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蟾谷聚会

时间:2022-08-19 03:26:42

万蟾谷聚会

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科研人员曾几次到万蟾谷,想见识一下传说中蟾蜍聚集的场面。

云南哀牢山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东管理局科研室主任罗忠华说,我们去的时候是3月份,没有发现蟾蜍。

即便选择在蟾蜍最多的季节进山,每一次都无功而返。他们广泛走访后才有了新的线索,山里人说,万蟾谷热闹的时间不是在春天,而是在一个谁都想不到的季节。

景东管理局局长罗有勇说,听说每到处暑会有成群结队、成百上千的蟾蜍从山上下到溪里边。

处暑前一天,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及中科院的专家赶到了深山中的那条峡谷,还没到跟前,就听到山谷里传来溪流的巨大响声,这里山高谷深,水流湍急。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饶定齐说,常见的蟾蜍,一般是在静水,或者水体比较宽的地方产卵,虽然也会在溪流里产卵,但是一般在比较缓慢的流水中,否则蝌蚪在石头上是停不住的,会被水冲走。

顺着流水和岸边寻找,这次仍没有发现蟾蜍的踪迹。

日已偏西,在万蟾谷不远的地方,他们找到了一个村子。村民们见过万蟾谷的奇观吗?

村民说,曾看到一条溪里有上万只蟾蜍。它们一个背一个,有时候一团一团地抱起来,一团就有二三十个。

村民叫它们花石蚌,学名不知道。老人叫背摞摞,说这种蟾蜍有毒。

村民说,每年到处暑那天,就会看到蟾蜍去万蟾谷聚会。不过,今年出现过一次反常,10天前山谷里无端出现了些蟾蜍,不知今年的处暑是否还会上演万蟾聚会的奇观。第二天就是处暑,可是天空中下起了雨,到山谷的路已无法通行。

傍晚前雨停了,一行人在夜幕降临后才赶到山谷,借助手电的光亮在溪边寻找,首先见到的,却是让人大吃一惊的东西。

鲜艳的竹叶青蛇隐蔽在溪边的树丛里、石壁上,不留心很难看到它们的存在,这么多毒蛇为何来到溪边?(图1)

罗忠华说,云南竹叶青蛇晚上也活动,如果发现有大量蛙类可食,它会伺机捕捉。

剧毒的竹叶青蛇虽令人胆寒,但它们的出现倒是个好预兆,因为它们的猎物很可能就在附近。

在手电筒的光照下,眼前的蟾蜍越来越多,它们从山上下来,直奔溪流而去,无论怎么给它调整方向,它们都坚定地往水边爬,一向以昆虫为食的蟾蜍,此时对昆虫熟视无睹,它们眼下一定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几只抱对蟾蜍的出现,告诉了人们一个信息,它们此番行程的目的,就是为了传宗接代。(图2)

很多蟾蜍都已经抱上对,还有的正在打斗,争夺配偶,万蟾聚会,一定是这些蟾蜍,跑到一起寻求异性,繁衍后代。但是一般蟾蜍产卵会选择在春天,这样后代可以在水最多食物最多的季节繁衍生息。这万蟾盛会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越接近溪流边,蟾蜍就越多,抱上对的蟾蜍也多起来。但抱上对并不代表就可以放宽心了,因为不断涌来的单身汉随时都会冲上来拼命,必须拳脚相加才能克敌制胜。

毒蛇在溪边等候着,有些蟾蜍凭借腿脚利落逃命,而有些则没那么幸运。(图3)

终于来到溪边,这里已经拥挤不堪,而真正的竞争到这里才正式开始。体形较小的雄蟾到处寻觅着,一旦附近有雌蟾出现,无论是否已经抱对,都会引起一阵争夺。体形较大的雌蟾往往躲到水底,哪只机灵的雄蟾能够发现它,才能拥有机会。雄蟾会死死抱住雌蟾不放,很难把它们分开。即便如此,后面依然有各种挑战,有时候几个抱在一起比耐心,有时候拳打脚踢比力量。(图4)

汇聚、寻找、争夺,因为雌少雄多比例失调,它们只能聚集竞争,造成了传说中万蟾聚会的场面。

抱对成功的蟾蜍必须赶快离开岸边浅滩,它们翻过滩石挤过岩缝,奋力向溪流爬去。进入激流,它们马上就被冲走了,它们去了哪里?在这样的急流中怎么完成产卵?它们的后代又怎么生存呢?

天亮了,阳光让深山中的一切都清晰起来。溪流清澈见底,人们在急流中看到了蟾蜍情侣的身影,这些蟾蜍为什么选择在这样险恶的地方来产卵呢?

饶定齐说,这里的蟾蜍皮肤相对比其他蟾蜍更光滑一点,而且不像其他蟾蜍的皮肤那么干燥,它们应该喜欢比较潮湿的环境,是一种溪流性的蟾蜍。

溪流性的蟾蜍是十几年前被发现的一个新类群,被命名为溪蟾属,当地人传说它们是毒蟾蜍,非常恐惧,这大规模聚集的溪蟾会毒死人吗?

饶定齐说,我想会,如果摄入蟾酥毒素比较多,会对身体有伤害。

和其它蟾蜍一样,溪蟾身上的蟾酥也是它们的防御毒液,但并不比其它蟾蜍更毒。

这里的地形,水源丰富,植被良好。围绕在万蟾谷溪流边的,是保护区陡峭的密林,落差的原因让这里水流很急。而水流周围山高路险人迹罕至,所以平时生活在山上的溪蟾很少被人们看到,只有到了产卵季节它们才会聚集到溪流边。但是,这样一个奔腾的溪流,能让只在静水中产卵的蟾蜍适应吗?它们有什么对付湍流的绝技吗?

饶定齐说,哀牢湍蛙,也是新发现的,它有特有的吸盘。

湍蛙凭借趾上的吸盘可以吸附在石头上,不被溪流冲走,但溪蟾没有,它们怎么对付湍流呢?即便能顺利产卵,它们的后代不会被水冲走吗?

在急流边的一个水塘里,岩石和植物使这里水流的速度稍稍放缓了一些,人们在这里发现了一些奇特的细胶带。顺着它往下看,水下是一对对正在产卵的溪蟾,细胶带里就是它们的后代。(图5)

这里的水流虽然缓慢一些,但仍足以把分量轻的东西冲走,这些卵怎么能保住呢?溪蟾的卵是带状的,它们把黑色的卵粒包裹其中,溪蟾一边产卵一边运动,把这些带子挂在植物上固定住就不怕被水冲走了。

别小看这些晶莹的蟾蜍卵,它们可

不是好惹的。

村民说,两三年前,有人吃蟾蜍卵被毒死了。

生命的教训让这里的村民不敢再去碰这些溪蟾,这也许就是溪蟾是毒蟾传说的由来。蟾蜍卵靠毒性和胶质带子的保护得以在急流中生存,但是,当它们变成蝌蚪,就必须在水中独立生活。

水流最急的岩石能有更多淋水的机会,所以上面布满了青苔,这是蝌蚪最爱吃的食物,但蝌蚪怎么可能在这样的地方停留呢?不过奇迹就发生在人们眼前,在这样的石头上,人们看到了溪蟾的蝌蚪。(图6)

自然界真是神奇,为了对付急流的冲击,溪蟾的蝌蚪居然进化出了吸盘,它们可以轻松地吸附在岩石上,还能随意移动,享用美餐而不被冲走。也许这就是溪蟾为什么喜欢万蟾谷的原因,湍急的水流能挡住鱼类来捕食,却不会给蝌蚪带来麻烦。

即使万蟾谷能适应溪蟾繁殖,但万蟾盛会为什么发生在天气转凉的时候呢?

饶定齐说,蝌蚪最怕的就是水体不稳。下雨比较多的时候,山上的杂质下来以后,水质会有些变化,它不大适应。

溪蟾的蝌蚪不怕激流,却怕雨水冲击造成的浑水。

现在属于水流量最大的时候。9月份差不多过了雨季了。冬天雨水很少,到下次雨季来,蝌蚪应该上岸了。

原来,一切都安排得如此巧妙,处暑之后大雨就不再出现了,万蟾聚会选在最晚的一场大雨之后,溪流里充沛的流水能让溪蟾完成产卵,而它们后代在将近9个月的漫长生长变态期,都能在最清洁的环境里度过。在后代变成蟾蜍上岸后,下一个雨季才到来。

上一篇:寻找消失的萤火虫 下一篇:HSE管理体系在企业安全文化创建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