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提高高中生数学作业的有效性

时间:2022-08-19 01:23:13

谈如何提高高中生数学作业的有效性

世界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波利亚有这样的一句教育名言:一个有责任心和爱心的教师,与其让学生疲于应付繁琐的数学内容和过量的数学题目,还不如精心选择一些有意义的、典型且不太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充分发掘题目背后的题目,在学生解题的过程中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从而提升他们的数学智慧和数学的推理能力。他的这番话,充满说明了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绝对不能搞题海战术,尤其是高中学生所有课程的学习任务很重。所以,对学生训练的题目或者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不能随意,要追求训练和布置的艺术,切实提升学生数学作业的积极性和有效性。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布置作业应力求精细化,做到精选

要提升高中学生数学作业的有效性和他们对作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布置作业时,我们一定要克服随意性,做到精细化筛选择用。

第一、教师要注意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应讲求“质”。

作业布置应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课堂教学所要达成的目标来精挑细选,努力做到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具有相当好的典型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在作业题细选和编排的过程中,要注意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基本原则,还要注意这些题目有一定的启发性、巩固性的原则;作业的内容,应符合不同层面学生发展的需要,更要适应他们不同的实际的数学能力。作为有心的高中数学教师,一定不能随意从网上下载或资料上抄袭作业,不能信手拈来,散手“放羊”式的给学生布置,忌讳布置那些不切实际、好高骛远、难偏怪繁的题目,应真正发挥作业的复习、巩固延伸和拓展的作用。

第二、严格控制学生数学作业的数量,即限“量”。

作为教师,我们既要考虑数学的学习任务,更应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因为他们其他功课的学习同样的紧张,所以我们一定要严控好作业的量,最好控制在40分钟左右,即使对成绩好的学生也不能让他们超过1小时的数学作业量。

二、布置作业应力求形式多样,做到多变

作为教师,一定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和作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数学思维,所以,在作业布置时,要注意“变”,具有一定的“变化性”,最起码应注意作业内容在形式上的变化,即形式多变。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作业中,体会到数学作业的趣味性,体会到做作业的乐趣,从而不断提高他们对数学作业的兴趣,克服畏惧作业的心理。事实上,多变的作业形式和内容,能使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不断巩固所学知识,还能促进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去解决变化了的问题,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也使他们以后解决同一类问题时能从容驾驭。事实上,机械性的数学作业会使学生失去作业的动力。

在平时的作业布置中,我们既要布置给学生口头作业,也要给学生一定量的书面作业;既要有让学生通过观察、思索和研讨来解答的,也要有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实践解决的;既要有让学生对知识识记的再现、利用,又要有一定的能力训练与提升;……所以,我们应做到多种作业形式的合作配置,相互结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实施分层练习,因人设题。在实际操作中,明确具体的要求,让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完成基本的数学题及综合分析题,以达成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和目标,特别是在基础题中应重视对学生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强化,以及对他们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加强对他们计算能力、数学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的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训练。另外,在作业的设置中还应增加一些“选做”的开放题目,给有能力的学生提供发展的平台和训练的机会。保证他们能够在数学学习与作业中“吃饱”、“吃好”;保证数学基础欠佳的学生在作业时能够“吃得消”、“受得了”。这样的作业,才能既让学生复习和巩固了课堂所学的数学知识,又减轻了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

三、布置作业应力克“死板”,做到开放

作为新时期的高中数学教学,我们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力求课堂的开放、作业的开放,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够适应社会、适应生活,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眼前”、数学就在身边。所以,我们的作业设计,应紧贴学生的现实生活、符合他们的实际生活环境;力求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统整”,以此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和作业的热情。

事实上,只要我们教师注意研究,就可以把教科书上的原题作为“母题”进行挖掘、加工、引申或者改编,就能变为“基本+开放”式样的题目。这样,就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提升他们的探究能力,促使他们的数学思维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向纵深发展、向多维度发散,培养他们的数学创新能力。

上一篇:高中地理课堂探究活动的设计分析 下一篇:海尔模式只能成为个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