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络电视台电视节目运行模式研究

时间:2022-08-19 08:15:06

校园网络电视台电视节目运行模式研究

摘要:模拟省市一级的电视台运行模式,使学生充分接轨社会,又能系统地锻炼专业技能,同时也是学生自我展示的平台。我们依托网络为载体,所有学生的作品都上传网络,这也是对外交流的新趋势。我专业一直施行的综合实训等课程为这一实践基地的成立奠定了基础。自2011年10月始我校网络电视台运营至今,参与了很多大型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关键词:网络电视台 运行模式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TN9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168-01

一、东北电力大学校园网络电视台建设现状

目前网络电视台运营主要以新闻为主,一档新闻类栏目《东电新闻》,每期新闻数在3―5条,每周一播出上一周新闻,时间为上午间操(9.35―9.50)在媒体系一楼电视上播出,与网络电视台网站同时开播,正在策划在校园所有食堂的电视上播出我们的新闻等节目。正在筹划中的另外两档节目分别是《品位光影》和《娱乐说新闻》。计划未来三年在栏目上要更上一个台阶,即新闻栏目要充分保证每周时长不少于15分钟的新闻。作为校园网络电视台,网站的建设尤为重要,要实现让校内用户随时登录网站都可以清晰流畅地观看网站上的节目,并可以实现互动。

二、校园网络电视台运行模式与制度建设

多年的运行经验,我们深切感触到制度建设对于一个集体、一个机构的重要性,对此我们将下大气力完善,要在现有基础上尽最大努力模拟省市级电视台的运行模式和制度管理,让学生在专业锻炼的同时,也要有真正工作中所必需的紧张感和使命感。

1.例会出勤与作品审查制度

每期节目学生自主寻找选题,在每周选题会上向制片人申报,选题通过后学生自主采访、拍摄、写稿,稿件写好后,由制片人审查,稿件审查通过后,进入演播室录制及后期编辑阶段,成片出来后,由制片人审查,审查通过后,填写播出单,上报台长签字播出。通过这样一轮制作过程,学生可以锻炼学生写作、采访、出镜、主持、摄像、后期编辑、演播室布光等专业能力。全方位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四年毕业后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满足用人单位要求。

每周例会及临时紧急会议等老师至少提前一天通知大家,所有同学接到信息都回复收到。每次开会都有专人记录出勤情况,由各个部门的组长负责记录,内容包括会议时间、缺席同学姓名及缺席等原因。并且在每次会议记录上组长都要将签字出勤情况纳入年终的考评指标中,作为一项重要的参考标准。

2.机构设置与管理制度

建立由台长负责下的各部门分级管理制度。按照电视台运行需求下设一些职能部门,所有部门按标准完成分内任务,每学期期末召开评审会。按目前状态,未来拟定下设的部门主要有新闻部、专题栏目部、特效制作部、对外宣传部、办公室等几大部门,由专有教师负责每个部门。对每个机构的职能和责任会有详细的规章制度约束,每个机构部门的学生负责人也是从电视台的学生中选出,通过竞争和考核,增强危机意识。

管理而言,我们将加大制度s束,在保证每个进入电视台的学生都能充分实习的基础上,实行严格的淘汰制度,目的是要使每个有志于锻炼自己的学生都能在一个充满朝气和斗志的集体中快速成长、成熟,不能因为一些同学的散漫而影响整个电视台的氛围。就此,我们会制定详细严密的评审制度、考勤制度、绩效考核等用以规范学生。

3.奖惩措施

现有的措施主要以激励学生为主,对不积极主动的学生,采取自愿退出与师生谈话清退的方式,既要保证电视台人员配备完整,又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信心。

以后的工作我们还要加大力度整治无故迟到及不按时完成作品情况,同时也要增加奖励机制,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能动性为主。积极与校相关职能部门取得沟通,将我们的电视台行政级别等同于院系一级别的分团委或学生会,这样学生在电视台工作期满取得的成绩可以在校内相关部门的评优、综合评定等活动中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积极寻求合作,可以联合校团委、教务处和学工处等,开展相关比赛、活动、演练等。

三、网络电视台的未来发展方向

以《东北电力大学“十二五”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272工程》规划纲要为指导,三年内我们将建设一批实验教学条件位居省内同类专业一流的实验室,整合资源,进一步提高我系实验室建设水平和实验教学水平。未来,我们的校园网络电视台会努力发展,不断完善自己,争取在校内的各项大型活动中都会完成一个准专业级电视台所能胜任的工作,通俗的说也就是不用再去外边请电视台、广播电台或者报社等媒体人,我们完全可以非常出色地完成这些工作,包括校级精品课、东电讲坛、优秀课程录制及项目申请,专业申报等工作的媒体制作部分。网络电视台不仅帮助我系学生增加实践经验,与行业接轨,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而且也成为我校新闻宣传不可多得的左膀右臂,校园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期待我们能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上一篇:工业城市都市农业量化模型与发展路径选择研究 下一篇:新时期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