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犯罪初查工作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8-19 04:03:21

职务犯罪初查工作的几点思考

【摘 要】初查工作在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体系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作为侦查工作的起点,初查工作的质量往往影响着案件的成败。本文将通过对职务犯罪初查制度的传统模式及完善初查工作的几方面途径进行探究分析,旨在进一步推动初查工作在实践中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提高职务犯罪案件的成案率。

【关键词】职务犯罪;初查;效率;技术侦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已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刑事诉讼法对于职务犯罪侦查程序规定的更加严格慎密,将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重心推向初查工作,那么初查工作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初查的基本任务是获取证据和有关信息,判明是否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从而决定是否立案。具体地说,初查任务是明网络,抓证据,辨真伪,探动静,找缺口,储信息。总而言之,初查工作对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办案实践之外,笔者尝试对完善初查工作做几点浅显的思考。

一、职务犯罪初查的传统模式

在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实践中,受“不破不立”、“先破后立”等立案观念的影响,初查工作的性质往往也从“立案前的调查活动”成为一种异化的立案前“侦查活动”。从办案实践来看,职务犯罪案件初查主要以秘密调查为主,公开调查取证的较为少见。在调查方式上,主要以调查为主,逐步掌握涉案对象的相关信息,一般不直接接触被调查人。在切入点上,以贪污、受贿及挪用公款案件为例,受贿案件则多以询问行贿人和关键知情人为突破口,通过直接的言词证据获取可能存在的犯罪事实;贪污、挪用公款案件常常围绕资金流向、账目账册展开调查,通过查阅账目发现可能存在的犯罪事实。待初查终结形成初查终结报告,根据初查情况决定是否进入立案程序。所以初查程序在查办职务犯罪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在办案实践中,职务犯罪初查工作存在手段局限、效率不高、取证难度大、处理结果不规范等问题,仍需改进和完善。

二、完善职务犯罪初查制度的途径

(一)对初查程序进行立法完善

初查概念是我国查办贪污贿赂案件实践的产物。国外的初步侦查程序在立法上有明确规定,并在立案前实施,其目标是作出是否立案的结论,为后续侦查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笔者认为可以在我国的刑事诉讼立法中直接规定职务犯罪初查程序,明确初查是职务犯罪侦查的诉讼起始程序,明确规定初查权行使的主体、初查的原则、初查的内容、初查的手段、初查的程序及初查的期限等。把初查作为刑事立案前的必经程序,使初查和立案有效地衔接起来。为检察机关严格依法查办职务犯罪,及时解决初查证据的效力问题提供充分有效的法律依据。

(二)明确初查的任务和要求,改革现有办案模式

办案人员在初查工作中应统一对初查的认识。首先,对初查的任务应予以明确,即围绕贪污贿赂犯罪的犯罪构成展开初查工作,避免随意初查;其次,对于案件线索尤其是多线索的案件,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对线索进行认真分析,在错综复杂的线索中找寻最容易突破的地方,制定周密的计划,提高初查效率。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对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改革现有的办案模式,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牢固树立证据意识和人权保障意识,切实增强规范执法的意识,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是要在初查中把线索成案分析扩大为情报采集分析,以线索为突破口开展立体作业,尽可能地掌握犯罪嫌疑人活动的信息,通过信息优势来把握侦查博弈的主动权;二是要力争把核心证据固定在立案前,全力突破对犯罪嫌疑人供述的依赖性,逐步形成职务犯罪案件“零口供”下的侦查模式。三是要转变二人办案组查办模式,充分发挥集团作战效力,由于案件的可变性和不可预知性,导致案件的查办必须要冒一定的风险已成趋势,那么办案第一指挥者对案件负责并享有决策权,减少层次以实现统一调度;在人员分工上要坚持专业化,可以建立预审机制,以内审与外调同步互动为基础,切实提高短时间内连续、快速作战的能力。

(三)注重技术侦查,提高初查科技化

技术侦查手段是运用现代科技设备秘密地收集犯罪证据,是与职务犯罪日益组织化、智能化、隐蔽化做斗争的最有力的侦查武器。2013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二款规定了:“人民检察院在立案后,对于重大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以及利用职权实施的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重大犯罪案件,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按照规定交有关机关执行。”依此规定,检察机关在立案后根据案件需要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这无疑是个质的飞跃,但是并未规定初查阶段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那么在具体的办案实践中很可能成为一个盲区。笔者以为,虽然检察机关在初查阶段运用技术侦查手段受到的制约因素很多,但运用秘密跟踪、电子监控、卫星定位、秘密录音录像、邮件检查、通话记录及短信查询等技术侦查手段获取证据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七种传统侦查措施所无法比拟的。实践证明,运用技术侦查手段在获取罪证方面是非常有成效的,尤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施行之后,职务犯罪初查中使用技术侦查措施必将成为热点话题,希望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尽快出台,将技术侦查措施引入初查阶段。

检察机关要充分发挥职务犯罪侦查部门的主观能动性,坚定信心,勇于创新,综合运用各种初查手段,在实践中发展,提高初查效率和职务犯罪案件的成案率,努力推动初查工作在实践中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孝清.职务犯罪侦查学[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136.

[2]济南市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课题组.论职务犯罪侦查启动程序的构建[J].人民检察,2007(5).

[3]许道敏.反贪初查机制改革构想[J].北京:人民检察,2002(9).

[4]文顺明.调整工作思路,适应新要求[N].检察日报,2012-09-21.

[5]曹绍锐.检察机关职务犯罪初查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2(2).

[6]赵冉冉.职务犯罪惩治与预防[J].中国检察官,2010(4).

作者简介:解斌(1983―),男,安徽凤阳人,安徽省凤阳县人民检察院助理检察员。

上一篇:试论农技推广工作的“公益”和“经营” 下一篇:基于物流效益理论的农产品供应链物流优化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