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二语习得成绩有关的内部因素概说

时间:2022-08-19 08:31:37

与二语习得成绩有关的内部因素概说

摘 要:本文站在二语习得者的角度分析与二语习得成绩有关的重要因素,这是一个新的视角,不仅让二语习得者能从这些重要因素中受到启发,以便有意识地加强自己二语习得所需知识的修养、能力的提高,对我们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或者说所有的外语教学与研究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二语习得 纠偏能力 自动化输出 语言加工

一、学历及知识结构

这是二语习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它包括二语习得者受教育程度、对语言理论、语言学习理论及一般教育理论的掌握程度。据笔者的调查,一般情况下,对于成年二语习得者来说,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比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要强;对学习理论及一般教育理论有一定了解的人比了解的少甚至不了解的人对语言的理解力及感悟力要强。笔者曾经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在年龄结构相差不太大的班集体中,学员的学习理解能力水平相当,只有两个人明显落后于其他人,调查后得知这两个学员都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而其他同学都接受过或正在接受高等教育,尽管他们各自所学的专业不同。

二、掌握外语的经历(经验)与能力

根据信息加工理论认为, 语言加工和语言习得应当是按照语言输入―集中加工―语言输出的流程来进行的。实践证明,语言习得者除了应当进行大量的交际性语言实践外,一定还要重视语言习得过程的循序渐进性,加强对语言的感受性学习,包括对语言材料的不断积累。如果语言习得者有过学习外语的经历或者经验,他们就会比没有这种经历或者经验的人学得效率高些、效果好些,尤其是他们有了很成功的外语习得的经验以后,他们会按照以往学习外语的经验来研究、比较几种语言的不同,更快地习得目的语。笔者曾经教过一个瑞典学生,他在日本居住过十年,有习得日语的经历,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他总是不自觉地将汉语与日语进行比较分析,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他已经能够看懂用中文解释的汉语成语词典。

三、获得第一语言时的听说读写能力

人们运用语言的方式有听、说、读、写四种,其中听和读是以向学习者输入信息为形式,达到输入语言材料的目的;说和写是以让学习者用所学语言输出信息为形式,达到训练和强化语言材料的目的。语言习得者在习得母语(第一语言)过程中体现的能力在习得第二语言时一定有反映。比如,以前笔者曾经教过一个日本学生,他是学技术管理的,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表现健忘、话语不是特别连贯等特点。后来笔者询问原因,学生说自己对日语――他的母语也是这样,前一天看过的电视剧第二天就不能连贯地复述出来。后来,我们让他养成了一种习惯,把每天想说的话、听说的事情、看到的电视内容等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再慢慢地叙述,久而久之,他的语言能力明显提高,学习汉语的自信心增强了,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学习过程呈良性螺旋式上升的循环。那么,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听、说、读、写四者之间的关系,即语言材料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作为二语习得者,首先应该培养的能力是理解,尤其是听力理解。外语学习的初学阶段,语言输入的量一定要大大多于输出的量。语言输出的前提首先是输入,输入在整个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二语习得应该把感受放在表达之前。在通常所说的“四会”中,听和读属于吸收性的、输入性的;说和写属于表达性的、输出性的。二语的整个习得过程一定要尽量体现“听读领先,说写跟上”的规律,在处理“四会”关系上汲取自然习得语言途径的合理内核。有研究者发现,在儿童语言发展的起始阶段有一个以听力理解为主要活动的“沉默阶段”,这种现象提醒我们二语习得者不要强求自己过早地进行表达活动。由此可见,要使二语习得者不断积累所学的语言素材,关键在于重视语言材料的输入。像听读那样的接受性技能的训练应该先于说写那样的运用性技能。

四、对事物的观察、判断、分析、辨别、综合能力

此项关系到二语习得者对目的语的语音、语法、文字、语用的准确理解、输入、自动化输出整个过程的效率。同时,也影响到二语习得者是否能把其第一语言(母语)同目的语及其他语言进行正确的对比分析,以更快地提高运用目的语的能力。

五、二语习得者本人获得语言/知识的努力程度

习得者对学习新知识的一贯态度如果是积极主动的,学习效率就高;习得者只要智商、情商足够高,在习得目的语的过程中积极主动、情绪良好、进入角色,他的习得成绩就会非常好。

六、受第一语言及其它语言影响的情况及程度

根据二语习得的迁移理论,二语习得者的母语或者其他外语对其正在学习的二语有正面迁移作用,他习得二语就会少走弯路,很快掌握正在习得的二语的特点,达到最理想的学习效果。

七、获得目的语过程中对中介语的使用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习得者所使用的中介语越是接近目的语他获得目的语的过程就越短,准确性也越高。

八、语言习得者自己纠偏的能力

二语习得者对自己在习的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或者产生的偏误有较强的

认识并改正的能力,可以帮助他更快地习得目的语。

九、记忆力

习得语言的过程需要准确牢固地记忆所学的重点,那么,习得者记忆力的好坏也就影响他学习效率的高低和运用语言准确性的大小。

十、语言习得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这种能力也会反映出二语习得者对目的语掌握的准确性及效率(文化、

语言、快慢、思维方式等)。

十一、对基础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毋庸置疑,对基础理论(学习方面的)有一定研究的二语习得者,一定能在学习过程中理性地、有目的地不断总结成功经验、汲取偏误教训,更快习得目的语。

十二、对语言自动化加工的能力

在语言学习中有各种语言单位,即音位、音节、词、词组/短语、句、语篇等,这些单位存在于不同的层次,并构成各种复杂的层次组织结构。由于长期使用,每个单位都是一种具有自动性的认知模式,各种模式的作用形成复杂的反应方式,其中包括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和横向的连锁反应。知识的自动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五种方式:第一,知识通过词义起作用,因为就个人而言,词义都有其联想或因果背景,激活词义等于激活了一组意义或知识;第二,句子理解需要通过实词和各种非语言知识构建句子命题结构;第三,语篇中的局部结构的认识,需要通过新旧信息匹配、旧信息重置、共同话题等许多以知识为基础的心理策略;第四,在语篇理解中,人们不但能作出宏观题材和体裁结构的反应,而且会对相应的知识做出反应;第五,在会话中,人们需要根据双方角色、时空位置、正式程度、会话规则等多种因素做出反应,这类知识的作用具有很强的自动性,人们自己通常意识不到。自动性的增强是个重复和练习的问题,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采用多种方法。没有足量的练习,不可能达到自动反应的程度。

结论

笔者以上列举的影响二语习得者习得成绩的因素是就大体情况而言,并不否认有例外、存在个体差异。

参考文献:

[1]刘主编《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2]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

[3]周小兵《第二语言教学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上一篇:中学化学中涉及的环境污染 下一篇:高中语文课中戏剧篇目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