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输油管破马六甲困局

时间:2022-08-19 01:40:35

马来西亚将投资70亿美元。铺设一条横跨半岛东西部的输油管,旨在使中东的原油通过陆路输油管输往中日韩等进口大国,绕开繁忙、狭窄且暗藏危机的马六甲海峡,为国际原油供应打造一个安全的新格局。

满载原油的超级油轮从中东出发,经过印度洋进入安达曼海,但在开进马六甲海峡前,油轮不必像以前一样穿过960公里长、狭窄的马六甲海峡,而可以在海峡入口处马来西亚北部一个渔港停泊,把原油卸下,然后返回中东。来自中国东部的油轮,则从南中国海到达马来西亚半岛东北部的另一个渔港,装运经过提炼的石油,运往全球第二大的石油进口国――中国。

这是多年以来,众多国际原油生产国与石油消费国构思的一幅美好图画:避开马六甲海峡,把原油从中东和非洲更顺利地输送到中国、日本及韩国。

复杂的地缘政治、庞大的开发资金及输送成本让这幅图画一直没能变成现实。直到日前,马来西亚通过决策,宣布将在半岛铺建一条横跨东西部的输油管,才终于令这一情景可以很快变成现实。

马六甲海峡是当今世界最繁忙的水道,全球一半的石油通过这条水道运送出去。马来西亚总理阿都拉日前宣布,马来西亚已决定从面向马六甲海峡的西北部铅(Yan)铺建一条轮油管,跨过吉打、霹雳及吉兰丹三州,直达面向南中国海的东北部万捷(Bachok),把中东等国的原油从安达曼海通过陆路输油管输送到南中国海的另一端,从而解决油轮绕道马六甲海峡的问题,降低运输成本、安全风险,为国际原油供应打造一个安全、稳定的新局面。

有关输油管全长312公里,铺建资金估计达70亿美元。马来西亚政府已圈定东西两个渔港作为输油管的起点与终点。同时兼任财政部长的阿都拉指出,有关工程将是政府发展北部地区的重点计划之一;政府在之前也宣布在南部地区推行依斯干达经济特区发展计划,以带动南部经济发展。阿都拉在去年12月中旬主持的一项会议中为有关计划最后拍板。马来西亚政府把此项计划交由非上市公司跨半岛石油公司(Trans-peninsula Petroleum)执行铺建工程。

跨半岛石油公司主席拉欣透露,输油管第一阶段计划将耗资20亿美元,每天可输送200万桶石油。第一期工程将在今年8月展开,整个工程预计将在8年内建成。有关工程也包括在铅、日里及万捷建造三个储油槽,在初步阶段它将有能力储存6000万桶油,并将在较后时增加储存量,以作为区域、尤其是中日韩等国的战略储备。由于有关计划涉及庞大的资金,拉欣表示将邀请中东原油生产国、伊斯兰基金及东亚石油消费国参与投资。身为伊斯兰国家,马来西亚与中东国家一直维持良好关系,这将有助于它吸引富裕的中东投资者。

马来西亚的跨州输油管计划一旦落实,对当前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中国无疑是好事。马六甲海峡是中国进口石油的重要输送线,也是中国安全防线最脆弱的一环。中国在过去多年来一直为“马六甲困局”寻找破解方案,能源与安全专家曾提出多个方案,包括在泰国南部开凿克拉地峡运河、从缅甸的港口铺建输油管至昆明及通过泛亚铁路建构泛亚石油大陆桥,以期确保石油的供应不会因国际动荡局势而受阻,或在台海或中美冲突中,不会让美军箍着马六甲海峡咽喉而瘫痪。

由泰国提出的开凿克拉地峡运河方案逾十年一直无法成形,最大的问题是它需要10至15年的时间才可以开通,而且涉及资金过于庞大,估计需要至少200亿美元。这条长约102公里的运河若开凿得成,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航程将能缩短1200公里,超级油轮可以节省两到五天的航程,估计每趟航程可以节省30万美元。然而克拉地峡位处泰国南方,人口以穆斯林为主的泰南近年来局势动荡下安,克拉地峡运河的开凿等于把泰国主体与南部五府分割开来,将给泰南局势增添变数。同时,由于运河的开凿直接冲击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中国也担心会给东盟内部带来纷争,影响中国与东盟的关系。

从缅甸铺建输油管至昆明被中国视为最可行的方案,来自中东与非洲的原油将在缅甸的港口卸油,然后通过输油管直接输送到昆明,成本低、时间短,而且中缅之间的友好关系可以为石油的输送提供较坚实的保障。但中国的经济发展重心和石油消费中心在东部,而非经济相对欠发达的西南地区,因此中国也需要大费周章在云南建造石油工业基础建设,同时铺建云南至其他石油消费地区的输油线路与管道。

马来西亚铺建东西输油管将是中国解决石油出路的另一选择,不过有关计划是否可行,关键还是取决于成本。

肯南嘉投资银行石油和天然气领域分析员任绍阳指出,马来西亚的输油管计划将与目前身为东南亚石油化工中心的新加坡竞争,通过马来西亚的陆路输送是否便宜过海运至新加坡转口,这将是关键的问题。新加坡玛巴纳法特国际能源顾问王英通则表示,如果马来西亚的输油管计划只是输送原油将不可行,因为它将增加运输成本及不能节省时间。他指出,一艘超级油轮可能需要三天时间用于卸油(包括等候的时间),相比之下,穿行马六甲海峡则只需两天。他认为,马来西亚输油管计划最理想的情况是让油轮在任何一端卸油,并在东部提炼及出口:“这种情况将更具可行性,并将对新加坡炼油厂构成威胁。”

根据马来西亚的计划,它将分别在东西部建造炼油厂,工程交由马来西亚十大富豪之一的赛莫达所控制的SKS发展公司承建。赛莫达本身也在伊朗投资石油,第一阶段,他将与伊朗国家石油集团在吉打州联合承建约22亿美元的石油提炼厂。马来西亚中资企业投资协会署理会长张伟表示,马来西亚输油管计划属于国际大专案,需要外资协助发展,中国目前是否会参与还无法断定。张伟认为,有关计划一旦开通,对中韩日将有正面的效益,不过对新加坡将有冲击。他指出,新加坡的石油贸易额平均每年为1700亿美元,石油衍生产品则高达2000亿美元,这使新加坡成为全球重要的石油贸易国,中国则是新加坡主要的石油贸易客户。马来西亚输油管计划若成功推行,对新加坡的冲击肯定不小。

泰国在克拉地峡运河计划触礁后也曾提出输油管替代计划:在泰国南部铺建衔接东西海岸的输油管,每日可以输送150万桶石油,同时有能力储存2000万桶石油。该计划也将设立两家炼油厂。根据泰国较早前公布的资料,有关计划可以在2008年前开始建造,中、日、韩对此计划均表示出兴趣。

上一篇:东南亚国家税制情况介绍(三) 下一篇:宏在泰国:打败惠普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