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业走进校园 走近学生

时间:2022-08-19 10:01:43

让创业走进校园 走近学生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以创业带动就业”,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赋予创业教育新的内涵。江苏省教育厅为此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江苏省职业教育创业行动工程的意见》等文件,有力地助推了全省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的开展。

近年来,学校秉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育人理念和“致力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理念,践行创业教育,致力学生发展,积极构建创业的教育体系、实践环境和校企联动机制,努力探索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学校也将创业教育纳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特色建设项目,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全面推进。

加强创业教育的宣传引导

1.目标引领,高点定位

学校就业创业教育工作起步较早。“十一五”期间,学校依托名师工作室、学生社团、兴趣小组和校内相关企业,先后成立了一批学生创业小组,开辟了“蓝衣坊”、“永谊家电维修部”等创业窗口,引导学生开展创业实践。2009年,学校实训基地二期工程竣工,3000平方米的学生创业中心投入使用。2010年9月,学校先期开辟了底楼14间店铺供专业部指导学生开展创业活动。2011年,学校将创业教育作为特色项目纳入国示范校建设中。同时,学校作为省创业教育协作组牵头学校,申报了国家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科研课题《创业教育数字化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学校成立了“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和“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逐步建立健全了创业教育的管理机制和工作机制。

2.营造氛围,形成共识

创业教育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是新时期人才培养观念、培养方式的一种改良和进步,必须让全校师生形成共识。为此,我们着重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舆论宣传。我们挖掘校友创业典型,专门编制了《创业典型案例》,利用宣传栏、板报、校园网、广播站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我们还大力宣传国家、省、市和学校有关鼓励支持学生创业的政策、制度,努力营造崇尚创业的良好氛围,使创业意识渐入人心。二是活动引领。我们积极办好在师生中颇具影响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创业计划大赛、技能节、毕业设计展等品牌赛事,并发挥其辐射功能,以带动全体师生参与创业教育活动。我们坚持组织好一年一度的职业生涯设计大赛、创业生涯设计大赛、社团活动展等活动,适时开辟校园“跳蚤”市场。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丰富学生创业知识,提升学生创业能力。三是表彰激励。学校通过国庆表彰等多种渠道激励在各种职业技能大赛、创业活动中取得成绩的学生、教师,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实践。

3.分类指导,提升内涵

在创业教育中,学校根据创业的课程知识、创业的实务技能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采取了分层推进、分类指导的教育模式:对全校学生普及创业教育,对创业积极分子组织骨干培训,对自主创业学生进行单独指导。我们还全方位、多层次、有计划地开展创业教育和指导。一是及时调整专业课程结构,将创业教育作为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列为必修课,并将之渗透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开展创业理论、创业实务培训和国家相关法规、政策的教育。二是以选修课为平台,开设《NFTE创业指导》课程,将创业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三是开展“创业成功者进校园”活动,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和往届毕业生回校给学生做经验介绍。四是组织学生到创业园、创业基地参观。通过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不断唤发学生的职业情感,积聚创业潜能。

创设创业教育的实践环境

1.构建模式,强化基础

创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市场调研、条件分析、规划设计、环境选择、资金筹措、登记注册、财务管理到市场经营等,是一个逐步认知、尝试、实践、体验、适应的工作过程,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们根据“循序渐进、融入专业、实践提升”的创业教育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为核心,以创业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创业能力为关键的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战略,构建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选修课为补充,以实践基地为载体的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相结合的创业教育模式,加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素质教育工程建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进一步凸现创业素质教育内容。在一年级学生中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组织开展了就业创业教育讲座、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与创业实务辅导等相关活动。商贸、服装、机械等专业部部分班级与企业合作,实行了“1+0.5+1+0.5”、“1.5+0.5+0.5+0.5”等多种个性化工学交互的学程模式,让学生先期体验就业、创业的过程。在创业活动中,关注学生“会做人、会技能、会创新”的高度统一,培养学生的积极就业观、创业观和价值观。

2.搭建平台,践行创业

在分阶段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创业技能、创业实务培训的基础上,让学生走进创业园,在真实环境中进行创业实践。我们利用新建的学生创业中心,组织三、四年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沿街开设了永宜家电维修部、普拓电脑服务部、锦衣坊、小乖猴服饰、饰界饰品、秀甲美甲、中联通讯服务部、闪稿秘书工坊、花之物语、杉杉家纺、风采艺术写真馆、左翼广告有限公司等创业窗口。2010年9月,学校为了给学生搭建创业平台并规范经营活动,专门成立了“南通市天职创业培训服务有限公司”,并领取了营业执照,办理了税务、工商等注册登记手续。各专业部委派专人负责创业窗口的日常管理事务,协调处理好学生创业与学业的关系。学校积极引导、扶持学生创业,成熟一个,走出一户,带出一批。目前,普拓电脑服务部、闪稿秘书工坊学生创业小组,通过近一年的实践锻炼,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已进行了工商注册登记,申请独立自主创业。

3.校企联动,多元发展

学校充分利用实德贸易、赛晖服装、远东汽修、科嘉海信电器、左翼广告公司、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入驻学校的企业及其他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就业创业活动。目前正在探索的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企业主导。学校引进公司落户创业园,由公司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带领学生体验就业创业过程;二是项目引导。由学校专业教师联合聘请的企业商务经营骨干,带领和指导学生进行项目开发和创业实践;三是自主创业。由学生团队自己申请,经学校批准,办理相关手续,自主开展创业活动。创业实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观念,为学生顺利走向社会积累创业经验、培塑创业能力搭建了良好平台。

建立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

1.完善制度,强化管理

2010年,学校先后出台了《南通中专学生创业园管理办法》《学生创业教育工作方案》《江苏省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创业教育特色项目协作组工作方案》等文件。逐步健全了学生创业工作领导和管理机构,成立了学生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成立创业教育工作组,招生就业处具体负责创业中心的统筹、协调、服务、监督和考核、管理工作;各专业部成立创业教育工作小组,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分解,将创业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形成了学校统一领导,职能部门统筹协调、各专业部具体实施、师生积极参与的创业教育机制。

2.培训师资,提高质量

学校建立了一支专职与兼职相结合,普及教育与重点指导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2008年孙峰、金柳柳老师参加了由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组织的“NFTE创业指导”培训。朱国栋、王桂明、田良群等老师参加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的“SIYB创业指导”培训。2009年,孙峰老师受聘光华慈善基金会,去四川等地参加了创业教育的讲学活动。2010年、2011年暑期,我们组织全校教师,开展了创业教育的专题培训,组织部分管理干部和创业教师去我省创业教育具有代表性的泰州机电高职校、张家港职教中心等学校参观学习。目前,正在组建学校层面的创业教育指导教师核心团队。

3.建设基地,保障发展

十一五期间,学校启动了新校区扩建暨实训基地建设工程,其中,投资近600万的学生创业园于2010年落成,10月份开始启用。目前已开辟了“饰界饰品”等十四个创业商铺和好家园超市、南通科嘉海信专卖店等校外创业实训基地。近两年,学校投入上百万资金建设创业园,开展创业教育,对不同专业、不同形式的创业实践和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给予强有力的支撑。目前,学校创业园建设已纳入区创业园、科技孵化器统筹建设和开发的基地。

回眸几年来的创业教育历程,我们既品尝了成功的喜悦,也清醒地认识到,开展创业教育作为推进职教改革、创新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发展的一项新课题,需不断努力探索和研究。“十二五”期间,学校将紧紧依托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创业教育特色项目建设这个平台,不断挖掘自身优势,力争在核心队伍建设、实践基地建设、课程教材体系建设、创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动学校创业教育工作全面深入开展,努力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上一篇:还没毕业已是两家店老板 下一篇:朱盈月:就着技能去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