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母乳喂养的问题及护理对策

时间:2022-08-20 12:06:21

早产儿母乳喂养的问题及护理对策

资料与方法

2005年6月~2007年8月在我科分娩的早产儿共96例,其中双胞胎8例次,三胞胎3例次;孕周28~32周29例次,33~36周67例次;体重1.5~2.0kg 38例次,2.1~2.5kg 58例次;Apgar评分为0~4分9例次,5~7分39例次,8~10分48例次;82例经阴道分娩,剖宫产14例。

早产儿母乳喂养的常见问题:①乳母问题:乳母对母乳喂养信心不足、缺乏经验,有些母亲认为自己提前分娩,不会有乳汁分泌,对乳汁分泌机制缺乏认识。加之担心婴儿过小,不会吸吮,频繁出入温箱容易受凉而放弃母乳喂养。②早产儿问题:早产儿各种生理机能低下,尤其是消化功能不健全,口腔较小,吸吮力较弱,吞咽和呼吸常不协调,致母乳喂养困难。③乳汁分泌不足问题:母亲因提前娩出低体重早产儿而思想焦虑,大部分早产儿需要特殊治疗而限制了母婴密切接触,婴儿吸吮姿势不正确,吸吮时间过短以及母亲营养不良等因素,都可导致乳汁分泌不足。

护理对策:①强化母乳喂养宣传教育,树立母乳喂养信心,掌握母乳喂养方法。因人而异制订母乳喂养强化教育计划和护理措施,对母亲和家属循序渐进地进行母乳喂养宣教,讲解母婴同室的好处、按需哺乳的必要性,演示正确的喂养姿势。②实行特护母婴同室,尽早实施早产儿母乳喂养,鼓励早吸吮、勤吸吮,早期喂养能预防肠管萎缩,刺激胃肠系统的成熟,促进喂养的耐受[1];对部分尚能吸吮者,尽量经口喂养,不能经口喂养,但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尚好者,可选用饲管法喂养[2];每天要对母亲挤奶≥8次,并且尽早教会母亲挤出的乳汁通过少量多次鼻饲给婴儿,以后只要孩子能耐受,就尽快经口喂养,护士把挤出的奶采用滴管喂养婴儿,并教会母亲。经过耐心细致的护理,婴儿逐渐过渡到自己吸吮母亲的乳汁。扁平或较短的产妇在喂奶前先按摩,刺激泌乳反射并挤出一些乳汁使周围(乳晕)变软,有利于婴儿的含接,将连同乳晕含在口里,在口腔内形成“长”使婴儿能够有效地吸吮。过大的产妇,哺乳前用一手的拇示指揉搓十几次,哺乳时再用拇示指牵拉,使其变细变长,并将放于小嘴旁,刺激其张大嘴含接,以便将、乳晕一起送入婴儿口中,经数次训练,婴儿便会适应,并自如地吸到乳汁。母亲能按需喂哺自己的孩子,顺利实施母乳喂养需要母亲的信心和责任护士的精心护理。③加强乳母心理护理,保持乳汁分泌充足。告知所谓“乳汁不足”、“无奶”等现象均由人为因素造成,婴儿不吸吮,就会停止泌乳,增加泌乳最效的办法就是及时排空。鼓励乳母多食高热量、高蛋白、多汤汁饮食,以促进乳汁分泌。避免食用抑制乳汁分泌的食物,如韭菜、麦芽、人参等;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咖啡等;避免食用油炸食物、高脂肪食物等以免破坏良好的喂养效果[3]。我们临床经常使用维生素B6等药物帮助乳母断奶,故乳母应避免使用该类药物。

讨 论

通过对96例早产儿实施母乳喂养化护理,发现早产儿母乳喂养的主要问题是早产儿自身的因素和乳母的一些心理问题。在临床工作中,应增强责任心,针对产后母乳喂养的问题,多给予正确指导,多给母亲一些良性刺激,建立一个来自社会、家庭和医务人员的支持系统,让早产儿也能像正常新生儿一样实施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率。

参考文献

1 单红梅,等.早产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华儿科杂志,2007,45(3):187.

2 王继山,等.主编.实用小儿胃肠病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844.

3 张晓菁,等.哺乳期的营养管理.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 4:264.

上一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分析 下一篇:肝性脑病187例临床分析与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