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关键点,养生我做主

时间:2022-08-19 04:14:48

五个关键点,养生我做主

身边不少患者及朋友经常向我问及对自己的身体进行怎样地按摩能够达到健体强身的目的,他们希望能通过一些简单有效的方式,让自己的身体尽量保持年轻的状态,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单纯目的――即使不能延年益寿,仅是每年少生几次病,少去几次医院也是莫大的好事啊。

在人体穴位中,还真有那么几个地方,如果你能经常对这些部位进行按摩刺激,可以有效地促进新陈代谢、排毒清体,收到防病强身、抗衰老的效果。

腹脐

【养生功效】消除腹部脂肪,防治便秘腹脐部是养生学中很重视的保健“要塞”,中医称腹中央肚脐为“神阙”。对腹脐部进行按揉刺激和调理,可益肺固肾、安神宁心、舒肝利胆、通利三焦、消脂通便。此外,揉腹还对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脑血管疾病、肥胖症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保养有道】

两手重叠。按于肚脐上,适度用力,同时保持呼吸自然,沿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另外,如果你是属于平日缺乏锻炼的人群,建议养成在闲暇时间或散步的时候双手掌交替拍打(频率为每秒钟1次)中下腹部20分钟,这样能很好地促进腹部新陈代谢。

耳部

【养生功效】养肾壮腰,预防耳部冻疮观察耳廓就能知道一个人的健康概况,耳廓丰满、弹性佳、红润有光泽说明末梢循环良好,身体比较健康;如果耳廓瘦薄、硬僵、灰秽、布满沟裂,往往提示着肾亏、中气不足、末梢循环不良、身体欠佳、有伤病手术史等情况。

从中医角度来讲,肾开窍于耳,经常揉搓耳廓也就是在改善耳部末梢循环,间接改善全身,起到健肾壮腰、养生延年的作用,对防治耳部冻疮也非常有效。

【保养有道】

提拉耳垂: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k~5分钟。

手摩耳轮: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往返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

提拉耳尖: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廓尖端,向上用提、揪、揉、捏的手法摩擦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此法还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等功效。

前胸

【养生功效】提高免疫力,增强心肺功能

胸腺素可诱导造血干细胞发育为T淋巴细胞,具有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和调节免疫平衡等作用。换而言之,一个人对疾病抵抗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胸腺素浓度的高低,因此,对胸腺予以适当地调理刺激,可以收到抗病防癌、强身益寿之效。

【保养有道】

用右手按在右乳上方,手指斜向下,适度用力推擦至左下腹,来回摩擦50次;然后换左手用同样的方法摩擦50次;再用手掌根部对着胸部中间上下来回摩擦50次;最后用两手掌交替拍打前胸后背,每次拍打100下,早晚各做一次。

这种擦拍胸部的方式能使“休眠”的胸腺细胞处于活跃状态,免疫力自然就提高了,除此之外,还能达到增强心肺功能的效果。

背部

【养生功效】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

背部属足太阳膀胱经,表邪侵入人体,首先侵入太阳经,经太阳经依次传少阳、阳明,然后进入脏腑。经常对背部经络和肌肉进行刮痧、搓擦、捶按、拍打,能够及时祛除外邪,促进经气运行疏通,增强身体抵抗力,帮助预防因外邪入侵导致的感冒等疾病。另外,搓擦背部对各种中老年慢性病的患者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保养有道】

取一条干净柔软的毛巾放于背部,双手各握住毛巾一头,沿上下左右各方向来回摩擦,以背部各处皮肤均发红发热为止,注意用力不可过大,以免对皮肤造成损伤;背部撞击法也很有效,在离墙或者树干10~15厘米处站立,全身自然放松,用背部向后撞击,待身体弹回后再次撞击,约1秒钟撞1下,并随着节奏自然呼吸

碰撞的顺序依次是背的上部、腰、下部、左右肩胛和左右侧背,争取整个背部全部撞到,撞击时,动作要有力但不可过猛,保持协调均匀,根据身体承受力,以10~30分钟为宜

此外,用保健锤敲打或采取背部理疗如刮痧、捏脊、拔火罐等方式也是不错的选择

脊柱

【养生功效】保持柔韧性,预防脊柱常见病

人体脊柱柔韧性的减弱是人体衰老的重要标志之一,如常见的颈椎病、腰椎病、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都与人体脊柱的柔韧性减弱有着密切的关系。能引起脊柱柔韧性减弱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年龄偏大、有不良的生活方式等因素外,还与缺乏锻炼有关。

这是因为,脊柱的功能状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体肌肉和韧带的功能状态。若一个人平时疏于活动,缺乏锻炼,导致其肌肉和韧带的状态不佳,那么其脊柱功能就可能出现严重的退化,最终可导致其四肢、脏腑等组织器官出现严重的病变。

【保养有道】

俯卧式:采用俯卧位,胸腹部紧贴在床上,抬头挺胸,双手向后伸展,双腿并拢伸直,保持该姿势3册步,重复5次。每日早晚各做1遍。

仰卧式:采用仰卧位,头肩和双足紧贴在床上,双肘贴胸向下用力,使腰部向上挺直抬起,保持该姿势30秒,重复5次。每日早晚各做1遍。

提肩式:自然直立位,做“提肩一放松”动作,或双侧肩关节“向前―向后”环转运动,通过肩关节的运动来带动颈部肌群的运动和协调,改善颈椎、脊髓的血液供应,预防颈椎病。

上一篇:餐桌上的“性”福美食 下一篇:办公小物搞定养颜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