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群众路线”,落实“以生为本”管理理念

时间:2022-08-19 01:01:31

践行“群众路线”,落实“以生为本”管理理念

一、案例简介

我系历来沿袭着“周末晚点名”的惯例,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发现,这种制度在实践中存在安全隐患和不合理之处:按照规定,每周末及收假前一天晚上六点半,各班班长需要前往指定地点找学生会的相关负责人签到,登记本班返校情况。而实际情况往往是学生归校不按时、班长仅仅走形式、考勤干部空耗时。因由此,学生按时返校的自律性差,返校期间安全情况不确知,造成各种安全隐患;各班班长也因自身与一般同学是否必须按时返校的差异产生心里不平衡,工作失去责任心;学生会负责考勤的干部工作被动,耗时费力不讨好,容易产生倦怠,缺乏工作成就感。

二、案例分析处理

针对日常管理和假期考勤制度中暴露出的不合理之处,为建立起更加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思想,首先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情况。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学生在各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凸显出来:学习上,学生们普遍反映,学校教学资源和设施有限,存在找自习室困难的情况,因而产生了不满情绪。尤其是大一新生,他们对大学的憧憬与在校生活学习的实际情况产生较强烈的反差,加上相对缺乏自制力,经常以没地方上自习为借口而整日窝在宿舍虚度时光,以至于第一学期结束就有多名学生学期学分绩点低于1.2而受到黄牌警告。生活上,学生整体的纪律意识差,自律性不强。大学生不仅需要学会学习,还要学会自我管理。由于大学学习生活的相对自由,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尤其是低年级学生,需要在正确的引导和规范下,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学生会负责签到的学生干部在这一制度中也很被动,在与辅导员老师的交流中反映,有的班长经常不按约定时间签到,有时因为一个班需要等两小时;有的班长则因不能按时返校而打电话要求代签或找人替签,将制度变成形同虚设的形式,学生会也成为一种形式,并且遭人厌恶。以上问题若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将会形成恶性循环,引发其他问题。综合以上分析和思考,为使新制度真正做到“以生为本”,符合学生利益,切实解决学生生活、学习和工作上的问题、难题,我们以“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为指导,提出改变周末晚点名形式和内容的设想:低年级学生(大一、大二)上自习,高年级学生(大三、大四)检查晚归宿情况。这项制度在督促学习、生活纪律性的同时,加强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动性,依靠学生组织,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实现学生的养成教育。一开始,学生干部首先对这一设想提出异议,列出学生们自由惯了,可能不愿上自习;自习室不好找;自习室坐不下;学生干部未做过此项工作等等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要求学生干部将这一决定传达给每位同学,收集意见,再召开学生干部会议听取同学们的意见,解疑答惑;同时,我们给学生干部以方向性指导,明示我们以同学们的利益为出发点,期望达到出入校安全、学习氛围好、工作有成效的目标效果。统一思想认识后,放手交由学生干部实践。实施后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也是被大家认可的。

三、案例思考和工作建议

(一)案例思考总结

“以生为本”是高校办学的基本理念。树立“以生为本”的学生工作管理理念就是要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思想,既要以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任务,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努力创新,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和经验,实现自我价值,并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获得提升。如何做到“以生为本”?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给了我们强有力的理论指导,是落实“以生为本”管理理念有效的价值观、历史观、方法论和实践观。“一切为了学生”是学生工作者应树立的工作理念,要本着学生事务无小事的态度,做细小事,成就大事。“一切为了学生”就要贴近学生、了解学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与困难,从实际出发,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多进行情感沟通交流,听取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将学生的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应遵循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特点,关心学生的思想变化情况,要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帮学生之所需,解学生之所难,使服务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工作建议

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首先要树立起“以生为本”管理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同时,学生工作者要在管理育人中践行好“群众路线”,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关注学生的诉求,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深入了解学生现实需求,把工作做细做实,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突破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困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加强管理是院校发展的需要,健全的管理既应得到规范化的制度保证,也要得到情感上的理解和认同。一方面,学生工作者需要在不断研究新情况的基础上加强制度建设,促进管理规范化,实现管理长效化,使各种问题能够在制度框架内找到解决的依据,努力实现把容易的事情做精,把手头的事情做细,把精细的事情做规范,把规范做成制度的理想目标。另一方面,学生工作者也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某些规章制度的制定,让学生在思想上理解管理,感情上认同管理,行动上参与管理,使学生在行为上能够自主规范,生活上能够自主管理,活动自主组织,文化自主建设,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获得全面提升。

作者:王子君 单位:陕西中医学院医学技术系

上一篇:民居建筑文化研究 下一篇: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贯彻群众路线的思考