增长18.2 %,农民人均纯收入4014元,增长18.2%。美姑作为凉山州最具荞麦生产优势的县,如何科学发展壮大荞麦产业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1 美姑苦荞麦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

1.1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凉山州美姑县是典型的山地县,县域土地面积大多分布在连绵不断的高山之中,荞麦一直是这里的彝族山民们的主食,种植历史悠久,通过科学化、规模化生产,大力提高荞麦产量,并引进实力强劲的荞麦产品生产企业,对于凉山州美姑县县域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美姑县农业可储蓄发展的选择

凉山州美姑县全县粮食主要作物有苦荞麦、土豆和玉米,其中土豆和玉米的种植收到一定条件的束缚,最低海拔和最高海拔区域都不能很好的生长,而苦荞麦则不同,其生育期短,适应性强,耐旱能力强等特点使它成为美姑农民最重要的旱作节水农业作物的最佳选择。

1.3提升县域竞争力

苦荞麦产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荞麦产品所具有的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清火等各种特殊功能,已在消费者的心目中树立起了很好的口碑,荞麦产品的大力开发也给凉山当地企业和政府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和财政收入。

2 美姑发展苦荞麦产业的可行性

2.1 美姑县具有生产荞麦的优势条件

凉山州美姑县具有生产荞麦的光热资源和生产条件,雨量充沛、土壤疏松、透气性好、昼夜温差大等。全县旱地面积居多,远离工业区,污染少,优越的生态环境也为绿色的苦荞麦产品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条件。

2.2荞麦市场需求大幅度增加,加大了荞麦产品的研发力度

荞麦一直都是美姑人民的主要粮食,随着荞麦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接触并接受了荞麦产品,并且对荞麦产品营养丰富、保健作用明显等优点肯定,市场需求量日益扩大,价格也日趋高涨。这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同时给他们带来较好的经济收益。

2.3美姑发展苦荞麦产业的技术条件日趋成熟

荞麦种植在美姑拥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当地的农民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播种植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如果政府能够加以正确的引导,并在资金和科学技术方面予以大力支持,美姑的荞麦产业产量将会大大提高。这个条件对于当前美姑县政府而言已经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2.4美姑荞麦具有比较优势优势

荞麦在美姑悠久的种植历史中,显现出了对周围环境适应性强、抗旱、抗病、抗虫性突出、子粒饱满的宜种特征,并且富含淀粉,因为远离污染区,2004年还认证为无公害优质农产品及基地。根据统计,凉山州美姑县全县荞麦常年种植面积有11多万亩,平均亩产可达140公斤。有关专家对全县地域、气候、土壤条件等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和预测,得出全县荞麦种植面积在现有基础上还可大幅增加,加上进一步引入科学化、规模化种植技术,指导当地农民提高种植技能,美姑的荞麦产量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5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结合高新技术,大力推进荞麦的科学化、规模化种植,对美姑当地的农民而言,是增加收入的一条重要渠道,而对于政府和企业来讲,他们在扶持农民创收的同时,也得到了丰厚的利润和财政收入,对整个荞麦产业链的积极参与者来说,都达到了共赢的局面。

3 美姑苦荞麦产业化道路的对策思考

3.1优化道路交通建设

要想走荞麦产业化道路,美姑必须先优化道路交通建设。美姑―乐山―成都线,这是凉山州与成乐(成都―乐山)经济圈相结合的前沿地带,成功融入成乐经济圈将会给美姑荞麦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

3.2政府引导,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以龙门乡食品工业园区为平台,引进技术资金雄厚的企业,在全县范围内实施“公司+协会+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最大程度调动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不断增加产量和农民收入。

3.3创新荞麦产品种类

当前,荞麦产品最为流行的是饮品,就是苦荞茶,但不要忘了荞麦是彝族人民的主食,它还可以加工成各种各样的绿色食品,这就要求美姑的企业要不断进行科技创新,与时俱进,产品及时更新换代可以使荞麦产业焕发出更为强大的生命力。

3.4树立品牌意识

借助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开发出别具特色的美姑苦荞麦产品,通过电视、博览会等各种途径打响品牌,然后牢牢抓住凉山州东五县的荞麦生产基地,为美姑荞麦产业化提供源源不断的货源。由于美姑是东五县之一,在地域上与其它四个县连成一片,便利的条件使得开发美姑荞麦产品的原材料供应更加稳定。

3.5强化市场营销技术和手段

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让美姑荞麦产业融入成乐经济圈,政府的大力支持、资金技术雄厚的企业使美姑的荞麦产业高速腾飞,源源不断的荞麦种植给美姑荞麦产业化带来充足的原料,具备了所有这些以后还不够,美姑要立足长远,永久的保证美姑的产品生态、无污染,并采取有效的市场营销手段让美姑荞麦这种绿色食品走出省外市场,进军国际市场,这样才能创造更为丰厚的利润,为美姑农民增收,推动凉山州美姑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江.浅谈凉山州美姑县优质荞麦基地建设的必要性[J].农业网络信息.2009(3)

[2] 曾勇,鲁荣东,王建平.县域经济发展关键产业支撑[J].四川省情.2012(8)

[3] 敖耀庭,殷冲,向甜,向发全.凉山州喜德县苦荞麦种植现状与发展对策[J].经济师.2009(10)

[4] 靳建刚.右玉县荞麦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7).

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13ZYXS78。

作者简介:

罗泽龙(1985― ),男,藏族,四川黑水人,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学;

唐正霞(1988― ),女,羌族,四川松潘人,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民族区域经济。

上一篇: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的对策 下一篇:浅析我国无效婚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