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几点做法

时间:2022-08-19 11:28:02

矫正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几点做法

摘 要:矫正不良习惯是形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当今,部分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中不良行为的表现较为突出,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深入了解学生,探明学生产生不良行为的内在因素的基础上,根据儿童心理活动规律和个性、年龄特点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矫正。

关键词: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矫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259-01

如何有效矫正小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呢?笔者下面谈几点自己的做法。

一、尊重中传递爱意

对学生而言,自尊是无价的。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由于经常会受到成人、教师的斥责、惩罚和其他同学的耻笑或歧视,一般都比较心虚、敏感,对老师和同学存有戒心和敌意,但他们又很需要教师的谅解和同学的尊重信任。因此,教师要注意情感的培养,亲近他们,真诚的关心他们,用感人的身边事、身边人教育他们,更要发挥班集体的力量正确对待和热情帮助这些学生,只有当学生体察到教师的善心和善意,体验到集体的温暖,他们才会消除对立情绪,增强对人的信任感,乐于接近教师并且接受教师和同学的帮助,紧闭的心扉才会打开。

二、诱导中点 燃激情

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往往听惯了训斥,学会了检讨或其他应付的办法,所以教师的一般劝说、批评往往收不到理想的效果。如果教师能抓住某些学生感兴趣的事件激起他们的情绪波动,而后给予启发诱导,帮助他们解决存在的问题,这种经历往往会在他们的心灵上留下深刻印象,成为不良行为习惯转化的拐点。例如,有这样一位同学,因爱拿别人东西经常受到同学们的猜疑和嘲笑,这一次有个同学的《新华字典》一下子找不到了,大家又怀疑到他身上,他非常不安,因为确实不是他拿的。当我看到这种情形时,没有立即下断语,而是告诉丢字典的同学放学回家后再好好找找。第二天早上,我刚踏进教室门口,那位丢字典的同学低着头,轻声对我说:“老师,我的字典在家里找到了。”我听后终于松了口气。为了让这位“丢字典”的同学吸取教训,也为了帮助受到同学怀疑的那位同学树立信心,我建议“丢字典”的同学鼓起勇气向全班同学说明事情的缘由,而后再向被冤枉的同学真诚的说声“对不起”,当这一幕在教室里上演时,教室里迸发出一片掌声,被怀疑的同学眼角湿润了。从次这位同学拿别人的东西总要事先打个招呼征得对方同意后方可,彻底改掉了爱拿别人东西的习惯。

三、宽容中唤醒自律

在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时,对犯错误的学生一个宽容的提醒眼神、一个宽容的敏感动作,一句宽容的暗示话语远比采用训斥责备的方法管用得多。有这样一位学生,学习习惯很差,每次测试数学成绩超不过40分,但这次却意外地考了65分,有学生公开向我谏言:“成绩是抄同桌的。”此言一出,立即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附和,说实话,我也有点不太相信。当我的目光移到他身上时,看到他涨红着脸欲解释又恐不被人信任的无奈神情时,我没有以怀疑的态度质询他,却对全班学生说:我们的监考是严肃的,考风也是端正的,他遵守了考试纪律,我相信成绩是真实的,不信的话,下一场考试让他单独座,证明给大家看!我很自然的一段话使他很感激。

接下去一段时间的学习里,他课上眼神专注了,发言也渐渐地多了,人也精神了很多。转眼到了另一场考试,我给他单独安排了座位,可他依然考合格了。我大声向全班学生宣布这一个消息后,全班同学震惊了。我再次看到他眼中闪烁者感激,我没有就此结束,而是找他交谈:你的进步很大,证明你是有学习潜力的,可为什么大家一开始不相信你呢?他诚恳地说:“我过去学习态度不端正,学的也不扎实,同学们自然不相信我,可自从老师给了我这次机会,为证明给大家看,我时时暗下决心管自己,自我感觉学习有进步,现在对数学也渐渐有了兴趣,感谢老师对我的信任。”

可见,宽容是师生紧张关系的“剂”, 能震撼和洗涤学生的心灵,对唤醒学生的自律意识会产生润物无声的效果。

四、惩罚中激发责任

教育不能远离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惩罚区别于体罚,它是在关爱的前提下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矫正的强制措施,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惩罚就别具一格:罚犯错的学生写作、画画、罚做好事。我们在惩罚学生时不妨学学苏霍姆林斯基,并动用点心智,当学生有不良行为表现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动机可一反常态保持缄默,甚至忽视学生,给其心理压力;也可以暂时禁止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一个星期内不准那些喜欢打乒乓球的学生打乒乓球;还可以采取“自食其果”的方法让学生消除自己不良行为带来的消极影响,如在墙壁上乱写乱画自己搽干净;损坏公物按价赔偿。这样做能使学生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懂得不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是会害自己的,甚至还要付出代价。学生一旦有了对自己惩罚的经历,他们才能对教训记得住,想得深,才能对不良习惯有警觉,改得快。

五、赏识中有的放矢

赏识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身上的可爱之处,发现孩子的“兴奋点”,认准矫正不良行为习惯的“最近发展区”,就能找到矫正的突破口。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师能捕捉学生身上转瞬即逝的“闪光点”及时予以表扬就能迅速拉近师生距离,如果再能从正面出发积极扩大战果,创设情境,让犯错误的孩子有所作为,伴随而生一场积极的心理体验,去淡化和排除其消极体验,学生就能放下包袱,行为回归到规范的轨道。当然,初步的矫正与良好习惯的形成尚有一段路要走,小学生自制力和持久性差,不良习惯往往会反复发作,这就需要教师有股恒心,有股韧劲,巧妙利用家校的合力,针对小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在不良习惯的反复发作中着力矫正。如在班上建立《学生进步记录》;学校和家庭间实现教师和家长“短信通”;教师向家长写等方法都能有效遏制学生不良行为的发作,促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上一篇:如何运用心理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下一篇:红光照射联合伐昔洛韦护理治疗糖尿病合并带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