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背景知识对翻译的影响

时间:2022-08-19 07:03:04

文化背景知识对翻译的影响

摘 要: 翻译,不仅是一种跨语言的活动,它更是一种跨文化的行为。翻译难就难在对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与翻译上,翻译问题不单单是语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它与文化因素、背景知识有着重大关系,受它们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译者除了要通晓两国的语言,更要熟悉两国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到使译文在语言和文化上的等值。本文就从宗教文化、习俗文化、地域文化和社会历史文化几个方面来阐述一下文化背景知识对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 翻译 文化背景知识 影响

一、宗教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宗教是从原始社会就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宗教是不同文化的表现形式,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色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体现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儒教、道教和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汉语中有大量与这三大宗教相关的词语。英美人多信仰基督教,现代英语中则有不少基督教词汇。英汉民族宗教方面的差异对英汉翻译有巨大的影响。如,汉语中的谚语“情人眼里出西施”,其对应的英语谚语是“Love is blind.”而“Love is blind.”是西方神话的产物,源自古罗马爱神Cupid,或古希腊爱神Eros的别称the blind god。

另外,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我们有道教的“玉帝”,佛教的“阎王”,有神话中的“龙王”,有开天辟地的“”和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而这些概念在欧美文化中并不存在。欧美人多信仰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安排的。对于中西宗教文化上的这些差异,在翻译时,我们就应予以重视,否则很容易引起误解。又如,英国翻译家大卫・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刘姥姥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时,把它译为“Man proposes,god disposes.”,乍一看,似乎神形兼备,译得很好。实则,God是基督教中的上帝,而不是佛教中的“天”。杨宪益先生把“God”改成了“Heaven”,从而保留了原文的宗教色彩。霍克斯先生的翻译对英美读者而言更为自然,更容易接受,但他把一个信佛的人变成了一个信耶稣的人就有点牵强了。

英语和汉语拥有大量的宗教词汇,有的看似对等的词,其蕴含的宗教文化信息并不同,翻译时要特别注意,切不可掉进“宗教的陷阱”。

二、习俗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习俗文化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不同的民族在打招呼、称谓、道谢、恭维、致歉、告别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文化习俗是不同的。众所周知,中国人一见面一般会问对方“吃饭了吗?”或“到哪儿去?”,在我们的文化中,这被认为是一种比较随和、友好、亲昵的问候方式。然而,如果将这两个问候语分别译成“Have you had your meal?”和“Where are you going?”,那么英美人就难以理解和接受了,他们会认为你是在干涉他们的行动自由。不过,这种文化差异现在已被大多数人所了解。又如,在接待远道而来的外宾时,我们常常会说:“辛苦了!”这句话如果直接翻译成“You were tired!”就造成笑话了。按照英美人的表达习惯,我们应该把它译为“Did you have a pleasant journey?”或“Did you enjoy your journey?”,这样就符合英美文化习惯了。因此,在翻译这类词语时,译者一定要考虑到两种文化间的这种习俗差异,绝不能望文生义,更不能机械直译。

另外,在称谓语方面,每个民族的语言文化习惯不同,表现也不同。就英汉两种语言而言,由于中国人向来重视家族及长幼次序,英语中的一个uncle就相当于汉语中的伯、叔、舅、姑父、姨夫等。汉语中兄、弟、姐、妹称谓分明,而英语中只有brother和sister。同样英语中的uncle,sister,brother和cousin,这样的词如果没有特定的语言环境,是无法把它们译成准确的汉语的。而且这样的词不只这几个。因此,英汉不同文化间的亲属称谓的互译是一大难题。习俗文化背景知识绝不止于文中所提到的,要想做好翻译工作,还在于平时的不断学习和积累。

三、地域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翻译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一个民族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便会形成与此地域相一致的对事物的看法,会形成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意识。如英国是一个典型的海洋国家,因而与海洋有关的比喻成语和谚语也特别多,不少汉语中的比喻成语或谚语译成英语时,其喻体往往取自与海洋有关的东西,如,“守口如瓶”,译成英语为as close/dumb as an oyster;“未雨绸缪”译为cast/lay/have an anchor to windward。

“西风”一词在英汉文化中的意义迥然不同。在英国,北大西洋的暖流带来的是人们对春天的期盼,由大西洋吹来的西风给英伦三岛送去了温暖的风,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就曾写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而东风来自欧洲大陆北部,故而寒冷。而中国正好相反,中国西靠高山,东临大海,东风吹来,无比舒心,常常有“东风送暖,大地回春”之说,而来自西伯利亚的西北风则凛冽无比,刺人肌肤。另外,由于生态环境的差异,各个民族对事物的看法也不同。汉语说“雨后春笋”,译为英语却变成了“Spring up like mushrooms.”这两种说法都反映了各自的生态特性。汉语形容多时常常用“多如牛毛”,而英语中却说“plentiful as blackberries”,它出自“黑莓遍地,俯拾皆是”的生态环境。又如,中国自古以牛耕为主,久而久之,人们就形成了对牛的热爱与赞誉,人们常常把那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人比作老黄牛,鲁迅先生有句话叫“俯首甘为孺子牛”。而英国多用马耕,因此马在英美文化中是勤劳和吃苦的象征,如“to work like a horse”(拼命工作)。由此可见,在翻译过程中,我们还要对地域文化有所了解。

四、社会历史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社会历史的发展对语言的影响是巨大的,每个民族的语言会带有各自历史文化的痕迹。英汉两个民族的历史发展不同,语言中所包含的历史文化痕迹也不同。这种痕迹主要反映在习语和历史典故方面。要译好不同语言中的习语和历史典故,必须了解语言所反映的历史文化。如把习语“打开天窗说亮话”直译成“Open the top window and speak bright words.”只会使西方读者感到莫名其妙,如果译为“Let’s speak frankly.”或“To be frank with you.”就简单易懂了,并能更准确地表达你所要表达的意思。

另外,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含有历史典故或具体人名地名的习语,这些习语形式上结构简单,内涵上意义深远,由于文化的差异,通常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上去理解和翻译的。如“东施效颦”、“败走麦城”、“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等。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heel(唯一致命弱点),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the sword of Damocles(达摩克斯头上的剑),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等,像这样的典故成语,我们就不能直译,只能采用意译或是加注才能让人理解。以“东施效颦”为例,对中国人来说,不难理解其文化内涵,但对不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外国人来说,若直译为Tung Shih imitates Hsi shih,就颇令人费解了,东施是谁?西施又是谁?为了让西方读者能理解这一成语的内涵,比较适当的方法就是采用直译加注,即,Tung Shih imitates Hsi shih(Hsi shih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ch.Tung Shih was an ugly girl who tried to imitate her way.)(杨宪益译),这样,就能使读者一目了然。中国文化如此,西方文化也一样。莎士比亚在《亨利四世》中用过as merry as crickets,随后英美人就一直沿用着as merry as crickets这一成语。然而“蟋蟀”在汉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却是“悲哀、凄凉、烦恼”的象征。因此不能直译过来,汉语有自己的比喻方式如“快活如喜鹊山雀神仙等”。可见典故来源不同,给予词汇意义也不同,同时也表明了民族文化的差别。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五、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生活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两种语言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着。语言之间的差别,不但表现为语言符号的不同,而且强烈表现为对客观世界的不同看法。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靠语言来发展。所以,翻译并不是简单的涉及两种语言的转换,而是一种再创造的活动,是一种深层的文化交流活动。是一种促进双语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的活动,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翻译,是沟通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就其性质而言,“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跨学科、跨语言、跨时空的信息转换活动”。所以,掌握中英两种文化有时甚至比掌握语言本身更重要,要想做好翻译工作,首先要掌握好文化知识。

参考文献:

[1]黄新渠.汉英翻译技巧[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2]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J].翻译通讯,1984,(1):10-11.

[3]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4]张今.文学翻译原理[M].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

[5]胡文仲.英美文化词典[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6]于建平.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中词义和语义理解的影响[J].中国翻译,2000,(3).

[7]赵爱国.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和文化移入[J].西北大学学报,1995,(4).

[8]马爱英.中英文化翻译[M].科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广告语的语用学及文体学特征 下一篇:浅谈文学翻译中的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