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如何培养学生素质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时间:2022-08-20 12:47:16

浅论如何培养学生素质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一、深入生活,敏锐观察,积累写作第一手素材。

引导学生做好写作素材积累。“厚积薄发”是教学的途径和追求的目标,只有“厚积”才能做到“薄发”。因此我们要努力拓宽学生的生活面,丰富学生生活的色彩,学校和班级最好每学期都有计划地组织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学生提供直接的写作素材。写作文,就要有作文的材料,作文的材料从哪里来?从根本上说就是从生活中来。这就必须培养学生观察周围社会生活的能力,要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第一必须让学生观察大自然,投进大自然的怀抱。把学生带进大自然的怀抱,让他们观察飘逸的云、喷薄的朝阳、金色的晚霞,去聆听归巢的鸟雀、低吟的伏蛉,去寻找春的足迹,去感受夏的繁茂,去体验秋的丰盈,去领略冬的萧瑟……让学生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拥抱大自然,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积累写作的第一手素材。第二要让学生观察身边最熟悉最平凡的人,当我们把观察的眼光由博大神奇的大自然转向茫茫人海之中、芸芸众生之上,我们会由衷的赞叹,人物的世界很精彩。不同的穿着打扮、身材长相、言谈举止,迥异的人生经历、处世态度、理想追求、脾气性格等等,这都是学生观察的内容。让学生从自己最熟悉的人开始进行观察,体会各自丰富的内心世界,描绘出个性化的人物,写出平凡人物和不平凡人物的闪光点。如我教学生观察自己的母亲如何忙里忙外,如何干她所从事的劳动,遇到了那些困难,如何克服,体验母亲含辛茹苦养育儿女的生活。通过指导后,这次作文涌现不少优秀作文,其中有篇文章我在全班朗读了后,学生深受感染,原来总觉得自己的母亲很平凡,但现在也有不少感人的事迹可写。只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生活中有不少闪光的凡人小事值得去特写。

二、参悟书本,厚积薄发,充实写作的仓库。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源泉,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生活是作文素材的直接来源,书籍则是优秀作家的宝贵经验。因此,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也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息息相关。由于现在的学生学习任务重、作业多,读书看报的时间少,学生得不到优秀作品的熏陶,接触不到当前中学生的优秀作文。作为语文教师应想方设法去拓展学生见识。1、发动学生多订报刊杂志,让学生把自己拥有的书拿出来,开辟一个班级图书角,供大家相互借阅。2、每堂课有五分钟的优秀作品朗读,同时点明学生进行讲评,让学生接受优秀作品的熏陶。读书则要养成圈记、点评、作为阅读笔记、制作阅读卡片等阅读习惯。

三、编织联想的彩衣,挖掘想象的潜力。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应该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内容”。事实上,联想与想象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打破常规思维,进行创新。学生的发现,很多时候来自于教师启智开悟的点拨。学生好寻根问底,好异想天开,好追本溯源,而这就是最本质的创造意识和创造精神。作为教师,应在作文训练中为学生提供驰骋思维、启迪心智的空间,引导他们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抒写人与社会的奥秘和意义。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我们时时都处在各种各样的关系中,相互关联的客观世界反映在我们的大脑中是彼此联系的。思维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要想作文写得生动感人,就必须注重联想和想象能力的训练。那么怎样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素质呢?第一,丰富记忆的表象。联想和想象的基本功在于将观察的对象有意识的回忆,然后由此及彼,由点到面地进行联系,或在我们脑海中形成一种丰富的意象。因此,应注意训练学生的有意注意,加强朗读培养语感。这样,在我们的选材“过电影”时,回忆越清楚、越具体,形成表象的能力就越强,联系也就越广泛,文章也就越生动。第二、点燃情感之火。一个人对自己的记忆表象缺乏激情,想象的翅膀仍然很难展开。生活积累是干柴,心中的情感是烈火。情感越真,现象愈美,因为想象的触发点往往就是你的动情点。因此,在作文时,移情于物、移情于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文章才会生动而感人。

四、学会分析,激发创造思维。

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是偶然的,个别的而又是司空见惯的。但是,当我们把这些现象稍加分解、仔细比较、左右联系之后,就会发现许多深层次的东西。如“打麻将”这一中国的娱乐“国粹”,它的特点就是“看住上家,防住下家,自己和不了,也不让别人和”。通过联系社会与生活进行分析,这不就是说明我们民族心理存在着“窝里斗”的劣根性吗?在分析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文时就会打破思维定势,因为思维定势使学生养成了惰性和对权威的绝对崇拜,只有冲破条条框框的束缚,才能不断使思维得到延展和深化。比如“勤学苦练”,“苦练”早已成为思维定势。为什么不会引导学生化“苦练”为“巧练”,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把自我从巨大的精神压力下解脱出来呢?还有诸如“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近水楼台后得月”等都可以用创造性的思维来拂去岁月的风尘,赋予新的见解和蕴涵,使文章写得有新意。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常规,对于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创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怎样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这就要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干。不迷信书,不迷信古人,不迷信权威。提倡标新立异,但必须自圆其说,敢于大胆假设,但必须小心求证。如果能@样的话,作文何愁写不与深度、写不出新意呢?实践告许我们:个性化的文章离不开创造思维,而创造思维正来源于学生的发现,只有引导学生从想象中发现,突破思维定势,才能打破学生习作模式化的现状。

通过观察生活,积累知识,学生感到生活中有所观察不完的东西,写不完的感受,由无话可说变成有话可说、有物可写。但是,有话怎么说才能说得生动、有深度、有新意义呢?这又是一个横在学生作文面前的“拦路虎”。平时,我们作文训练时注重文本的训练,诸如构思布局、遣词造句和运用各种表达方式等。但文章不是文字的简单组合,它必须是以情动人,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因此,注重文本教学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培养学生自身的个人素质。既注重对学生的作文文本作分析指导,同时也要加强写作主体的心理素质的培养,这是当前中学作文改革的一个重要出路。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使他们养成积累知识的习惯,作文内的材料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激发他们创造性的思维,文章将写得生动、传神,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此,观察、积累、联想与想象、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是中学写作必须培养的基本素质。

上一篇:探析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下一篇:浅析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